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2018-01-09 07:57冯楠楠马宁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肢体康复功能

冯楠楠,马宁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脑卒中是一类脑血管疾病,存在比较高的死亡率,存活的患者中大部分都会遗留功能障碍,其中最多发的是认知功能障碍,少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痴呆[1]。因此,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尽早开展康复治疗,预后就能更有效改善[2]。该研究具体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接受认知康复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选取该院8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诊断为脑卒中。抽签平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2例,女 20例,平均年龄(66.2±6.3)岁;对照组男 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5±6.1)岁。全部患者都排除伴有脑血管疾病或者痴呆史,无法有效配合疗效评定的患者。两组基本资料中的各项内容相比较,一致性良好(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包括降颅压、神经保护、微循环改善,干预合并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对患者进行日常运动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康复治疗,具体内容包括:①训练注意力:可以利用视觉跟踪、数字复数等方法训练患者注意力,也可以和患者一起进行划拳游戏、猜测游戏等。②训练定向力:事先给患者观看一段有关视频,结束后向患者进行时间地点、人物路线的提问。③训练记忆力:采取语义细加工、词语复述、图片记忆、短文复述、图像再生、首词记忆术等方法训练记忆,指导患者学会利用记事本,建立起活动常规。④训练计算能力:进行简单数学题计算,设置和生活相关一些场景,让患者学会自己买菜、点菜以及付款。⑤训练解决问题能力:指导患者进行分类比对训练,比如可以分类蔬菜、水果,依据不同颜色以及形状进行分类。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图片排序以训练患者推理能力。通过指导患者对简单谚语进行分析以培养患者概括能力。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

1.3 评价方法

在训练开始前以及3个月训练结束后利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总分30分,得分越高,认知功能越强。选择Fugl Meyer运动量表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包括平衡感、四肢感觉恢复、下肢、关节活动几项指标,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功能越强。选择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00分,重度依赖≤40分,中度依赖为41~60分,轻度依赖为61~99分,无依赖为100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

治疗前两组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康复前后认知功能比较[(±s),分]

表1 两组康复前后认知功能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开始前 结束后观察组(n=42)对照组(n=42)18.64±2.59 18.29±2.47 24.25±3.66 20.14±3.24

2.2 肢体运动功能

观察组康复治疗开始前Fugl Meyer评分为(62.13±5.17)分,对照组治疗前Fugl Meyer评分为(62.85±5.54)分;观察组康复治疗结束后Fugl Meyer评分为(84.66±8.59)分,对照组治疗后 Fugl Meyer评分为(72.17±7.68)分。治疗后观察组Fugl 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观察组康复治疗开始前Barthel评分为 (45.26±3.73)分,对照组治疗前 Barthel评分为(46.02±3.59)分;观察组康复治疗结束后Barthel评分为(78.65±7.29)分,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为(58.22±6.33)分。治疗后观察组Fugl 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该研究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结合认知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24.25±3.66)分、(84.66±8.59)分、(78.65±7.2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14±3.24)分、(72.17±7.68)分、(58.22±6.33)分(P<0.05)。 从结果可以得知,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开展认知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还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分析认知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可以促进恢复脑卒中灶边缘区皮质神经细胞以及突出结构,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出现率,对濒死的神经细胞起到有效保护[3]。②能够加快重组脑缺血周围发生功能,加快重建大脑非损伤区域,更快形成功能环路,扩张脑卒中灶边缘毛细血管,诱导形成新生血管,帮助脑循环得到改善[4]。③持续开展认知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提升记忆力,活跃思维,实现脑循环的改善,促使残留神经细胞兴奋性得到提高,加快重构受损区域的功能,实现认知功能的改善[5]。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接受认知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的生活依赖,提升生活独立性,值得推广。

[1]张春慧,陈静,张振香,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36-1637.

[2]张颖冬,李雪萍,林强,等.脑卒中急性期规范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41-944.

[3]付桢,姜荣荣,潘翠环,等.康复机器手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手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3):338-344.

[4]刘燕平,罗佳,杨京辉,等.足下垂助行仪联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8):921-926.

[5]徐基民,刘兰群,李艳丽,等.针刺在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2):245-248.

猜你喜欢
肢体康复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