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岚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高中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是学生性格和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时刻具有求知欲才能够使得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兴趣是学生能够做到持久学习的保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来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构建 高效
高中数学教师要从以下几大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一、进行有效提问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且学生感兴趣,但学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激发其求知的欲望;或者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到在数学学习中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例如,利用墙壁与地面的空间关系来引入面与面之间的垂直关系的定义;用“学生的集合”和“座位的集合”来讲解映射的概念,每一个学生都对应一个座位,从而得到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在另一个集合中有唯一的对应元素;用“镜子里的我”来引入图形对称的概念,两者成镜面对称;用旋转的陀螺来讲解旋转图形的概念,将这些生活实例融入课堂是很有趣的方法,而且这些例子都是从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的有力证明。实践证明,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有动力去探索新的知识。争取做到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融入其中,共同去探索研究。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老师站在讲台上往往可以看到下边每一位同学的动作,从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学生有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时候适当的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帮助那些开小差的同学回归课堂,要让所有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种关注,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同时也要注意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能够被认可是每个人都期待的一件事。如果遇到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就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不断地鼓励,建立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心,提高对学习的热情,不抛弃不放弃,对待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样。慢慢得课堂氛围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学习也就可以更加有效了。
三、小组学习,合作教学
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校教学模式都是大班教学,这也是课堂效率无法得到提高的原因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学生科学的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充分发挥优等学生的优势,让学生们自行进行互相帮助,这样,可以大面积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人施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体协作的重要性。比如,在高中必修2-1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图象的画法比较抽象,很多同学都难掌握。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小组学习方式把本班同学分成15个小组(按平时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各占一半的原则来分),发给每个小组一根拉链,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老师负责巡堂并帮助弱组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成果。自己表达,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将课堂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同样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方面、多方位的教学工具,尤其对于数学来说,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一些动画、图像、图形……来表示出来,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对数学图像进行直接观察,从而得出有效结论,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方式进行转化思想,将一些较难的问题分成几个问题来逐一突破。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育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值得各位老师为之努力。
五、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工作,提高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
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所学知识的预习工作,做一个有准备,有目的的学生,因为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要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不同,经过预习后会发现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着疑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效果,而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取决于学生能否掌握知识,想要更好地掌握知识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经过预习的学生,可以对课文更好地把握,上课时注意力也会更加的集中,学习质量也会相应的提高,经过老师上课对问题的讲解他们能更顺利的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习和教学并不能完全的分离,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这就意味着上课时不能只有老师进行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需要参与课堂内,师生之间应该进行相应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老师应该亲近学生,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朋友,而不是存在着明显距离感的人,对自己产生排斥心理,通过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高中数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的讨论找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分析后得出最终的答案,这种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一些不好通过老师讲授进行理解的问题同时对课堂教学方式来说,又是一种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多练习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数学题目
高中数学的学习不像初中数学那么一成不变,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加鼓励学生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标准答案大胆的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认为标准答案和老师的答案就是正确的答案,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学生要对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充满信心,敢于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多练习一些创新思维、开放性的数学题目,改善同学们的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问题的解答,防止學生们的思想僵化,要让学生们进行思考,锻炼。
在平常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完一道题以后也可以进一步的延伸扩展,让同学们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思考,拓宽学生们的思路,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多让同学们做一些创新性的数学题目也可以使同学们发现数学的魅力,领会数学精神,提升数学素养,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乐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时的积极性。
例如,在遇到双曲线相关的问题时,经常会看到思考双曲线与直线交点的问题,有时问题会问有一个交点时是什么情况?有时是两个交点时是什么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述这道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学生们进行思考、探索、研究出不同情况的不同结果,同样也可以延伸到椭圆以及圆与直线的交点问题,这样进行授课不仅可以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掌握双曲线问题的同时掌握椭圆以及圆的问题,这样原本的一道题就变成了三种题型,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七、改变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讲解
在过去的数学课中,老师还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都是听老师的讲课进行学习,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导致不能很好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改变,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上台进行讲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更容易他们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就是要发动学生展开对课题的讨论,可以让优等生其代表作用,让他们先上台代替老师进行讲解,在一些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上要给学生发展的空间,提供给他们讲课的机会,可以锻炼他们的努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一种双赢的方法,不仅可以锻炼了,优等生的能力也给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用更多的精力去帮助这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多加鼓励他们,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逐渐的取得进步和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在习题课时先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找出本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给老师,让班内可以解决该问题的学生上台进行讲解,如果该生讲解正确,那么不仅锻炼了该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其他同学的理解能力,开拓了其他同学的思维,如果该生讲解不正确,那么也可以使大家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有利于全体成员参与到课堂当中,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授课效率。作为优等生的这些同学,可以给其他同学做一个榜样,从侧面也鼓励其他同学在做题时要有探索的精神,鼓励他们能从不同的方面将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找出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总结
高中数学教师要采用以上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灵活,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能力,有利于班级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和娜娜.数学探究式有效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汝海成.数学“共生”式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作者單位:宁夏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