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数学之魂 显思想之美

2018-01-08 06:40黄丹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应用分析高中数学

黄丹

[摘  要]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灵魂与精髓,是发现和创造数学的基本源泉,在数学解题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教师科学地引导学生巧妙、灵活地通过数学思想解答数学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 数学思想;高中数学;解题;应用分析

在高中数学中,解题能力的高低往往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主要的培养目标. 在习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分析具体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数学思想.

巧用数形结合,践思想之本

将直观图形和抽象的数学语言相结合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质,也是数学思想的根本所在,它不仅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技能,更是揭秘数学本质的根本所在. 在处理数学问题过程中,结合起直观的图形与抽象的语言,达到抽象概念和实际形象的转换与联系的目的. 互相渗透数和形的信息,从而把我们的解题思路打开,从而简单化处理数学问题.

案例1:在方程lg(-x2+3x-m)=lg(3-x)中,x∈(0,3),在此范围内方程有且只有一个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等价变形处理对数方程,然后用一元二次方程将其表述出来,从而解决实数解问题,再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进行求解.

将原方程变形为-x2+3x-m=3-x,即(x-2)2=1-m,其中3-x>0.

设曲线y1=(x-2)2和直线y2=1-m,其中x∈(0,3).

由图像可知:

①在1≤1-m<4时,只有唯一的一个解,则此时-3<m≤0.

②如果1-m的数值为0,有且只有一个解,则m=1.

因此,-3<m≤0或m=1.

在数形结合思想中,图形与代数问题之间的转化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关键,可以用几何的思想解决代数问题,用代数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在通过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和处理问题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弄清楚相关概念;曲线的代数特点以及运算的几何含义.数学题目内的结论与条件,不但要弄清楚代数意义,而且还要分析其几何意义;其次,科学设参,正确用参,构建关系,用形促数,用数思形,从而科学地转换数形;再次,把参数取值范围确定出来.

启发分类探讨,活思维之举

分类探讨是一种逻辑性方法,也是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思想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方向和思想习惯,还能充分引领学生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做到由点及线、由线及面. 比如,对难以统一研究的某些问题,就应该依据某种标准分类处理相关的研究对象,达到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目的.

在分类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原则为:具有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分类对象,不重复,不漏项,合理划分,主次分明,不越级探究.其中,不重不漏是关键.

运用转换思想,悟等价之措

等价转化思想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较为常见,是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知问题的方法. 据学生反馈,在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很难找到突破口,题目中的一些条件,某些时候难以帮助解答问题,遭遇这些抽象化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效率. 而等价转化法就能在解决以上问题时提供较大帮助. 灵便地转化问题与条件,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清晰具体,从而使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突破口,简化问题.

在此问题中,通过均值不等式的转化思想,可以更加迅速、简捷地处理问题. 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将更加准确的转换策略找出来. 以便更加高效、轻松地解决问题.通过此种方法来强化学生解题的能力.

领悟换元思想,揭变量之联

换元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转化思想的一种,但比转化思想有更强的针对性. 在解决很多高中数学问题时,都可以应用到换元思想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后,展现出了许多应用优点,可以简化问题,而且可以将题目内隐藏的一些条件找出来. 就不同的问题类型而言,换元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应该通过具体例子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地认识这一数学思想. 然后学会利用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换元方法,从而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案例4:已知x>2,y>2,求证:xy>x+y.

解析:从题目表面无法求证此不等式,而且无法运用已知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首选的方法是换元.

令x=m+2,y=n+2且m>0,n>0.

则x+y-xy=m+2+n+2-(m+2)(n+2)=m+n+4-2m-2n-4-mn=-m-n-mn<0,

所以xy>x+y.

引入全新的变量,并显示出题目中所隐含的条件,从而有效地联系其条件和结论,这充分地展现出了换元法的意义.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简单化处理复杂的问题,使学生不知怎样突破的问题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从而更加高效、轻松地处理这些问题. 在解题时,通过应用这种换元的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建构模型思想,赏数学之美

模型思想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模型主要包括函数模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几何模型等. 例如函数模型即为利用给出问题的数学特性,把函數关系型的数学模型构建起来,然后展开研究与分析.

案例5: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12n-n2,

(1)求a1+a2+a3;

(2)求a1+a2+…+a10;

(3)求a1+a2+…+an;

(4)记Tn=a1+a1+…+an,求出当Tn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

解析:(1)至(3)均可以通过Sn公示推导出an的公式,再通过各项的符号确定其绝对值与它本身的关系,再求出对应项数的和即可.

(4)是通过将Tn当作关于n的二次函数关系,把Tn中哪个值是最大值转变为二次函数y=Tn中当n取何值时函数值最大的问题求解出来,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1)当n≥2时,

an=Sn-Sn-1=12n-n2-[12(n-1)-(n-1)2]=13-2n.

当n=1时,a1=S1=11适合上式,

所以an=13-2n.

(2)a1+a2+…+a10

=2(a1+a2+…+a6)-(a1+a2+a3…+a10)

=2S6-S10

=52.

(3)当n≤6时,a1+a2+…+an=Sn=12n-n2;

当n≥7时,a1+a2+…+an

=a1+a2+…a6-(a7+a8+…an)

=S6-(Sn-S6)

=2S6-Sn

=72-(12n-n2)

=n2-12n+72,

所以a1+a2+…+an=12n-n2,n≤6,n2-12n+72,n≥7.

(4)由函数图像可知,当n≤6时Tn单调递减,当n≥7时单调递增,因此,当n=6时Tn最小.

通过函数与方程思想的结合,使得比较复杂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处理,简化了题目的难度.

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而教师需要将无限的题目转换为有限的类型,并将思想方法和类型相对接,让学生在学习中达成巧妙的对接,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真正达成减负高效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与领路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我们的教学行为将思想与方法慢慢地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学会感悟、学会积累,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就会成为学生的思维中的固有素养,即数学思想的形成. 而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落实和研究的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落实,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乐此不疲.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应用分析高中数学
浅谈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