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
摘 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学生发展不均衡、教学质量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大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加强农村学校管理,培养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以使县域义务教育真正得到均衡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思考;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3-0018-02
一、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均衡
(1)硬件条件有提高,软件差距拉大。近年来,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舍、仪器设备、图书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比较城区学校,部分边远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依然落后,特别是乡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师资差距有拉大趋势。
(2)缺编严重,“包班”现象依然不少。农村学校教师缺编是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学校根本达不到教育部要求的教师编制比例。
(3)年龄结构老化,师资队伍出现断层。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的现象逐渐加重,部分教师进取心不强,在工作上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4)缺少骨干教师,对于新课改很难适应。农村学校大多偏远分散,且规模较小,同校内的同科教师数量很少,又缺少教研的风气,校内教研形同虚设。同时,教师容易停留在个人的经验主义上,对于新课改的理念难以真正理解和接受。
(5)专业教师严重缺乏。音体美等专业教师在农村学校本就是稀有资源,但由于缺编严重,“凤毛麟角”的个别专业教师往往也被安排去任教音乐、美术。
2.学生发展不均衡
当前,县域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发展极不均衡,重语数、轻体艺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很多学校,课程的开设完全是随意化的,或者课程开设不到位,音体美甚至思品和科学都是摆设,课时数随意进行删减,或者是开课和迎检两张皮,音体美等这些课程往往被所谓的主课——语文、数学所侵占。
究其原因,一是观念的问题。在当前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领导强调政绩,家长看重成绩,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就导致学校随意改变课程设置,增加语数英等所谓的正课的课时,删减音体美、综合实践等课程课时。在有些农村学校,学生从来就没上过音乐或者美术课,即使在县城就读的学生,也有“一期都没有上过一节音乐、美术课”的反映。二是师资的问题。专业教师的不足,导致音体美、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开设无法落实,更谈不上开发校本课程。
3.教学质量不均衡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总的来说有所提高,但和城区学校相比,其教学质量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城区不断招考教师,农村稍微优秀的教师大量招考入城。其次,部分农村学校管理不到位,有些学校校长缺乏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忙于走上层路线、跑官要官。同时,中心校往往直接把控着所辖学校的人事和财务权,对下辖学校往往干预过多,学校缺少办学和管理的自主权。最后,留守儿童的管理不到位。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较高,有些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达到了60%以上。这些学生平时在家的学习无人过问,课余时间特别是节假日,其管理更是处于空白状态,有些学生三五成群,或沉溺于手机游戏,或东游西逛、群吃群宿,甚至被色情影视所迷惑,学习和身心健康都大受危害。
4.大班额问题依然严重
(1)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日益减少,办学规模逐渐萎缩。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长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希望子女能够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同时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又为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提供了条件。同时,城镇化的建设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村学校的中小学学生数逐年减少,农村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一天天萎缩。
(2)城镇学生急剧增加,超大班额现象日渐严重。随着城建规模的扩大,城镇不断建设新的学校,但是建校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农村学生的入城速度,因此城镇的超大班额问题不仅未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据报道,有的县城小学最多的一个班达到108人,即使是乡镇所在地,八九十人的班级也是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和安全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了。
(3)恶性循环急待改变。农村办学规模的萎缩和在校学生的减少,必然导致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的减少,而公用经费的大量减少又加剧了农村学校办学的困难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同时,城镇学生的增多客观上需要从农村选调招考教师,从而导致原本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质量进一步下滑,而教育质量的下滑又促使更多向往优质教育的农村孩子逐步走向城市和城镇。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农村教育和城镇教育双双受伤,教育均衡越发遥远。
二、思考和策略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
(1)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培养乡村教育情怀。教师不同一般工作,其工作成效难以用数量或者时间来估算,而农村教师的工作更加复杂烦琐、繁重艰苦,更需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这种劳动和因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酬是难以相等的。因此要引导教师树立教育信仰,培养教育情怀,热爱乡村、热爱乡村教育,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从而培养一支立足乡土、扎根农村、乐教爱教的优秀教师队伍。
