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分析

2018-01-11 08:42刘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刘芳

【摘 要】 提倡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创举,也是确保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措施。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开展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并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接着重点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素质教育

全面落實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和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新教育理念,不断做出改革,为学生创造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使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更加顺利地达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相较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大创新,其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培养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积极的锻炼;最后是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论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学生对学习保持充足的兴趣,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开展。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刻板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忽视对学生个体的重视,这就导致语文教学的气氛比较乏味枯燥,学生无法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因此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活动也是紧紧围绕学生与教师来开展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积极沟通,这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就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有利的保障,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引,学生才能真正在素质教育中有所收获。比如在学习《我最好的老师》这篇课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课文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和深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后续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只是学生进行学校系统学习的起步阶段,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还会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就要着重提高学生在课堂外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加广阔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可以使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加全面而连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是教师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只有教师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取得更大进步,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才能更加均衡而全面。

【参考文献】

[1] 王霞玲.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9):167-168.

[2] 郑荣香.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 儿童大世界月刊,2016,29(41):131-132.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素质教育不应排斥升学率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托起教育理想,论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
素质教育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警惕高校素质教育陷入功利主义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