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与技能溢价

2018-01-11 06:38陶爱萍周泰云王炽鹏
中国科技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偏向溢价劳动者

陶爱萍,周泰云,王炽鹏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与技能溢价

陶爱萍,周泰云,王炽鹏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本文基于技能劳动供求的视角,运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法,检验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和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工业和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是偏向于技能劳动,而技能溢价扩大的主要原因正是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的作用,它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通过增加技能劳动需求,致使技能劳动者和非技能劳动者收入差距拉大;②工业和制造业中物质资本与技能劳动的互补性是存在的,并且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产生正向推进作用,而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对技能溢价产生负向冲击作用。

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技能溢价;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法

1 文献综述

技能溢价是指技能劳动者与非技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之比,能够反映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能溢价现象。Manacorda等考察了11个OECD国家,发现在1970—1994年技能劳动者和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此后,有学者证明在其他OECD国家中同样存在技能溢价[2-3]。Behrman等发现1977—2000年17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收入两极分化严重和贫困问题突出[4]。Gropello等关注了7个东亚发展中国家,发现技能溢价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为温和增长,在越南、中国、蒙古为大幅度增长,在柬埔寨则呈现先增后降[5]。Parro总结了26个世界主要国家技能溢价水平的变化情况,其中有18个国家出现上涨,美国在1990—2007年的技能溢价水平上升了3.1%,而中国在1992—2006年的技能溢价水平增长了40.2%,涨幅远高于美国[6]。

什么因素驱使技能溢价扩大?学者们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给予解释。首先,基于技能供给的视角,Katz等认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婴儿潮”产生了大量的技能劳动者,导致70年代技能溢价下降,而70年代出生率下降使技能劳动者数量锐减,导致80年代技能溢价上升[7]。Weiss认为增加技能劳动供给会出现技能劳动的技术溢出效应,带来非技能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升,抑制技能溢价[8]。徐舒描述了教育的要素结构效应和要素报酬效应对收入差距产生的不同影响[9]。殷德生等从技能劳动供给的角度研究了工资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表明高等教育与工资差距呈倒U型,“干中学”与工资差距呈U型[10]。其次,基于技能需求的视角,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解释:一是认为国际贸易引起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导致技能溢价上升[11-13],其中有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资本-技能互补效应来增加技能劳动[14-15],使技能劳动者获得的报酬远高于非技能劳动者;二是认为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16-18],引起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上升,从而技能溢价上涨。国内学者对技术进步偏向也做了相关研究,宋冬林等证明了1978—2007年中国存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19];王林辉等发现技术进步偏向性主要受技术进步的收益率影响,随着技术进步技能偏向程度不断加深,会出现技能劳动需求增加,劳动收入占比降低等现象[20]。

本文基于技能劳动供求定理与技能溢价的关系,将技能劳动供给、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和资本-技能互补这三种影响因素纳入同一模型体系中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对技能溢价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

2 供给、需求和技能溢价

2.1 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

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是指某一特定的时点全部就业人口中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比,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学习的选择,个人通过衡量学习前后的成本与收益,做出最优化的行为决策。增加技能劳动供给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直接增加技能劳动的绝对供给量,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带来劳动报酬的增加。一方面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因为劳动者需要通过层层选拔才能获得大学及以上教育的资格,他们本身具有相对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具有生产功能,它能够帮助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其生产力水平。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4%增长到2014年的74%,扩大了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规模,同时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旨在提升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二是通过“干中学”效应[21]间接增加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量,随着新旧产品的更替速度不断加快,产品间的技术溢出效应会促进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经验积累,其中一部分非技能劳动者转化为技能劳动者,他们从旧的生产工艺、工序向新的生产流程的转换能力较强,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从1995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一般只能从事非技能工作,但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摸索经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累积。