(2)模范引领,努力做好乡村优秀教师的宣传和激励工作。乡村是中国的根,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根。对于乡村优秀教师,除了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等各方面有所倾斜,还应当加大激励力度,大力宣傳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3)加大乡村本地教师的招聘力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本地教师往往更加容易融入社会、长期留守。因此,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偏僻之地,对于愿意选择本地任教者,在师范录取、教师招聘时可以适当予以降分录取。
2.加强教师培养,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1)进一步加大师范院校定向委培的力度。近年来定向委培培养了一批较高素质的教师。但是,定向委培的力度还是太小,而社会招聘的教师未经过师范专业培训,从素质到责任心到教育情怀,与定向师范委培生相比相距甚远。与其如此,不如减少社招数量,增加师范专业的招生人数。
(2)加大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整体水平,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差距。要落实县级培训,做好“送课下乡”工作;要最大力度地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做好农村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还可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
(3)建立城乡教师定期轮换的长效机制,使城乡教师轮换制度化。凡女45岁、男50岁以下的教师,每五年或者十年必须到农村工作1~2年;同时可以选出部分农村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凡新入职教师,必须先到农村工作5~8年方可调动,在同一乡镇之内,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要定时定向流动。
(4)减少择优招考入城教师的人数,尽量减少对农村师资队伍的冲击。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教师(音、体、美、英语教师)跨校任课。
3.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质量保证
(1)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定期进行教师资格的重新审查和认定,从教师职业的起点把握教师的水平差异。教师资格制度不应是一种终身制度,其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和提升的。定期(5~10年)进行教师资格的审查和认定,可以很好地鞭笞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
(2)切实加大教育督导和问责力度。要整章建制,建立县域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体系并制定相关的督导工作方案,落实督导评估工作,定期向社会发布督导评估报告,并根据评估监测报告对地方政府和学校进行问责。
(3)积极稳妥地改革招生制度,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当前单一的标准化考试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情感、道德、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平衡。因此,需要加大对多元性指导性评价体系的开发力度,改革以分数多少作为升学唯一依据的评价制度,从单一的结果评价转变为过程的评价,将评价目的从单纯关注学生成绩转化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综合评价。
(4)严肃纪律,加强办学督查。建立严格的制度,督促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督促学校落实常规管理制度,夯实教学常规,扎实做好教学常规“阳光展评”工作;创新集体备课和教研教改工作,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讲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4.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管理
(1)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要减少中心学校(或者学区)对学校办学的干涉和束缚,在校务公开、民主监督的前提下,扩大校长对学校的人事和财务权,对于学校管理人员的选用和提拔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建议权,要真正落实经费预算到校,禁止或者减少中心校对于学校经费的随意截留。
(2)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要简化对学校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学质量长期存在问题的学校,要组织力量“望闻问切”,对于校长和管理人员,可以适当调整。
(3)加大农村学校校长的培训工作。校长是学校的引导和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学校校长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可以集中学习和培训,也可以定期外出交流和跟班学习。
(4)积极努力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一是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地方产业,提供本地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外出务工人数,减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二是要加大农村学校寄宿管理方面的经费预算,为学校管理好留守儿童提供保障。当前,对于农村早晚自习教师辅导费用、学生管理费用、学生住校水电费等方面许多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做经费预算,学校公用经费极其有限,而农村学校又不能进行任何寄宿收费。因此很多农村学校主观上不愿、客观上不能做好相关的寄宿管理工作,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节约开支而尽量减少住校学生的人数,有的学校尽量减少学生在校寄宿的天数。因此,必须给予农村学校寄宿管理经费预算,或者是给予寄宿收费政策。三是要加强留守儿童的校外管理工作。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强和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的联系和沟通;对于独自一人在家的学生,要加大关心力度,及时了解其假期的行踪和去向。
总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学质量的均衡,而教学质量均衡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和学校管理的加强。只有农村学校缩小了和城区学校教学质量的差距,农村教育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才能真正得以落实,令人头疼的大班额的问题也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定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何齊宗.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究:基于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王 瑜.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