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2018-01-08 18:28孙连琴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平行线过点知识点

孙连琴

复习课怎样上会更有效,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提出的疑问。当一节新课、一个单元的内容结束后怎样有效地来巩固教学成果呢?下面我就谈一谈在实践中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一、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学会总结所学内容

每当学完一个单元或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就要指导学生对繁多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使之成为习惯。学习数学就是这样,知识点掌握得好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但知识点掌握不好肯定不能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我经常布置这样的作业: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题目类型、解题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数学大作业本上完成,有代表性的要在班级进行展示。在“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单元复习课中,由于时間关系,我只让学生在学案中按照老师的提示即兴地展示了知识点,并留下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小组讨论。要知道复习课是我们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要充分利用,教会学生总结知识、总结方法、总结经验、总结规律的方法,提高能力。

二、应用网络,提高备课效率与质量

平时在备课的时候,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大都是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大量的浏览、筛选、优化组合之后确定最佳的教案,这样大大提高了备课的效率与质量。

三、精心选题,优化组合照顾不同学生的胃口

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一堂课,无论新授或是复习,要想成功,教师就要顾全大局。复习题的精心选择可以涵盖更多的知识点,节省复习时间以达到高效,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单元中,我选的几道题集中体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像对邻补角、对顶角、命题这些知识点,力争在本节复习课中做到知识点详尽,重难点突出,并结合了多年来中考考题,使学生感受到本单元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问题上设置了一系列的追问,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性解答,确保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得。

四、拓展思维,培养能力积累解题经验

在复习课中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相应习题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深化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独创性,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知识要掌握它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如:在本节课中我在课堂检测中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C岛在A岛的北偏东55°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解法一: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AB=∠BAD-∠CAD=80°-55°=25°.

解法二:过点C作MN∥AD,则∠ACB=∠ACN+∠BCN=55°+40°=95°

解法三:过点C作MN∥AB交AD于M,交BE于N,则ACB=180°-25°-60°=90°.

解法四:过点C作MN⊥AD,则∠ACB=180°-∠ACM-∠BCN=180°-35°-50°=95°

解法五:延长AC交BE于F,则∠AB=180-∠BCF=180°-85°=95°

以上几种解法都有它的优越性,但最后在评价哪种方法更好时,学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在学生彼此探索交流中,相互启迪,多角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断开拓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评价,善于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会有多种解法这样的成果,除了源于教师平时的指导外,与教师的课堂评价激励也是分不开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上来所奖赏的分数也应是不一样的,尤其是1号同学没有完成的任务而让2号甚至是3号等同学精彩回答上来的要多加分,加分原则应是1号加1分,2加2分,3号加3分……8号加8分,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回答非常有特色非常精彩的同学可以适当再多加分,当然对回答不够好的甚至非常糟糕的个人可以适当少给分,甚至不给分,还甚至得负分,每个星期对小组获得的总分进行排序,同时同一学号的个人得分也要进行排序,每个月底累加后对优秀个人或优秀小组要进行物质奖励,通过这样的手段与方法促进学生互比、互拼、互搏的积极的自主学习氛围的形成。

杜郎口式的教学理念就是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千方百计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就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轻松的、愉悦的平台,让学生张开理想的翅膀自由驰骋,这样新授课才能扎实有效,复习课才会运筹帷幄。

参考文献:

[1]王乾伟.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J].读写算,2013.

[2]周翠华.浅谈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行线过点知识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练习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数学(二)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