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娜
摘 要:我国的机器人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日渐成为中小学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载体,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凸显出一定优势,机器人教育已经化身为一种新平台,受到教育各界的关注,我们要积极探寻机器人教学方法,借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机器人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2B-0071-02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程思想指导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机器人教育这个新平台,培养高中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在机器人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机器人教学中以“机器人”为中心的模式,把教学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营造各种好的活动情境,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融入进教师预设的世界;激发、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勇于挑战自我潜能;启迪学生,为他们的创新活动提供助力。笔者有近十年的机器人教学实践经验,结合相关理论,谈一些做法与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理论联系实际,变“教条式”为“内化式”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尽量营造出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在这样轻松、熟悉的情景下,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与体验才有可能被唤醒,继而点燃他们认识生活、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愿望,学生会倍感亲切,学习的压力也骤然减轻,教学目标不再是教师的预设目标,而会不知不觉转变成学生自身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机器人教学中,很多教学活动项目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生活情境中来的。比如,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走迷宫,机器人投篮等,这些活动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亲近,将这些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不但要求学生学会应用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学生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活动任务。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能够让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更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开展主题探究,变“接受式”为“探究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它标志着科学的进步。”陶行知也有言:“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个问。”有问有思,不断地拓展想象,这就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源于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中,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才能更好地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独立,有所创造。而直面我们的传统课堂,弊端明显,过多地限制了学生的活动与思维,让学生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学生的思维要围着教师转,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被填充的容器,缺少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倡在机器人课堂中,更为广泛地开展相关主题的探究活动,营造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对任何问题都敢问“为什么”,并努力搞清“为什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
例如,在机器人搭建活动中,学生在组装自己的机器人之前会主动提出很多问题,我想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能够派上什么用场?机器人怎样完成任务?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出彩?然后他们会主动思考、查阅资料,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在组装过程中,遇到了实际性的难题,怎样去解决,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可能又会发现设计缺陷,再改进,最后终于秀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这样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完成,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不懈地探索与研究,才能达成满意的目标。
三、营造互动课堂,变“传授式”为“交流式”
营造互动课堂,就是要颠覆传统课堂,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听、老师讲,学生不再永远是“听众”或“观众”的身份。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地为师生提供和创设一个能平等交流,宽松、民主的场所和空间,只有和谐、放松的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唤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放性平台。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更易消除心理戒备,勇于尝试,敢说敢做,更容易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良好的课堂互动情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机器人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有明显区别,机器人课堂的主要形式是活动。课堂中,教师往往也只是参与活动的一个成员,很多任务单凭教师一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合作学习在机器人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协商,没有这些,机器人课堂就无法正常开展。当学生的一些思路或得出的结论与教师预设的有所偏差时,教师绝对不应该遏制学生的思维与行动,把教师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的思维模式中,我们要做的是,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给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甚至可以与老师进行辩论,这样的课堂,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同等重要,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并努力试验论证,在相互思维的撞击中,创新的灵感更易萌发。
例如,在机器人接力赛主题活动中,竞赛要求:设计机器人,沿活动场景中的环形黑色跑道前进,一号机器人与环形跑道中的二号机器人“交接”时,将小球准确传递给二号机器人后,再返回起点。最初,我提出使用光电传感器做寻迹完成任务的建议,但同学们在多次试验后发现,使用光电传感器的机器人在前进过程中,会因为不断地“寻迹”而左右摇摆,大大影响前行的速度,并且容易受到活动场地光线的干扰,竞赛成绩大打折扣。有一组的一位同学勇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模糊处理法”,就比如我们在参加赛跑时,眼睛根本不需要永遠盯着跑道上的白线。这个大胆想法经过积极讨论和慎重思考后,得到了组内大部分同学的认可,激发了同学们新的设计理念。这组同学决定尝试通过设置电机的转弯角度,来控制机器人的前行轨迹,经过改进,机器人的前行速度大大得到了提高,本组同学也在竞赛中大获全胜。虽然我的最初建议在同学们的实践中被推翻,但我为他们的大胆创新感到欣慰。
四、鼓励创新思维,变“求同式”为“发散式”
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然而,“标准化考试”犹如一根无形的指挥棒,统领着我们的教学,在升学竞赛激烈的今天更是如此。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堂中一如既往地推崇求同思维的教学模式,只为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提高考试测评结果,却严重忽视了学生求异品质的塑造,这是个值得人深思的现象。鼓励创新思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善于发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放手让学生探索尝试,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其究竟,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力、变通力和灵活性。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就要破除“唯一正确答案”的信念。遇到问题我们通常只满足一种解答方法和途径,而不再去用心思考是否还有更优的解答方法和途径,这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思维定势和惰性。而机器人教学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平台,能很好地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机器人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去寻求多种解决方式,不迷信标准答案,也不再要求所谓的正确答案。例如,在组装机器人的过程中,学生们拿到手的是一块一块的积木,怎样把这些零碎的积木搭建成想要的机器人,方法由自己去想、去设计,每个人都可以不同,完成之后如果觉得有缺陷可以拆了重新搭建,在拆拆卸卸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会得到充分锻炼,无拘无束地思考,寻求“个性”解决方案,看问题的视角也变得更廣泛,有时能提出别出心裁或出人意料的见解。
五、注重实践体验,变“记忆式”为“体验式”
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通过生活体验,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体验,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快速进入预设情境,学生在熟悉、自由的情景中,捕捉信息自然会变得高效,并容易产生疑问,分析问题,引发各种设想,引导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
科技迅猛发展,机器人变得复杂多变是必然的,依靠传统的“记忆式”学习法肯定不能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寻求规律,获得自身的体验和经验,才能掌握操作技巧。在机器人活动中,学生会为了实现某个计划方案,反反复复在场地中不断调试,不断改进机器人的搭建,不断进行优化设置,哪怕是不断失败,也不轻易放弃,而终获成功的喜悦,会让孩子们欢喜雀跃、兴致盎然。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积累操作经验,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此外,参加机器人竞赛也是学生获得实践体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以赛带学,以赛带训,以竞赛活动促进机器人课程教学和培训活动的开展,通过竞赛促进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技术交流,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机器人活动相关竞赛,如全国中小学计算机表演赛、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无锡市创新科技大赛、无锡市简易机器人大赛等,并获得了不俗的战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威.促进创造力发展的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刘海燕.让机器人教育做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引领[J].科技创新导报,2012,(4).
[3]汪佳刚.关注数学课堂“学”的效度 张扬“学”的个性[J].学周刊,2013,(9).
[4]詹毓灿.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1,(8).
[5]王明清,陈作越,徐筱跃.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培训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2,(2).
[6]张剑平,王益.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
[7]王益,张剑平.在机器人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8).
[8]钟志强,张毅宁,李国军.高中机器人教育课程读解[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
[9]李俊港.关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思考与分析[J].求知导刊,2016,(5).
[10]王海芳,李锋,任友群.关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思考与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4).
[11]舒慧东.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研究评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8).
[12]李鸣华.机器人教育的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7,(8).
[13]张剑平,王益.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