2.2 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

所谓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点社会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比。技能劳动需求的增加主要有两大动力:一是国际贸易作用下的资本-技能互补,随着贸易的全球化和自由化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更具有竞争优势,导致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张,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缩小,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开始在不同产业间转移,而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雇佣技能劳动进行生产,这无疑会增加对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但有研究表明,国际贸易通过技能劳动的产业间转移这种方式,对技能劳动的需求产生的影响较小[22]。如果将国际贸易和资本-技能互补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国际贸易导致国家间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资本设备的进口价格相应下降,带动发展中国家资本设备进口量上升,从而在生产中资本设备开始大规模使用,实证结果已表明资本设备与技能劳动是互补关系,资本设备与非技能劳动是替代关系[14],所以引起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增加。二是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Acemolgu认为技术进步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23-24],在市场规模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厂商对相对利润率高的要素进行研发投入,能够在最终产品中获得相应回报,并使技术进步偏向这一要素,如果技术进步偏向技能劳动,则厂商会增加对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这能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技能劳动需求的增加,但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作为典型的后发国家,技术进步不仅仅依赖于本国研发部门进行要素禀赋优化配置的自主创新,同时还受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技术进步与国际前沿技术的性质密切相关。

2.3 技能劳动供求——技能溢价均衡

技能溢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分析的起点——供求关系出发,说明技能溢价是在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短期内技能劳动相对供给的增加,意味着技能劳动供过于求,表明经济中技术密集型厂商不能为所有技能劳动者提供的职位,一部分技能劳动者可能会从事非技能型工作或者失业,则技能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会降低,抑制技能溢价。同理,技能劳动相对需求的增加,意味着技能劳动供小于求,表明经济中技术密集型厂商提供的职位存在空缺,技能劳动者数量不足,从而技能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会上涨,扩大技能溢价。如果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同时增加(减少),技能溢价是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与相对供给的相对变动幅度。

由图1可以看出,短期内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缺乏弹性,所以呈现为一条直线。国际贸易作用下资本-技能互补和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共同引起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曲线由D1向右平移至D2,使技能溢价从w上升到w2,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干中学”效应的作用,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曲线由S1向右平移至S2,使技能溢价从w下降到w3,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技能溢价最终从w变化到w1。

图1 技能劳动供求—技能溢价

3 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3.1 技能溢价的模型构建

本文遵循自David和Klundert以来研究技术进步偏向时生产函数的形式[25],设定一个包含资本(K)、技能劳动(S)和非技能劳动(U)的双层嵌套型CES(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

拮抗真菌种类较多,主要为木霉属,其次是酵母菌,另外也发现担子菌、炭角菌、拟茎点霉属和拟盘多毛孢属等对果蔬病原菌有拮抗作用[5]。颜霞等[7]从菊科植物假橐吾中分离得到86株内生真菌,分为10个属,交链孢霉属和丝核菌属占优势 (分别为41.9%和16.3%),其中31株内生真菌分别对细菌、植物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Yks,it=[

(1)

Yit=

(2)

其中,Yks,it是i产业在t时期由资本和技能劳动组成的一级生产函数,Yit是i产业在t时期由Yks,it和非技能劳动组成的二级生产函数。ΓK、ΓS、ΓU分别为资本、技能和非技能要素的生产效率或者为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增长率。π、λ为产出分配参数,决定两种要素在生产函数中的重要性,满足0<π、λ<1。ρ是技能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σ是资本-技能对非技能劳动的替代弹性,设定ρ,σ>0。当ρ,σ=1时,生产函数是C-D形式;当ρ,σ=0时,生产函数是里昂惕夫形式,两种要素完全互补;当ρ,σ→∞时,生产函数为线性,两种要素完全替代;当ρ,σ>1时,两种要素是替代关系;当ρ,σ<1时,两种要素是互补关系。如果ρ<σ成立,则表明资本对技能劳动的替代弹性小于对非技能劳动的替代弹性,即“资本-技能互补假说”。将式(1)和式(2)整合成式(3):

(3)

在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假设下,劳动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出,假设产品价格标准化为1,则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工资分别为:

(4)

(5)

(6)

(7)

(8)

(9)

从式(9)可以看出技能溢价取决于三方面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这三个因素来影响技能溢价: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1/σ)ln(S/U),因为σ>0,所以技能劳动供给大于非技能劳动供给时,技能溢价在缩小;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1-1/σ)ln(ΓS/ΓU),如果σ>1,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技能劳动的生产效率高于非技能劳动,即技能劳动带来的边际产出相对于非技能劳动增加时,则技术进步为技能偏向型,技能溢价会上升,它决定了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资本-技能互补效应((-ρ+σ)/ρσ)ln(ΓKK/ΓSS),当“资本-技能互补假说”成立时,即σ>ρ时,技术进步带来资本产出的增长率高于技能劳动产出的增长率时,技能溢价会扩大。

