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宏军
【关键词】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0—0039—01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以学校和学生为核心,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只有结合学生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及资源,才能对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农村拥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适合用来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从而丰富小学课程资源,并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有利于农村小学生的发展。
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农村所具有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以此确定话题,组织教学活动,丰富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如,农村与城市不同,城市中的学生假期时间都在参加各类补习班,或是在家中学习,即便出门也有家长的陪同;而在农村,学生放假的时间由自己支配,也不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出门,故而,农村小学生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更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入环境保护的课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然现象,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若是环境受到破坏,水资源等受到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将产生哪些不良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并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可将学生写出的课题报告整合、编辑、加工,形成校本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为丰富教学资源创造条件。
二、校本课程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教师开发和利用哪一类型的课程资源,都需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若是学生对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没有兴趣,则教师所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失去价值和意义。可见,学生兴趣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如,燕子在学校教室外面搭建燕窝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以“燕窝是应该保留,还是应该拆除”组织话题,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其整理为信件或是文章,学生可以选择保留信件或是将其送至校长办公室,使校长了解学生的想法,而后决定“燕窝的去留”。燕子和燕窝都是农村常见的事物,学生原本便对燕窝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教师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实现教育的目的,使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善于利用地方文化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地方文化是农村小学开发和利用的重点资源,笔者工作的学校位于甘肃河西地区的瓜州县,瓜州县因处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西侧与敦煌市相连,本身有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且在古代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在公元622年改名为瓜州,后于公元1913年更名为安西县,直至2006年初重新命名为瓜州县。教师可以将瓜州县的发展历史作为课程资源引入教学中,增加学生对生活地区的了解。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瓜州县的地方文化特点引入,既可以丰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又可以弘扬地方文化特色,使学生为自己生活的地区感到自豪,并努力学习,将地方文化发扬光大。
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体现出学校特色
农村小学因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环境不同,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同时,各小学和其周围的环境中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气息,隐藏着很多校本课程资源,而这种独特的和隐藏着的资源,需要学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本校的主观性、创造性,挖掘校内和校外隐藏着的资源,将其作为教学资源,促使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如,瓜州县的农村小学,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河西走廊的地方文化,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丝绸之路的要塞之中,从而使学生对当地的文化、对河西走廊、对丝绸之路都有所了解。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体现出学校特色,既拓展教学内容,又增加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
综上所述,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与研究,主要可以从课程资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校特色,改善农村小学教学落后的现状,扩展农村学生发展的空间。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