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广告公司工作的的时候,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烂的脚本,只有烂的导演。执行的好坏,决定了创意的生死。要想追求高品质,可能唯有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断挑战。
我,曾经就是一个在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创意总监。十几年前,误打误撞,转型做了个摄影师。刚成立工作室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只有满满的热爱和对制作Big Idea(大创意)的憧憬。后来,我有机会拍摄一些商业作品,逐渐地进入到广告摄影师的行列。当然一开始都是拍一些小的制作,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离我梦想中的大创意远着呢。好在我知道机会不易,所以总是尽力去做好。直到去年,我的广告摄影作品获得第26届国展的评委会推荐作品奖,我意识到,我可能已经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广告摄影师。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我常常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摄影学徒,一直在摄影的路上探索着。一个摄影发烧友,要如何才能成长为一个广告摄影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尝试。
广告摄影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头,新技术的变革和应用总是最快的体现出来。广告摄影和创意息息相关,摄影师对于创意的理解和解读,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表现。广告摄影紧密联系着时尚潮流以及审美的变迁,可能是潮流的影响者或参与者。
在当下,摄影无比容易,因为谁都会按快门;而摄影又无比的难,因为谁都会按快门。身处其中,你会觉得,要学习、要体验的东西太多了。而各种机缘又会推动着你不断前行。
几年前,有个老友找我聊创意,要用一组创意画面向伦敦摄影师雅罗斯拉夫·维克佐基维茨(Jaroslav Wieczorkiewicz)致敬。雅罗斯拉夫在拍摄月历画面的时候,向1930年代的手绘月份牌女郎致敬,把月份牌女郎的服装换成了飞溅的牛奶,画面十分惊艳。我这位老友接了一个预调酒品牌的全案推广,他们计划把酒液做成美女的衣服。我欣然应允,这当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项目。
在当时,我完全没有类似的制作经验,也不知道液体泼在人的身上是怎样的变化。我反复观看雅罗斯拉夫的制作花絮,尽量去设想在拍摄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拍摄前,我约上化妆师和模特好友们,在影棚进行了一次次的练习,解决了好几个问题。比如,曝光时间的控制。我分别用了不同品牌型号、不同速度的闪光灯来拍摄,我一只只试着用,然后发现,必须要1/8000秒以上的高速闪光灯才能将飞溅的液体凝固下来。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控制液体在身体上的流动。液体泼出去,不同的力度,不同的角度,碰在身体上不同的位置,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个除了用心体会,还要控制手上的力度。最开始,我们的摄影助理、美术指导、化妆师、制片,团队里几乎每一个人都尝试来泼水,液体的飞溅总是不美。直到我用各种大小的舀水器皿,不同的角度和力度的尝试,终于泼出了完美的水花。有时候,要让液体慢慢地流下去,有时候,要一大盆猛泼。
泼出漂亮的液体形状,仅仅是迈出了一小步,图片后期才是“万里长征”。液体衣服是分开每一个局部一点一点来拍摄的,要在后期将每一个局部拼接起来。尽管在拍摄前已经画好草图,做好了控制流量的计划,然而由于液体的不可控制性,还是必须得不断随机应变。在图片后期,更加要灵活应用数量庞大的摄影素材。把液体拼接起来,形成一件衣服,还必须让人看不出任何破绽。
后来图片在产品发布会现场被制作成巨幅的喷画,有人问,这是你们的制作成果啊?语气中有些许的赞扬。那时确实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我认为,成就感,就是在这行业坚持下去的动力。
从事广告摄影的工作,充满各种挑战,不仅在于摄影的知识和技术储备,还需要多方面的各种技能。我为了拍摄,曾学过控制烟雾,用喷雾机下雨,砍树,做木工,做油漆,等等,一大堆和摄影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这些事不但要做好,还必须短期内达到专业级的水平。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可能是广告摄影和普通拍照的区别,尽管最后的体现方式,都只是按个快门而已。
北京奥运会前夕,大粤网的一个编辑朋友找到我,委托我拍一组运动主题的片子,唯一的要求就是时尚一点,其他自由发挥。时尚是什么?其实很难准确地定义,可能和艺术有关,和时装有关,和潮流有关,和创意和设计有关。可能是一种心理,也可能是一种视觉,或是一种新鲜的感觉。好大的主题啊。那段时间恰好在网上看到了好多有趣的折纸作品,心想,不如也来折一折纸吧,说不定也会时尚起来。我把各种颜色的背景纸买了一大堆回来,又找来一个服装设计师朋友一起,我们一邊切割背景纸,一边折叠,一边把纸往模特身上粘。然而,一大张的背景纸其实很重的,尤其是叠得越复杂越重,根本不可能粘在模特身上。我们必须用纸先在身上搭建一个框架,再把大片的纸张订上去。当然是用订书机和胶枪啦,双面胶太无力了。在背景的设计上,每一组图都用上了两张不同颜色的纸。加工背景的时候,我手拿一把裁纸刀,在挂好的背景纸上随意切割一下,先找到某种有趣的图案,再深度加工、强化它。灯光方面,我找来一个束光筒,打出一个圆圈,制造一种舞台剧般的效果。就这样折了两天纸,拍完了8个运动主题。因了这个制作过程,我赢得了一个“江湖”称号:“江南第一裁纸”。
我常常觉得,广告摄影师,其实是一个超级打杂的人。当一项工作进入到影棚拍摄的阶段,灯光、模特、场景、道具等都准备好了,只是需要按下快门之时,是谁按下的快门,可能并不重要了。那么,重要的在哪里?重要的,是拍摄前期将创意概念转化为视觉语言的过程,是按下快门前的场景和灯光的设计,是拍摄过程中面对各种问题的随机应变,是对最终呈现的效果的把握,是对于影像前期和后期工作和流程的无比熟悉,等等。
讲了两件小事和一些摄影的感悟,是为一个广告摄影师的自白。
评委评语:
唐小平善于观察生活,体验时代脉搏,从而使作品能够准确地传播品牌理念,同时打动消费者。作为职业摄影师,他的作品富有创意,对色彩、光影、构图气氛以及人物情绪的调控,都以个性化的表现,让作品充满情感张力,将作品的商业影像价值融入光影变幻、想像放飞的独特表达中。
唐小平
1974年出生,商业摄影师、创意总监、策展人。曾获全球华人摄影大奖,作品入选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举办《像由心生—唐小平摄影艺术作品展》个展,策划《一张全家福》公益摄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