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隆重开幕,备受瞩目的金像奖颁奖典礼同期举行,汪强、吴宗其、王芯克、陈杰等19位摄影人荣获殊荣。本期专题用近100页的篇幅集中展示了各位获奖者的代表作品及创作理念,同时从五个关键词出发,对本届金像奖评审规则、评选现场、经验教训等各方面进行了梳理,为读者的深入了解提供了管道。
从创立至今,金像奖已经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1988年3月,中国摄影家协会年度摄影工作会在山东淄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的评选方案,制定了三年一届、每届评出十名金像奖及十名提名奖的基本原则。次年10月,首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北京民族宫举行,金像奖的揭晓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当期的《中国摄影》杂志在评论中写到“评定金像奖和一般的影赛评奖不同,它不单是评选优秀摄影作品,而主要是通过评选优秀作品鼓励和表彰优秀的摄影家。”可见,金像奖从设立之初就确定了“评人”的基调,这也在之后历年的评审工作中被逐步明晰和固定下来。 从1988年至2018年,30年12届金像奖的举办,既是应和了中国社会因改革开放而日新月异的30年,也是应和了中国摄影界快速发展与变化的30年。正是这种应和,使金像奖自身在不断创新与变革中,始终能够抱元守一,坚持以创作回应时代的内在价值。
在人类通过艺术与时代互动的过程中,图像从未缺席。如果说人类对于图像的依赖是出自本能,摄影术的诞生则无疑极大丰富了这种本能的疆界。一方面它为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觉语汇,一方面它又轻盈地进入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展现着它在关照社会、关照时代这一方向上所具有的先天优势。每一次快门按动,一个时间的片段便被凝固和收藏,它们既是当下的现实世界,又承载着成为明日历史的全部可能。由此,按动快门的摄影家们既成为时间的记录者,又可能会成为历史的书写者。当然,摄影人与时代的互动应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就如同于德水与孙慨两位金像奖评委在本期文章中所期待的:既需要鼓励和赞誉那些为中国的时代变革、持续地、不懈地关注并记录的摄影姿态;又要鼓励和呼唤那些富于艺术想象力,在观念上汲取“当代”基因并由此聚焦和阐释现实中国的优秀摄影作品。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是一个常被讨论的话题。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在一个时代的框架下发生,也都需要被重置到时代的格局中去解读。每个时代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诸多因素交织作用,形成了每个时代独有的气质,这一气质又会有意无意地在艺术创作中被映射、被关照、被记录、被表达。因此某种程度上,艺术创作既回应着时代,时代也推动着艺术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当代中国的艺术家是十分幸运的,持续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为创作提供了豐富的社会表情,而那些乐于以充满思辨的精神,回应社会的作品正如埋藏在沙砾中的蚌珠,经历时代的风雨之后,终会露出光彩。
《中国摄影》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