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芬
【摘 要】打造具有生命气息的阅读课,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激活兴趣,点燃激情;自主探究,点燃自觉;引入意境,点燃情趣。
【关键词】生命气息;阅读课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够丰厚人生的厚度,能奠定人生的底色。阅读是另一种人生的生命体验,阅读对于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打造具有生命气息的阅读?
一、激活兴趣,点燃激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教材制宜、因学生制宜、因需要制宜,各种教法灵活运用,交替使用,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活泼生动、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达到“想学”的效果。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灵活的处理,从而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如学习现代诗,教师可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诵读法、范读范背法、启发比较法,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
如果一个人对阅读感兴趣,他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从而使阅读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如果能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情景中沉思,在情景中领悟真谛,从而使学生乐学。
陁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人活在树木和水塘之间,活在劳动和精神的自由之中,活在诗歌和艺术的边缘,活在有尊严和热爱生活之中,定然会活得更舒服一些。”如果我们能营造一汪沐浴心灵的文化深潭:让学生与普希金、莎士比亚、巴金展开心与心的对话,与贝多芬、朱自清展开情与情的交流,与培根、鲁迅展开思与思的晤对,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养分,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那么老师家长还会担心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吗?
二、自主探究,点燃自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过程,概括学法;举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点拨学法等。吕淑湘先生曾说过:“阅读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感悟、想象、质疑问难,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学法的传授应因课文、因学生而异。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和学生特点,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简单明了、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如:学习同类课文或段落相似的课文可用迁移法。
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的,有琴棋书画的,有诗词曲赋的,还包含着医药学的、建筑学的、美学、哲学的,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
如我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就是抓住本文的景物描写来赏析:作者是怎样描写日之“烈”?作者是如何描写雨之“暴”的?在描写时抓住哪些典型的景物?运用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作用?并指导学生阅读《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中的一段文字:“人与人,事与事,虽以车联系着,可是我还感觉着不易写出车夫的全部生活来。于是,我还再去想:刮风,车夫怎样?下雨天,车夫怎样?假若我能把这些细琐的遭遇写出来,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为一个最真确的人,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这样学生对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样通过教师引导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分析文学作品,提升鉴赏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因此,放手让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思考,这样才是对学生主体的最大的尊重。
三、引入意境,点燃情趣
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维,是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氛围,提倡、鼓励、诱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就本课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问”,善于问。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应慎重对待,灵活处理:如是经过学习、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游离于学习任务之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和教学重点有关、启发性强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
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设计了“赏幽径之美”这样一个活动:关于悲剧,鲁迅先生有一句经典的定义语:“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中“幽径”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美。1.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幽径之美的语句,说说它美在何处。2.作者对幽径有着怎样的情感?3.感情朗读相关语段。教师点拨:1.幽径之美,主要是什么之美?2.古藤萝之美,僅仅是外在之美吗?3.指导朗读,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古藤萝之美,表达作者和你的喜爱之情。4.作者既然重在表现古藤萝之美,那么为什么还要用大量的笔墨来状写幽径的山、湖之美?通过这样的意境,让学生体悟,表达,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质疑、欣赏。
如莫怀戚《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我在教学这课时紧扣课本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流程:感受亲情、品味亲情、寻找亲情、呼唤亲情。读这篇文章的历程,也就是师生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深刻感受到:比黎明醒来更早的,是我的心;比心更缠绵的,是思念;比思念更遥远的,是永久的梦幻;比梦幻更温暖的,是那份浓郁的亲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