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效果观察

2018-01-09 10:57代铁良虞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商丘4763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血肿脑出血

代铁良(虞城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商丘 476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效果观察

代铁良
(虞城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商丘 4763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治疗2 d后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神经功能(NI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脑血肿量、NIHS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黏附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加速脑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安全性高。

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血肿;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所引起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临床发病率为脑卒中的25%左右。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急性起病死亡率可达40%,幸存者则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导致多种脏器功能障碍[1-2]。血肿是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影响病变血管修复,加剧神经功能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肿、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血液学等检查确诊,且均伴有血肿;排除由外伤、肿瘤等引起的脑梗死及存在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7~73岁,平均(60.9±5.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14 h,平均时间(8.9±2.4)h。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7~75岁,平均(62.3±5.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13 h,平均时间(9.1±1.8)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手术止血、控制血压及颅内压、利尿、调节水电解质、预防感染、改善脑供血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治疗2 d后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具体如下:选用生地黄、桃仁、当归、赤芍各15 g,川穹、牛膝、桔梗、柴胡、红花、枳壳各10 g,甘草6 g为基础方。肝阳上亢则加菊花和夏枯草;肢体无力者适当加黄芪和桂枝;风痰上扰则加僵蚕和白附子。每日取1剂加水文火煎煮,于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肿吸收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神经功能评定: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患者意识状态、语言表达、凝视、面部活动、上下肢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数越高,神经损伤程度越重[3]。

2 结果

2.1血肿量对照组治疗前脑血肿量为(26.8±5.7)ml,治疗后为(5.8±2.4)ml;研究组治疗前脑血肿量为(27.2±5.6)ml,治疗后为(3.5±1.7)ml。治疗前,两组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3,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0,P<0.05)。

2.2神经功能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为(27.2±4.3)分,治疗后为(19.8±3.6)分;研究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为(27.5±4.2)分,治疗后为(16.6±3.9)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0,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P<0.05)。

2.3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黏附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出血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属“中风”范畴,主要是因饮食不节、情志抑郁、劳累过度等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致使气血逆乱,导致血溢于脑,淤血阻络,表现为口舌歪斜、肢体麻木等症状的脑神经疾病[4]。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养血为主。

血府逐瘀汤中生地黄、桔梗、柴胡有抗炎解热之效;桃仁、赤芍、牛膝、红花有活血化瘀之效;当归有补血活血之效;川穹有行气活血之效;枳壳有理气宽中之效;甘草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脑血肿量、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高于研究组,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说明中西联合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分析原因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血府逐瘀汤中多种中药联合作用共奏活血化瘀、补血行气之效,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加速患者脑部创伤处血肿消失,同时有效补充气血,利于增加脑部供血,促进脑血管及脑神经突触生成,减轻脑神经损伤[5-6]。在基础方中加用菊花和夏枯草可有效清肝散热、平抑肝阳,黄芪和桂枝可有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僵蚕和白附子可有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临床加减治疗可有效减轻肝阳上亢、肢体无力等症状,利于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中药汤剂中甘草的使用有效调和药性,减轻药物毒性,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加速脑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安全性高。

[1] 彭国俊.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94-295.

[2] 金传兵,王贵春,李亚东.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7,38(4):471-473.

[3] 李树祥,王景春,崔杰,等.血府逐瘀汤加味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4):350-352.

[4] 王志刚,李春永,刘浩然,等.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9):1529-1530.

[5] 黄穗翔,叶劲超,陈伟新,等.血府逐瘀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5):63-66.

[6] 李军,万年亮,李博,等.血府逐瘀汤对急性颅脑损伤后机体蛋白质代谢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9):1119-1121.

R 74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3.058

2017-09-24)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