借鉴戴天仕和徐现祥提出的技术进步方向指数[26],构造技术进步技能相对偏向指数如下:

(10)

根据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的定义,若Tsb>0,则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若Tsb<0,则技能进步偏向于非技能劳动。

本文借鉴Klump等提出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法[27],根据式(4)~(6)得到要素的边际产出,可以计算出资本、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收入份额,假设三种要素在t时刻的收入份额之和为1:

(11)

(12)

(13)

把YKS转换为要素收入份额表示的形式:

(14)

(15)

将式(14)(15)分别带入式(11)(12),并变换式(13)的形式,可得各要素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16)

(17)

(18)

(19)

将式(19)带入式(3),从而标准化CES生产函数表示成:

(20)

(21)

(22)

(23)

(24)

利用工业行业数据和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FGNLS),估计出各行业技能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ρ、资本-技能对非技能劳动的替代弹性σ和其他参数,其中初始值的设定参考León-Ledesma等的做法[28]。

3.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工业行业中34个行业进行研究,其中将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合并为一类,其他采矿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存在数据缺失或数值很小的问题,因此不纳入分析。

涉及的变量有:①工业产出(Y):用各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表示,并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由于2008年以后不再公布工业增加值,因此本文借鉴王林辉和董直庆的做法[29],用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做回归来估计2008—2014年的增加值。②资本投入(K):用固定资产净值表示,固定资产净值为固定资产原值与累积折旧之差,可以估计出各行业的物质资本存量水平,并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③技能劳动(S)和非技能劳动(U):目前对于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学术界没有统一界定,主要涉及文化程度和工作经验两个方面。有些学者用文化程度作为划分界限,但由于分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难以获得,所以本文采用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表示技能劳动,各行业非专业性技术人员表示非技能劳动。各行业总就业人数减去专业技术人员即为非技能劳动。④技能劳动所得(wSS)和非技能劳动所得(wUU):各行业劳动报酬总额用就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与就业人员数相乘得到,并用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平减。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水平的数据无法获得,所以本文借鉴邵敏和刘重力的做法[30],将劳务费近似为技能劳动者报酬,用劳动报酬总额减去技能劳动者报酬可得到非技能劳动报酬。⑤资本所得(rK):依据定义用本年固定资产折旧与营业利润来度量,并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表1,绝大多数参数的估计值在1%水平上显著。工业和制造业的各生产要素平均收入份额基本相同,其中资本要素份额为0.7左右,劳动要素份额为0.3左右,技能劳动份额明显偏低。工业和制造业的技能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ρ分别为0.1098和0.1060,其估计值都小于1,说明技能劳动对资本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制造业部门的这种互补性更强。工业和制造业的资本-技能对非技能劳动的替代弹性σ分别为1.3864和1.2519,其估计值都大于1,说明资本-技能对非技能劳动存在较强的替代性。同时显示出σ>1>ρ,印证了“资本-技能互补假说”的成立,即当物质资本与技能劳动相结合,才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技能劳动效率和非技能劳动效率的增长参数分别为0.2472和0.0111,其估计值都大于0,说明技能效率和非技能劳动效率的增长率都为正,并且技能劳动效率的提升速度更快,资本效率的增长参数为-0.1395,其估计值小于0,说明资本效率的提升速度在不断减慢。

表1 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结果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分别代表1%、5%、10%的显著水平。

利用表1的估计结果,计算出技能劳动效率和非技能劳动效率,再将结果带入式(1),得到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2000—2013年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都大于0且不断递增,只在2014年工业行业的偏向程度略有下降,说明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方向相同,都偏向技能劳动,但偏向程度有所不同。工业和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的均值分别为0.0573和0.0735,表明技术进步带来工业部门的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边际产出比每年平均上升5.73%,制造业部门的边际产出比每年平均上升7.35%,原因可能是厂商发现研发技能偏向型技术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导致对技能劳动的需求扩大,带来技能劳动的相对边际产出逐年增加。其中制造业的偏向程度更高,可能因为在工业部门中,除制造业外,还包括采矿业以及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行业,对技能劳动的依赖度相对较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虽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对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要求偏低,造成这些行业对技能劳动的需求不足,从而拉低了工业部门中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边际产出比[31]。

