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芳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发被人们熟知。随着生物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人们对学生们生物学科教育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初中作为生物教学的入门阶段,对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更偏向于书面化,而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相对抽象,为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带来困难。面对生物教学在初中教育发展中的尴尬处境,本文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教学 生物教学 生物知识
初中是生物教学的基础阶段,针对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水平的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在生物现象方面的知识面。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生物教学仍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生物教育工作者们也在积极探寻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生物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太浅
初中生由于年龄及社会经验的限制,无法正确意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对自己正处于生物学系的基础阶段的认知不够全面。在有限的好奇心驱使下,在最初的学习阶段还能够跟紧教师教学步骤,勇于观察探索各种不同的生物現象。但是由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只能浅显的关注到表面现象,忽略了在实验中生物变化的原理。
2.学生触碰不到生物教学中过于抽象的原理概念
初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生物的大部分原理又过于抽象化。在学生最初接触到生物时,由于新知识的新鲜度尚存,学生还可以处在相对积极地状态,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生物的原理知识也越来越抽象化,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瞬间降低。生物中例如基因遗传、生物细胞、克隆技术等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知识领域虽然在客观上是实际存在的,但是里我们胜过过于遥远,难以形成固定的抽象思维,。这样就谁是学生在生物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降低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3.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积极性难以调动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下,填鸭式教育大行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焦旭更趋向于书面化,课堂教学多半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操作寥寥无几。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迫学习。而生物教学又是一门实验大于理论的学科,在单方面的理论灌输下难以想成自主意识,导致思维潜能被无线压制,学习兴趣下降。
4.生物课堂教育更趋向于书本理论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心脏结构、细胞结构等可以通过图片传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还可以了解掌握,但是生物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日常生物体的生物现象充分认识理解。由此可知,初中生物教学必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多方面共同发展进步,促进生物教育教学稳定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全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要做到以上要求,还为时尚早。以至于学生无法完全吊顶自身学习积极性。
二、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从现象到本质的变化
在生物实验中,由于生物现象的趣味性,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学习也偏向“现象化”,对生物现你想的本质问题思考的较少,对此,教师要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本质,在实验课程中提出问题,总结出学生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和思考,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完整掌握生物课程知识,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2.加强学生对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成绩及知识掌握水平来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会因为对生物学科的排斥导致生物教学结果校友不明显,,使学生的抵制情绪越发严重。教师要使学生在生学习中提高对生物学习的好奇度,就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对生物学习的看法和态度。首先,教师可以试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学生的概念中改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偏见。其次,在日常生物课程中加入现实生活,让学生换个角度看待生物学习,转变学生思维 。再次,通过与学生积极互动,增加学生在生物教学课堂中的参与度。最后,对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加以鼓励并实施奖赏,提高学生的自信度,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的生物教学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仍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影响着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降低传统观念对生物教学的影响,努力适应并跟随教改步伐,不断完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体制,将时间与理论完美结合,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实际操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比例。学校也要对生物相关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加以完善和扩充,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物学习中从根本上改善学习态度,并在实验教学中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即将到来的高中生物学习奠定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万琴.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
[2]韩枫.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3(31).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