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共同体: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升的创新载体

2018-01-09 09:59戴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听说能力学习共同体网络

戴燕

【内容摘要】受学习共同体教育理念启发,以开发课后听力口语自主学习阵地为目的,教师从合理设计,科学指导学生建群、选择网络教学资源、安排教学进度、到引导学生课堂及时展示成果这几个方面着手,组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将英语听说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转变了学习者的理念,提高了共同体成员听说能力。

【关键词】网络 学习共同体 听说能力

一、学习共同体的缘起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启发

学习共同体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前,1899年,杜威在《学校和社会》一书中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共同体精神初步显现。之后出现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首次提出“共同愿景”的概念,强调共同愿景的激励性。其后,博耶尔在其报告中首次也是正式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强调共同使命、共同愿景、共同兴趣、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佐藤学教授从专注研究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活动重建、到研究教师共同体的建构,家校共同体的建立;我国钟启泉教授引入了佐藤学的观点,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师生共同体文化的寻求;与同僚、家长良性合作关系的建立的观点,将共同体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增长出了许多新的研究点。

纵观前人的研究视角,大多聚焦在于学校教育,课堂研究,家校合作等实体教育。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交软件,APP的开发,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依赖网络虚拟平台。笔者从共同体指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的基础上受到启发,既然课堂是共同体听说学习的一种载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例如微信群这样的网络交际平台,结合适合的APP软件,创造可以为共同体听说教学服务的创新载体呢?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技术的变革总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顺应改革的趋势,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技术与课程整合,从而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也提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多,方法新,信息覆盖广的特点,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

2.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符合教育走向“生本”的教学理念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提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为本,将枯燥无味效果甚微的师本课堂变成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增进的游乐场,生本英语课堂也要一改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视听法为主的教师主导型课堂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共同体课堂。在这种新型的课堂中,教学设计以任务为主,用活动贯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共同探索语言奥秘,这样的生本的共同体学习场是完全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载体是什么?就是网络。

三、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提升听说能力的实施策略

研究前,笔者对班级学生间存在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听说学习的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6份,回收80份,情况如下: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不抗拒的,而且笔者所在班级共同体小组内部20%的学生课后会自觉用各种软件APP学英语,但大部分是通过自学或者有部分英语基础的父母指导下学习,仅有少部分是通过购买网络课程在网络共同体(微信群为主)中进行学习。针对这部分同学,笔者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运用网络自学的心得。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困惑:

(1)如何选择合适的APP

软件种类繁多,侧重点不一,有模仿配音为主的,有语音纠正为主的,还有练习听力的。由于不了解自己所处年级的英语学习重点和自身在语言学习上的不足,学生在挑选软件时没有针对性。

(2)学习效果难以检测

大部分学生选用的例如“趣配音”的软件,打分是需要收费的,很多学生不愿付费,也难以检测自己的听说水平到底如何。

(3)缺乏监督,没有动力

没有评价就没有激励,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不知是否有所进步,因此缺乏继续学的动力。难以持之以恒。很多学生在安装完APP后,新鲜感过后,没有家长的监督就难以坚持下去。

因此,指导和帮助这部分热爱学习英语的学生,让他们先学起来,先学带动共同体内部所有成员的学习,对于课后听说能力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指导班级共同体小组在课后成立网络共同体为例,阐述从共同体指导者和管理者-教师这个角度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共同体微信互助群,如何使用网络APP学习英语的一些策略。

(1)发动学生自主建群

QQ群和微信群是两种网络共同体听说学习的平台,能有效解决网络听说自学缺乏监督和缺乏动力的问题。笔者在任教班级宣布建立网络微信小组,推行手机或者平板电子工具课后联系听力和口语的学习计划,鼓励英语爱好者及有提高英语动机者积极参与。首先组建各学习组微信群。按照原有班级共同体小组的分组,组长课后自建微信讨论组,以原小组名称命名。每个小组都要将英语老师和课代表拉入,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

(2)試用确定合适的APP软件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部分学生的试用情况反馈,推荐学生统一安装几款英语学习App。经笔者和课代表以及各共同体组长试用了解后,从海量学习资源中,围绕听、说的学习大家确定选用“英语趣配音”“英语音标”“百词斩”“喜马拉雅FM”这四大APP学习软件。

(3)学习进度安排

根据学习共同体成员各自水平和APP的特点,以周为单位安排学习内容、任务及进度。学习任务分为A、B、C、D四个等级,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自由选择完成的学习任务,鼓励大部分学生完成A、B等级。允许少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达到C等级。D等级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完成的。