表2 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型指数估计

利用表1和表2的估计结果,再依据式(8)对技能溢价分解,可以计算得到技能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和资本-技能互补效应,见表3。利用表3中技能溢价水平的对数值,计算出技能溢价原值,并绘制成图2。由图2可知,2000—2014年中国工业和制造业中技能溢价w值始终大于1,说明在经济较快增长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技能溢价现象一直存在,并且在两个部门中技能溢价的走势基本相同,2000—2004年技能溢价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04—2012年出现波动下降,2012—2014年又开始逐步上升,但工业行业的技能溢价水平整体上要高于制造业。

图2 工业和制造业技能溢价走势

行业制造业工业年份指标技能溢价水平(lnw)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资本-技能互补效应技能溢价水平(lnw)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资本-技能互补效应2000数值0.80350.23670.54940.01740.93550.17480.74110.0196贡献率(%)—29.464768.37602.1594—18.687679.22012.09232001数值0.79530.23370.54530.01630.93630.17420.74250.0196贡献率(%)—29.385668.56172.0527—18.607579.30352.08902002数值0.75000.19300.54070.01630.91810.15400.74520.0190贡献率(%)—25.740072.09032.1698—16.768881.16282.06842003数值0.95060.33620.59360.02071.11980.27430.82150.0240贡献率(%)—35.371562.44732.1812—24.491973.36062.14752004数值0.99490.35790.61370.02341.14520.27070.84880.0256贡献率(%)—35.971961.68042.3478—23.643074.12342.23362005数值0.90790.27290.60850.02651.11230.22400.85940.0289贡献率(%)—30.062267.02172.916120.136877.26742.59582006数值0.88840.22450.62700.03701.11740.18840.89000.0391贡献率(%)—25.265070.57464.1603—16.856579.64553.49812007数值0.86420.16960.64900.04561.09380.13210.91640.0454贡献率(%)—19.625775.10055.2737—12.076383.77624.14752008数值0.87120.11670.69580.05871.14110.11020.97710.0539贡献率(%)—13.397379.86536.7373—9.657585.62014.72242009数值0.6325-0.14040.70060.07230.9283-0.10560.97070.0632贡献率(%)—-15.377076.70677.9163—-9.269685.18115.54922010数值0.7352-0.15790.80160.09161.0181-0.11721.05990.0754贡献率(%)—-15.026276.25908.7148—-9.353784.62766.01872011数值0.5226-0.44330.85140.11450.7905-0.36211.06240.0902贡献率(%)—-31.459160.41738.1236—-23.906570.14015.95352012数值0.4980-0.60180.96090.13900.7177-0.49861.11280.1035贡献率(%)—-35.365956.46778.1664—-29.072964.89376.03342013数值0.7887-0.53681.15890.16650.9010-0.45271.23360.1201贡献率(%)—-28.825062.23418.9409—-25.059568.29156.64902014数值0.9192-0.62191.34530.19570.9201-0.52501.30740.1377贡献率(%)—-28.751662.19889.0496—-26.648166.36226.9897均值2000|20082009|2014数值0.86950.23790.60250.02911.05770.18920.83800.0306贡献率(%)—27.361869.29363.3446—17.885879.22582.8884数值0.6827-0.41700.96980.12990.8793-0.34351.12450.0983贡献率(%)—-27.495063.93868.5664—-21.931371.79016.2786

由表3可得出以下几点:

