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ps
生孩子以后,豆浆机被我推崇为坐月子神器。食品柜里的各种干果谷类加点水或牛奶,随心所欲混合起来放进机器,不过半小时就能得到一升液体,烫热浓稠,散发着坚果五谷的香气。当我请配偶品尝用小米、玉米、大米、核桃和巴旦木打成的坚果米糊时,他谨慎地闻了闻,说:“这东西看起来很有营养的样子,不过我还是不要喝。”
他的这句话进入我的脑海,就像一个带电粒子穿过云室,激发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营养作为一个抽象的定义,有具体的形象吗?什么东西看起来有营养,什么东西看起来没有营养?“有营养”的形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由不同的人来描述,会有多大区别?
人需要的大量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微量营养素是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虽然食品风潮从不同的方向一阵一阵刮过来,科学上对营养的基本定义并没有质的变化。维生素片可以说是集营养之大成,但很少有人会觉得维生素药片看起来“很有营养”,也许因为维生素药片不是食物。各种配方代餐食物,包括嬰儿的配方奶粉在内,净是一些灰的白的粉末子,也不让人觉得看着有营养,尽管商业研发部门下了大功夫确保这些产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
所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一种食物看着有营养,仔细推详起来,与它含有的营养丰富和全面程度关系并不大。现在的流行“营养色”是绿色,大自然的颜色,连维生素片的包装盒也以绿为主。发达国家的人民普遍吃蔬菜水果太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肉类太多。大力水手吃菠菜,意在诱导小孩吃菠菜。现在用绿色来代表营养,说明全民在吃蔬菜这件事上都长期滞留在儿童状态,靠权威的明哄暗骗来达到目的。无可否认绿色蔬菜含有人赖以生存的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不可一日无之,但是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极低,如果人不是已经吃够了别的,顿顿只吃绿叶菜定会导致营养不良。
用各种杂粮和坚果煮成的糊糊多呈棕黄色,营养可以说相当不错。如果吃的数量够多,大致能满足一个人的能量和代谢需求。配偶说我的糊糊“看着很有营养”,有点道理。中国人过去歧视玉米、小米等粗粮,视吃窝头为耻,以吃大米、白面为荣,这种观念现在已经转变了很多。然而在人们只有粗粮可吃的时候,白面馍馍无疑看上去最有营养。且看《绿野仙踪》是如何描写的:“此谷馍馍也。谷得天地中和之气而生,其叶离离,其实累累:弃其叶而存其实,磨其皮而碎其骨;手以团之,笼以蒸之,水火交济而馍道成焉。夫猩唇熊掌,虽列八珍,而烁脏壅肠,徒多房欲;此馍壮精补髓,不滞不停,真有过化存神之妙。”
所以,觉得一样东西看着有营养,还是要想一想它是不是真的有营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