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锐通
【内容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其的开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其综合素质及观察能力的提升也有着较大的作用。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并要对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以推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促使授课目标的逐一落实。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其的实现路径加以分析,希望对教师们教学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 策略研究
前言
所谓的“高效课堂”,通常情况下就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投入最少的精力、时间,以获取到最大化的效益,与高耗低能这一现象相反,是每一位教育者的最终目标。至此,初中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跟随住时代的发展,促使教学活动得以有效、顺利地开展下去。
一、“高效课堂”的概述
初中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地构建起高效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的内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构建的针对性、方向性、目的性,以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1]。
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高效课堂”就是指,教师将自身的教学和指导作用发挥到最大,以在特定的时间内,最大化地落实好教学任务,使得教学效益得以强化。
针对 “高效课堂”而言,其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那就是,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安排,增强选择的深度、广度,强化实施的密度、适度,保障落实的效度、力度等,从而全方位地培育学生的化学能力,为其全面发展而助力。
二、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1. 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开展
针对信息技术而言,其有着简单易用、图文并茂等特点,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领域中,并成为教师们增强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之一。至此,初中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授课目标的落实,也可以将该技术引入进来,从而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染力,使其更加轻松地获取知识,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下去。
例如,在开展“制取氧气”这一实验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位置较远,不利于后排学生的观察、以对最终的实验效果、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至此,为了使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强化,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借助于信息技术,在网络中为学生查找相应的实验视频,并将其投放在大屏幕中,利于学生的观察、探究、总结,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此模式下,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也能够帮助师生突破多种因素的限制,使高效课堂得以真正的实现。
2. 创新化学实验,深化学习体验
在化学这门课程中,实验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借助于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到化学现象、探索化学原理等,也能够使其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以显著性的增强,使其获取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创新化学实验,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新颖感,促使高效课堂得以真正的构建[2]。
例如,在开展“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致力于创新教学的实现,秉持着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碳酸饮料中所生成的气体”为实验话题,将学生整体划分为各个小组,让其以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制定出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并投入到实验中去,使其通过观察、总结等方式,进一步地掌握相关知识,使学习效果得以强化。在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起到一个深化的作用,也能够使其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知识,以将化学实验的价值及效用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3. 编制导学方案,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可以将导学案这一形式引入进来,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方向性、目的性,使其的学习效果得以显著性的增强。所谓的导学案就是指,教学当中的一种媒介,对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该方法引入进来,促使授课目标的落实[3]。
例如,在讲解“水的净化”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导学案这一方式融入其中,依据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块状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预习、复习时可以按部就班,以增强学习的有序性、规律性等,使学习目标得以达成。借助于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自学意识、自学习惯的养成,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有着较大的意义,促使高效课堂得以真正的实现。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借助于此,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的最终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授课目标的落实,以将化学学科的内涵及价值全方位地展现出来。虽然,在现阶段,部分教师在此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我确信,只要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一定可以使这些不足得以完善,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而助力。
【参考文献】
[1]葛鸿.构建初中化学复习课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7,4(51):188-189.
[2]韩瑶瑶.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8(2):22-23.
[3]赵琴.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深度融合实践的研究[J].学周刊,2017(19):165-166.
(作者单位:广东省廉江市吉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