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管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2018-01-09 21:06杜文举
经营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知识管理人力资源

杜文举

摘 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对于企业构建核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同时,员工的离职、退休、内部流动都需要企业考虑知识转移问题。通过实施和推进知识管理,企业可以构建核心竞争优势,更有效地应对员工流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打造学习型组织。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也是企业最为活跃的资源,是不易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对于企业构建核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而最能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就是知识。同时,员工离职、退休或内部流动需要企业寻找接替人选,并进行培训和开发,这不仅会增加企业成本,更重要的是接替人选常常无法掌握其前任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为此,企业可通过实施和推进知识管理,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并缓解因员工离职、退休、岗位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和目标

所谓知识管理,简言之,就是组织识别自己拥有的知识,并对其加以整理、转移和管理,以便有效地利用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在信息时代,一个组织的财富在于其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管理、收集和分享知识的能力既是组织的一大竞争优势,也是组织无须额外资源就能发挥其价值的一个契机。在2000年的里斯本欧洲理事会上,知识管理更是上升到战略层面:“欧洲将用更好的工作和社会凝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

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记录在各种介质上的知识,如图书、档案、数据库、各种计划、总结、报表等。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经验性知识,如个人的技术诀窍、直觉、想象与创意等。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对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使所有员工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共享。在此基础上,促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以及二者内部的转化与创新,形成良性发展的知识链。

二、知识管理的意义

(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管理学中的企业核心竞争论的中心观点就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内部独特的资源、能力,尤其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核心能力。企业的未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企业知识资本的大小,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未来。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企业员工的集体智慧,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有效应对员工流动

员工离职、退休或内部流动,知识、经验会随着人的流动而转移。通过知识管理,可设法将离开岗位的员工的个体知识组织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走经验走”的问题。对于组织来说,这种实战经验对本岗位其他员工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才是最大的。

(三)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知识的载体是人,人力资源是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共享者和使用者,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其次,知识管理拓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延和内涵,使人力资源管理上升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再者,知识管理使企业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型员工的异质性价值,从而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采取更柔性、更有激励性的管理措施。

(四)打造学习型组织

知识管理使企业把知识的学习、积累、传递、共享作为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工作,有助于建立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体系。麦肯锡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就树立了一个新的核心理念: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必须成为公司的中心任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是持续不断的;必须由完善、严格的制度来保证和规范。这一核心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麦肯锡公司的一项优良传统,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实行知识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显性知识编码化、体系化

显性知识的主要特点是可通过口头传授、参考资料、期刊、专利文献、视听媒体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也可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方式传播。对显性知识,可采用编码化策略,让员工将显性知识记录下来,由专人搜集整理成文档,并建立专门数据库或信息系统,将零散显性知识体系化,在组织内重复使用。

麦肯锡公司就建立了一个储备经验和知识的专门数据库,用于保存为客户工作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还委派全职专业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对数据库进行维护,确保库中数据的更新。在内容管理方面,特别重视公司“T”形专家队伍结构中负责专业领域的专才型专家,从他们那里可获取有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完善数据库中的专用知识,使数据库成为更为全面的知识资源。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个人化

隐性知识高度的个性化且难于格式化,它深深植根于行为本身和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包括个体思维模式、信仰点和心智模式等。正因如此,隐性知识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对于具体的、操作性强或常规的知识,或知识中的有关观点和信息,可通过类比、隐喻、假设、倾听和深度谈话等方式进行采集、分析和加工,将其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如通過录制视频形成影像资料供组织中的其他员工观看、研究或模仿,形成一般的显性知识,便于吸收和使用。对基于员工身体、言语、思维等方面因素的深层次隐性知识,因不易显性化,可采用个人化策略,通过安排其他员工反复亲身实践和体验,或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将隐性知识吸收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

(三)知识转移信息化、制度化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实现知识的价值最大化。为此,企业需要从技术和机制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知识在企业内部员工间的转移。从技术方面,主要是搭建知识转移的平台和媒介。美国施乐公司为推进知识转移,专门建立了名为“知识地平线”的内部网络。这个网络在1997年11月首次登台亮相,主要包括工作空间、知识管理新闻、知识管理的事件、知识的搜集、产品技术服务和相关网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内部知识库系统,以实现知识共享。

从机制方面,主要是要建立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并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机制。传统上,员工担心自己的知识与人分享后职务将被取代或工作朝不保夕,害怕 “教了徒弟,没了师傅”,因此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成功的知识管理需通过企业文化的改造,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知识分享的文化。企业可以将知识传递,也就是员工的知识贡献率作为考核指标,对员工向企业内其他个体传递知识的付出和成效进行考核。对于在知识传递方面贡献较大的员工,不仅在薪酬方面予以相应的奖励,还要适当提供职业发展保障,消除其顾虑。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强有力支持,没有建立鼓励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知识管理不可能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参考文献

[1] 马克·艾伦.人才管理的顿悟时刻——指导人才实践的商业寓言[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2] 郑耀洲.知识员工的报酬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詹姆斯·N·巴伦.战略人力资源——总经理的思考框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知识管理人力资源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