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数字故事”的分类

2018-01-08 19:53许柏梅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字故事分类历史

许柏梅

摘 要:“数字故事”西方称之为“Digital Storytelling”,即数字化故事叙述,引入中国后简称为“数字故事”。在国外,对“数字故事”用得较为普遍的定义是:“Digital Storytelling is the practice of using computer-based tools to tell stories(数字故事是使用基于计算机的各种工具讲故事的方法)。”在国内,教育技术界于2011年发布的《2011年教育技术年会征集数字故事的方案》中将“数字故事”界定为:“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编写教学故事,把传统讲故事的艺术与信息技术工具结合在一起,整合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把数字故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与历史故事相结合,使历史故事数字化,便形成了历史数字故事。

关键词:历史;数字故事;分类

大家可根据历史故事的主题选择不同的多媒体软件制作历史数字故事,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掌握的各种数字资源创作不同历史故事主题的数字故事。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需要以及教师、学生的情况等,笔者来谈谈我对历史数字故事类型的浅薄认识。

一、按历史学研究时段分

部分历史教材的编排具有时序性,其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这样的历史时段分期来编排的,那么应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历史数字故事也可以依据它反映的历史故事所处的历史时段,分为中国古代的历史数字故事、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数字故事、世界古代的历史数字故事、世界近现代的历史数字故事这样几种类型。

二、按历史故事的中心内容分

历史故事主要由人物和事件所构成,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历史数字故事也可以根据历史故事發展所围绕的核心人物或者核心事件分为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数字故事和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数字故事两类。

1.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数字故事

历史人物往往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历史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主体。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数字故事主要围绕特定的历史核心人物展开,通过讲述该人物在该历史阶段中的重要事迹来映射该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2.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数字故事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数字故事通过再现历史发展的主要细节来烘托情境,从而揭示具体的史实,其既能帮助学生了解史实发生的具体场景,又能通过这样的历史数字故事创设的情境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按故事与史实的联系分

历史数字故事作品中的历史故事文本的选取主要源于真实的历史,但又不可能完全是完整无缺的历史真实。在实际的历史数字故事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历史故事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加工。因此,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历史数字故事作品依据故事与真实史实的亲疏关系可以表现为史实性历史数字故事、传说性历史数字故事、虚拟性历史数字故事三种类型。

1.史实性历史数字故事

史实性历史数字故事中的故事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其故事情节、历史人物等都以公认的真实史料为依据,制作者一般在不改变主要历史事实的原则下只对故事的言语或情节详略做细微的调整。

2.传说性历史数字故事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的中国古代史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明确指出“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这说明传说故事在人类早期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中学历史的学习内容之一。正如何成刚等人讲述的“传说故事一般来源于民间,虽不等同真实的‘历史事实,但也包含着重要的‘历史真实印记,历史发展又对丰富‘传说的内容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传说性历史数字故事还是能反映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面貌的,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3.虚拟性历史数字故事

历史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中往往还会涉及某些虚拟的历史故事,其历史人物、事件等一般只是躯壳,教师或学生通过对过去与现实的理解对它进行猜想,从而赋予这些躯壳血肉和灵魂。然而,应用于历史教学中的虚拟性历史数字故事并不是不着边的胡乱编造,也是以前人留下的真实史料为依托。就像聂幼犁所说“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实史进行虚构。”

参考文献:

[1]周洁.数字故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何成刚,陈伟壁.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J].历史教学,2009(9).

[3]聂幼犁.虚拟情境必须以史实为依据[J].历史教学,2007(11).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故事分类历史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数字故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新历史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