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琦
摘 要: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和网络大面积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的多元化时代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让他们沾染一些不良的风气和消极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负面影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初中班主任应该从新时期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发挥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真正效能,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析。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是学生的最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属于最基础的学校管理工作,可以说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学生均处于青春期, 他们叛逆心理和独立心理比较严重,如果初中班主任不能给予学生全面的管理和引导则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就应该更好的实施和完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下面本文就从新时期初中生的特点出发,对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和浅析。
一、新时期初中生的特点
在新时期,大多数初中生都已经是00后,他们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在家里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过任何的风雨和挫折。新时期的初中生由于网络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新型的理念和观念,他们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丢失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但是他们的观念也具有表面性、矛盾性和不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班主任的引导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但是任课教师也是班级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均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初中班主任就应该增强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向他们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初中班主任也应该随堂听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加深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例如:班主任在课余时间就应该分别与不同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对初中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同时班主任也应该定期的进行随堂听课,观察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课下与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交流,鼓励学习不主动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质量。
(二)把握对待学生的尺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尺度,既应该关爱和关怀学生,同时也应该要求学生。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严而有理,严而透情,不能盲目的批评或者是管理学生,而是要做到管而有理,并在指导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透露出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同时初中班主任也应该爱而不宠,爱不失衡,关心学生情况,但是不溺爱纵容学生,并保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等生[1]。例如:在初中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能立即批評和教育,而是应该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其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在此基础上也应该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好学生而偏爱,差生而过分批评。
(三)以欣赏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走向成功
成功的教育者都明白“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这一道理,尤其是对于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赞扬和肯定,教师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应该提醒自己不能嘲讽和讥笑学生,而是要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鼓励学生走向成功[2]。例如: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对于优等生可以从他们的成绩出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更加努力学习和提高成绩,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应该从他们的管理能力、运动细胞等角度出发,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肯定他们的进步,从而让他们更好的学习,听从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关键性时期,良好的班级风气对初中生的更好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探索,积累经验,将自己全身心倾注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的更好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海红.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中华少年.2017(05):296-298.
[2]周燕.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0):647-6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