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康复恢复中的应用及评价

2018-01-09 07:57侯云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脊髓韧带椎体

侯云清

龙马潭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泸州 646100

随着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脊柱损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在全身骨折中所占比例约为5%[1]。治疗脊柱损伤过程中,处理不当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及时行有效的诊治和康复恢复极为重要。该次研究主要探讨将CT、核磁共振(MRI)检查应用于核磁共振康复恢复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66例于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脊柱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排除存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性别:男37例,女 29 例;年龄:25~68 岁,平均(45.7±7.4)岁;致伤原因:30例为交通事故伤,20例为重物坠落伤,14例为高空坠落,2例为其他;病变部位:20例为胸椎,18例为颈椎,16例为腰椎,12例为骶椎。

1.2 方法

CT检查:应用仪器为GE16排螺旋CT,型号Bright Speed Elite Select。 患者受检前禁食 6~8 h,患者取平卧位,选用CE16排型号螺旋CT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参数设置为300 mA,120~135kV,层厚、重新建层厚分别为3、5 mm,矩阵为512×512,FOV值为36 cm。

MRI检查:检查所用仪器为超导MR扫描仪(型号:PHILIPS1.5T),8通道体部线圈,实施平行扫描,扫描横断位FRFSE T2WI+抑脂技术TE2 ms及TE170 ms,横断位为FRFSET2WI+抑脂技术TE80ms及TR7500ms,层距、层厚均设置为4 mm,矩阵为256×256,FOV为36 cm,均行次成像采集,序列选用SE,行T1加权,参数设置为450 ms,10~20 ms,快速SE序列参数为3 000 ms/110 ms。

1.3 诊断标准

MRI诊断标准:选用回波自旋的顺序实施排序:脊髓以及骨质疏松在T1加权,骨髓,加权显像后对于椎间盘T1加权、韧带、蛛网膜下腔等均能够显示清晰程度。以强度递减作为根据,可排序:脂肪、髓核、骨髓、骨质疏松、骨髓、肌肉、脑脊液、纤维环、骨皮质和韧带。CT诊断标准:患者椎体移位能够以双环征作为根据进行确定,显示颈椎钩突,椎小关节骨折脱位,是否可以显示出脱位具体情况。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和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影像学表现

66例患者术后半年均接受CT检查,有61例为脊柱骨折,多数骨折前缘变窄的楔形改变均在半年后得到有效纠正,有4例后缘变窄恢复良好,骨折线显示清晰,术后6个月,骨折得到良好恢复,边缘显示清晰;CT显示椎体碎骨片得到有效清除;后纵、前纵韧带损伤密度均具有良好均匀性;椎间盘疝、椎间盘形态改变情况均得到完全解除,挤压脊髓的压迫也得到解除,但椎间盘密度未受到影响。66例患者术后半年均接受MRI检查,检查显示:103例患者经6个月康复恢复后,骨折线显示清晰;骨折均可得到良好复位,椎弓、椎板、横突、棘突等存在的异常信号均表现出明显减弱,详细表现如下:手术实施之前可辨出清晰辨认的硬脊膜囊数量、碎骨片数量等均与CT检查现实保持良好一致性;快速SE序列呈现出T2WI高信,号,SE序列呈现出T1WI低信号,患者在康复恢复6个月之后,相关信号的降低、增高程度均为明显性;曲度变化显示具有良好清晰度,周围软组织信号均表现出明显减弱,软组织存在的肿胀以及血肿均可有效清除;在术后6个月,患者相关病理产物均能够得到有效清除,神经根压迫以及椎管容积迫均显示均与CT检查一致;可见前后纵韧带缓解明显,撕裂部位损伤快速SE序列表现出T2WI高信号显著减弱;脊髓损伤快速SE序列表现为T2WI、T1WI均有明显缓解;椎间盘损伤显示与CT一致,信号有明显减弱,但缺乏均匀性,髓核内斑点块SE序列表现为无明显性的T1WI低信号;

2.2 两种检查方式康复恢复评价

术后,患者经过6个月康复恢复后接受检查,CT显示,骨折线愈合显像具有良好清晰度,MRI清晰度相对较弱;CT检查椎弓、椎体骨折线愈合显像显著优于MRI,CT检查在特殊部位骨折、无变形椎体列为骨折康复恢复评价上的效果显著优于MRI。但是在脊髓损伤、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神经根损伤康复恢复评价上,与CT比较,MRI表现出更高的清晰度和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康复恢复评价效果比较

3 讨论

在脊柱损伤患者康复恢复中,应脊柱关节关系错综复杂,行常规X平片检查无法对损伤恢复情况进行有效判断,进而无法对疗效及预后进行精确判断。在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下,MRI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脊柱损伤康复恢复评价中。MRI在韧带撕裂伤、脊髓损伤方面表现出更高敏感性,应用于康复恢复中可对脊髓损伤具体恢复状况进行准确判断,脊髓挫裂伤康复成像具有良好清晰度[2]。因此,该种检查方式可作为脊髓形态学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T1WI信号,可对脊髓内部血肿、水肿恢复情况进行有效判断,且可多方位成像,在骨小梁结构破坏检查上表现出独特优势,在康复恢复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CT检查具有立体成像、扫描速度快、容积数据采集等特点,适用于高密度物质的立体成像,在脊髓康复恢复评估中存在其独特优势,在骨折线愈合判断上表现较高敏感度。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脊柱损伤患者康复恢复评估检查中,与CT检查比较,MRI检查在脊髓损伤、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神经根损伤康复恢复评价上表现出更高的清晰性和敏感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特殊部位骨折康复恢复评价上,在显示椎体、椎弓骨折线、骨折片移位方面,CT检查表现出更大优势。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检查、螺旋CT应用于脊柱损伤患者康复恢复评价中,二者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联合应用两种方式进行评价能够取得更理想效果。

[1]莫海宾,潘枝婉,陈源凯.核磁共振用于脊柱损伤诊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452-453.

[2]张靓.脊柱脊髓损伤患者MRI成像的诊断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61):110-111.

猜你喜欢
脊髓韧带椎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