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锋
【摘要】所谓口算,就是不借助计算工具,靠大脑思维、记忆,直接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学好估算,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从“重情境,轻复习”“重成绩,轻兴趣”“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实效”“重数量,轻质量”五方面入手,浅析了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误区分析
《标准》强调:“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因此,口算,它不仅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是运算中独立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还是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今天,教师对计算教学的认识已经趋于理性,也越来越重视,不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但是现实却是不少教师反映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数学思维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计算的正确率下降,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而计算的错误,通常不是法则错误,而是计算时口算出错.笔者针对现状,对我们的数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发现影响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的口算教学的误区如下.
误区一:重情境,轻复习
《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因此,我们教师也将口算等计算教学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充满了生趣.可是现在我们的口算等计算教学似乎走入另一种极端,铺天盖地的情境创设取代了以往的复习铺垫,哪位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采用了复习铺垫就是老土的表现,也可能被指责给了学生过多的预设、铺垫,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节8加几的计算课,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一个池塘里,有荷叶、荷花,8只小蝌蚪跟着一只青蛙妈妈,另外有5只小蝌蚪在一旁.画面一出现后,教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这下可热闹了,学生马上说开了:“小蝌蚪真可爱,我还没有捉过它!”“荷叶上有一只美丽的蝴蝶.”“荷花真漂亮!”——最后即使通过教师的引导,回到了计算上,但仍有不少学生沉浸在那些与教学无关的想象中,使教学的目标难以落实.尽管这种情况已有很多改善,但是很多教师一上课首先想的是如何创设一个生动有效的情境,难道在教学之前复习铺垫真的一无是处吗?
误区二:重成绩,轻兴趣
新课程改革重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但是很多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还是与学生的测试成绩为主,而学生的测试方式多为笔试.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口算只有一个结果,无法看到学生的思考过程,口算也就可以笔算完成,也就无法达到口算的效果.而有的教师为了学生考取更好的成绩,甚至要求学生在考试时用笔算替代口算,这样间接地使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口算,产生惰性,导致“笔算式”的口算.
口算虽然天天练,但每次口算作业能得满分的学生很少,这无疑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倍受打击.在每个班中,都会有一些学生对数字的感觉比较弱,口算起步时总离不开小棒、手指.数字感觉差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是一知半解,不能提到理论高度.然而,数学的学习总是与数字打交道,大多数题目的解决都离不开“算”.借助手指、小棒,他们也算得相当艰难.久而久之,使这些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害怕数学.
误区三:重结果,轻过程
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只满足于口算正确,不愿花时间去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比较、评价各种口算思路的优劣.如,一位教师教学“9+4”时,学生结合主题图想到从4中拿出1给9凑成10和从9中拿出6与4合成10两种方法后,这时教师理应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异同,揭示其相同的本质——“凑十法”,并优化口算方法.但教师继续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接下來教师用了近5分钟的时间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因为教材里边有介绍),可学生都没有回应.等到学生做练习时,又硬性规定必须用“凑十法”.教学算法时,很多教师也明白要算理优化,但不清?问毙枰呕质呛沃肿钣牛盐詹皇呛艿轿唬跃3鱿直破妊灰惶致鄢龈髦炙惴ㄉ踔撂崆霸ど杞淌Φ乃惴ǎ痪褪亲非笞钣呕?.教学时我们如果忽视口算过程的优劣,忽视方法的优化,即使让学生创造、交流再多的口算方法,学生也不能灵活掌握、合理运用,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有认知层面上,很难提高口算能力.
误区四:重形式,轻实效
口算练习的训练,尤其是低年级,教材本身也有较多的练习形式,很多教师在教学口算题时处理起来却不太一样.
A:将教材中练习里的口算题抄在小黑板上或者多媒体显示,指定举手的学生一一口答(或者抢答),学生发言积极,小手如林.12道口算题,12名学生口答后此口算练习就结束了.难道12名学生每人算对一道,就能说明全班学生都完成了口算的任务,都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了?
B:“开火车”的形式,车一到站,此项练习也就结束.表面上看,学生注意力集中,车开得顺当.但是,全班只有两个小组有“开火车”的机会,轮到“开火车”的学生,也只是算了自己将要算的那一道.其他没有机会的学生呢?他们会算吗?得到锻炼了吗?
C:让学生独立写,然后指明汇报.好几分钟过去了,也不见几名学生完成.每次都这样,学生乏味,课堂沉闷.
这几种处理方式尽管都重视了口算练习,但是这几种口算练习形式能有多少实效性呢?
误区五:重数量,轻质量
也有不少教师知道口算的重要性,既然课堂上没有时间练,那就规定学生回家练.尤其是在低年级,不少教师每天都规定学生回家后做一定量的口算练习题,但是忽视了练习时间长短的控制.一份口算练习卷,可能是几分钟内做好,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做好,还有的学生边做边玩,花费了更长的时间.教师只关注学生做了没有或做对没有,忽视对完成时间长短的评价.也有教师进行大量机械的练习,利用现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功能,甚至是口算软件,高效地出了很多口算训练,效果并不明显,结果是高兴了自己,害苦了学生.其实口算训练并不是平均用力,很多题的口算训练价值并不一样.
总之,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加强口算能力,并且改进口算教学的原有模式,实行多元化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