(1)中国工业和制造业中技能溢价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技能溢价水平的变化虽然是由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和资本-技能互补效应三者共同决定,但从贡献率的角度来说,工业和制造业中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年均贡献率2000—2008年分别为79.2258%和69.2936%,2009—2014年分别为71.7901%和63.9386%,明显高于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和资本-技能互补效应的贡献。由于技能劳动效率明显高于非技能劳动效率和资本效率,能够为厂商创造更多的利润,所以厂商从利润最大化出发,以自主创新作为内部推动力,重点研发技能偏向型技术,实现技术进步偏向技能劳动,导致技能劳动的需求随之增加,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水平。同时,还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型效应整体上对技能溢价的作用效果有所减弱。

(2)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在不断增强,对技能溢价产生正向递增作用。在工业部门,资本-技能互补效应的贡献度从2000年的2.0923%上涨到2014年的6.9897%,涨幅达到234.0678%,在制造业部门,资本-技能互补效应的贡献度从2000年的2.1594%上涨到2014年的9.0496%,涨幅高达319.0794%。原因可能是发达国家在资本设备的研发中还是处于世界前列,在国际贸易的作用下,中国可以通过对先进资本设备的引进来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新的资本设备中往往蕴含着新技术,技能劳动者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技术,为厂商创造更多的利润。随着物质资本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大,增加了对技能劳动的需求,降低了对非技能劳动的需求,导致技能溢价上升。其中制造业部门表现更加明显,可能是因为制造业部门中技能劳动的效率更高,与资本设备的互补性更强,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

(3)不同时期的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表现不同。2000—2008年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为正值且呈现递减趋势,即随着技能劳动供给的增加,技能溢价出现上升,现实情况违反了供求定理,原因可能是存在劳动力价格扭曲问题,出现了技能劳动报酬不降反升的局面,这一现象使得技能劳动者的工资相对更高,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相对更低,扩大了技能溢价,导致工资不平等问题加剧,贫富差距不断加大,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在2008年以后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变为负值,即技能劳动供给的增加对技能溢价产生负向冲击效应。可能是因为技能劳动供给增加,技能劳动报酬开始出现相对下降,而非技能劳动报酬会相对上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技能溢价。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技能劳动的供求机制,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法估算出2000—2014年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要素替代弹性等参数,并进一步测度出技能溢价水平和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重点分析了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和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资本-技能对非技能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表明资本-技能对非技能劳动具有明显的替代性,而技能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小于1,印证了中国工业和制造业部门资本-技能互补效应的存在性;②技能溢价现象的出现并伴随着波动递增的趋势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的作用,从技术进步内生性来解释,厂商基于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进步,研发的方向是由生产要素的相对利润率决定,因为技能劳动的效率远高于资本和非技能劳动的效率,能够带来更多的边际产出,为厂商创造更多的利润,导致技能劳动需求的增加,技能劳动报酬也随之提高,带来技能溢价的上升;③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在逐渐增强,厂商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进步,随着高端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地持续引进,再加上资本-技能互补性的存在,增加对技能劳动的需求,降低对非技能劳动的需求,技能溢价会出现扩大。

技能溢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双重效应,一方面技能劳动报酬的增加能够提升技能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劳动者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①适度提高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激发其创新潜能,促进技能溢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效应。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常态,创新驱动从根本上来说要依靠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推进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基于劳动者技能的适度技能工资溢价不仅可以保障技能劳动者的技能收益,而且可以充分激发技能劳动者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潜力;②合理控制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抑制技能溢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效应。中国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拓宽技能型人才的供给面。一方面要继续通过企业培养、院校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多种模式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技能人才的层次,另一方面要通过在职进修、在岗培训、实训学习等多种渠道努力使非技能劳动者转化为技能劳动者,使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努力使中国成为技能型人才强国,为中国向“制造强国”乃至“创造大国”迈进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1]MANACORDA M,PETRONGOLO B.Skill mismatch and unemployment in OECD countries[J].Economica,1999,66(262):181-207.

[2]CARD D,KRAMARZ F,LEMIEUX T.Changes in the relative structure of wages and employment:a comparison of the United States,Canada and France[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32(4):843-877.

[3]AFONSO O.Effects of labour-market institutions on employment,wages,R&D intensity and growth in 27 OECD countries:from theory to practice[J].Economic modelling,2016,53:48-62.

[4]BEHRMAN J R,BIRDSALL N,SZÉKELY M.Poverty,inequality,and trade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Latin America[D].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of Research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2001.