第一阶段:词汇听读训练

运用“百词斩”APP中的江苏牛津教材作为词汇习得的主要学习软件。每节课5分钟帮助学生熟悉“百词斩”的使用方法,并到未来教室平板电脑上现场操作几次。统一规定每天15词的速度,鼓励学有余力的共同体成员选择多于5-10词的训练量。 每天学完后截图发共同体微信学习群,组长收集,由课代表每日统计,并反馈给老师进行有效监督。每周利用 “百词斩”APP测试功能,进行一次学习共同体组员间的词汇PK挑战竞赛,检验学习效果。

第二阶段:口语练习

口语训练选用“英语音标”、和 “英语趣配音”两款APP软件。“英语音标”通过一个个三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展示每个音标的发音部位,口型,并用minimal pair 最小对音操练,主题式的日常口语小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纠音”;“少儿英语趣配音”是一款非常有趣的配音软件,有教材配音,配带讲解的配音课堂,动画片和电影片段的配音,歌曲配音,还有配音大赛专区,语音评分工具可以对学生的口语学习情况作出及时评价。可采取截屏发群方式进行打卡。

第三阶段:听力训练

鉴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英语听力以“缤纷英语-听力通”和“喜马拉雅FM”学习App为基础,督促学生每天听半小时,采用精听方式进行。“缤纷英语-听力通”有牛津初中教材配套听力,鼓励学生利用每天刷牙洗脸等碎片时间进行磨耳朵训练,此外教师每天在群中选定两篇文章进行挖空填词和提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听。听完后,网络共同体群内讨论,每个群提交一份最完美的答案和总结出来的听力技巧。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和水平选择各类训练听力的App,如“网易公开课”“TED演讲”等。

(4)课堂展示成果

笔者在所任教班级每节英语课前都有Daily Report的传统节目,以前我们规定每次抽签让共同体小组展示对话或者演讲,其他小组认真记录,准备被提问环节;现在实施了网络共同体学习项目后,我们的汇报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共同体小组可以展示网络配音的视频音频,小组间也可以进行配音PK或者听力答题PK。用这样的展示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有效监测网络共同体听说学习的效果。

四、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听说学习模式的反思

一学期的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听说学习模式教学实验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共同体成员们普遍认为,这种创新模式有以下几点优势: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不断变换学习方式,符合青少年心理;内容贴合潮流富有趣味性,增加了学生参与度;方便快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拉进了成员之间的距离;突出的个性化特点,任务的分级设置,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课内课外听说学习的融合贯通,学习方式轻松自由,让成员的学习乐在其中。

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要把基于网络共同体的听说学习模式更好地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持久力

虽然此类模式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没有教师引导鼓励,很多意志薄弱的学生很可能半途放弃。所以在每个学习任务在发布前,都应带有一定的反馈检查要求,必要时,引入不同学习共同体组间的竞争机制。要求学习任务完成后及时截屏在学习微信群发布成果,老师和家长实时监督,鼓励和表扬。平时的任务完成情况截图作为学生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以增强成员的学习动力。

(2)整合网络资源,提高学习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各种APP内容上有重合之处,也都有知识空白和漏洞,教师不能做完全的拿来主义者,而要精心整合;在安排不同APP学习的顺序上也要能做到由简入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对于从初一开始的学生,可以从音标学习和自然拼读的成套资源,打好拼读基础;也可选择“趣配音”上打1-2星的材料使用;对于初二、初三的学生则可以选择3-4星的语料。

(3)加强家校网络联系,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实验初期各种问题显现,学生网络过度依赖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因此联合家长力量才能将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的威力发挥到最大。笔者设计了每日反馈表和后来的每周反馈表,并在家长群和家长及时沟通,明确合理上网的利害并约定反馈表的填写规范和收缴时间,获得了大部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生互联网依赖程度明显降低。

綜上所述,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的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伟大变革。基于网络英语学习平台的学英语模式因其趣味性和便利性和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接受,把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听说学习模式和共同体学习模式相结合,是一次有效、有趣的实验,代表着信息化教学和共同体学习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广大的英语老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将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融合在日常听说教学活动中,提高听说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延从.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 新型的师生交互学习场[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欧阳倍祥.互联网+教学背景下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学习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6(18).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听说能力学习共同体网络
论借鉴自然拼读法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可行性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