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析

2018-01-09 09:53杨晴
甘肃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数学教学创设

杨晴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0—0108—01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当前课堂所要施教的教学内容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学措施。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过于枯燥乏味,并且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学生很难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而情境教学法的提出,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小学数学情境的创设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及数学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首先教师要善于应用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教师要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将课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落实在教学活动中,在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圆的半径和周长”为例,教师在讲授此知识时,需要从圆形纸片的周长入手,然后将扇子折成的圆形周长计算出来,将所要传授的知识融入逐步深入的问题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熟练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

在应用此教学方式时,问题的提出是建立情境教学的主要途径,可以使后续的教学任务得到顺利开展。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开阔思维。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需要符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一旦脱离实际,那么便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心理,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需要将问题合理进行设置,使问题推动学生的思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可以把枯燥的知识用一种直观的形象展示给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当前多媒体己经成为普遍的教学手段,它能够创设出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学生会很容易地将自身置于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并且将思维扩散。以“图形的变换”为例,在学习此课程知识的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一幅五颜六色的风景图。其中,有百花丛中的蜜蜂以及翠绿的树叶。然后将课堂知识融入图形的转换中。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件中的各形象一步一步撤掉,这样学生会对课件上的内容仔细分析观察。这样教学,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再次,教师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數学知识源于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习惯于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理论知识赋予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之中。比如,在讲“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班上的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发一些三角形教学材料,让学生们通过合理的方式拼凑出不同的三角形,最后通过讨论找出求这些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在小组讨论完以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台来讲解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根据不同的结果教师给出合理的建议。

最后,教师要采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爱玩,他们对一些有趣新奇的小故事更感兴趣,可以提高自身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此特点,增强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实现欢乐学习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一百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抢答游戏,获胜者会得到一定的奖励,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情境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联想,使学生积极、快乐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合理地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能使之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最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水平。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数学教学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