[5]GROPELLO E D,SAKELLARIOU C.Industry and skill wage premiums in East Asia[D].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10,No.5379.

[6]PARRO F.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and the skill premium in a quantitative model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2013,5(2):72-117.

[7]KATZ L F,MURPHY K M.Changes in relative wages,1963—1987: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1):35-78.

[8]WEISS M.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Is there hope for the unskilled?[J].Economics letters,2008,100(3):439-441.

[9]徐舒.技术进步、教育收益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10(09):79-92.

[10]殷德生,唐海燕,王奕鋆.技能积累、财政政策与工薪差距[J].世界经济,2015(10):79-98.

[11]WOOD A.North-south trade,employment,and inequality:changing fortunes in a skill-driven world[J].ILR review,1996,49(3):567-56

[12]BALDWIN R E,CAIN G G.Shifts in US relative wages:the role of trade,technology and factor endowmenis[J].Review of ee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0,82(12):580-595.

[13]SANTIS R A.Intra-industry trade,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wage inequality and welfare[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2002,16(3):59-79.

[14]KRUSELL P,OHANIAN L E,ROS-RULL J V,et al.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and inequality:a macroeconomic analysis[J].Econometrica,2000,68(5):1029-1053.

[15]马红旗.“资本—技能互补”对我国技能溢价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02):67-76.

[16]BERMAN E,BOUND J,MACHIN S.Implications of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international evid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4):1245-1280.

[17]CARD D,DINARDO J E.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rising wageinequality:some problems and puzzle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2,20(4):733-783.

[18]BURSTEIN A,CRAVINO J,VOGEL J.Importing skill-biased Technology[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13,5(2):32-71.

[19]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05):68-81.

[20]王林辉,韩丽娜.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要素收入分配效应[J].求是学刊,2012(01):56-62.

[21]ARROW K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3):155-173.

[22]BERMAN E,BOUND J,GRILICHES Z.Changes in the demand for skilled labor with U.S.manufacturing:evidence from the annual survey of manufacture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2):367-397.

[23]ACEMOGLU D.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781-809.

[24]ACEMOGLU D.Patterns of skill premia[J].Reviewof economic studies,2003,70(2):199-230.

[25]DAVID P A,VAN DE KLUNDERT T.Biased efficiency growth and 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in the U.S.,1899—1960[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5,55(3):357-394.

[26]戴天仕,徐现祥.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世界经济,2010(11):54-70.

[27]KLUMP R,MCADAM P,WILLMAN A.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7,89(1):183-192.

[29]王林辉,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技术合意结构和我国生产率增长来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05):3-18.

[30]邵敏,刘重力.外资进入与技能溢价——兼论我国FDI技术外溢的偏向性[J].世界经济研究,2011(01):67-74.

[31]韩燕,钱春海.FDI对我国工业部门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基于要素密集度的行业分类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8(05):143-152.

SkillLabor,Skill-BiasedTechnicalandSkillPremium

Tao Aiping,Zhou Taiyun,Wang Chipeng

(School of Economics,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and-demand of skill labor,using the panel data of Chinese industries from 2000 to 2014 and 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examines skill labor relative quantity effect,skill-biased technical change effect and 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effect on the influence of skill premium.It is found that:①The technical change is biased to skill labor in industrial sector and manufacturing.Skill-biased technical change effect is an essential factor that has caused emergency and expansion of skill premium.It is the consequence of manufacturers pursuing the maximum profit.Manufacturers wide income gap by increasing demand of skill labor.②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exists in industrial sector and manufacturing.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effect has imposed a positive and impelling effect on skill premium.Skill labor relative quantity effect has imposed a negative and impact effect on skill premium.

Skill labor;Biased technical change;Skill premium;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包容性创新推进安徽精准扶贫的机理分析与机制构建”(AHSKZ2016D16),安徽省软科学重点项目“‘调转促’背景下安徽省技术创新模式生态化转型研究”(1607a0202030)。

2017-03-30

陶爱萍(1970-),女,安徽枞阳人,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

F062.4

A

(责任编辑 沈蓉)

猜你喜欢
偏向溢价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煤炭供需总体偏向宽松沿海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