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许多新式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模式。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更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作用和地位,教师也对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新的定位,并切实付诸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角色;学生实践
一、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变,变主为辅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堂好课,必然是教师课前做了充分的设计和准备,上课過程中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每分每秒,带着学生一起完成了教学任务,加之课后对学生的关注和督促等,所以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正因为教师的地位重要、作用巨大,导致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教师,教师背负着大众的期许,渐渐成为教学舞台上的主角,教学从一开始到结束,都由教师一手操控,也全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为了上好每一堂英语课,教师都会事先查阅大量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按照已定的模式进行选取,在课上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不仅讲课本内容,与此关联的知识点也会讲,这么大的知识量企图一下子都灌输给学生,教师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但成效却不不理想,教师自身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学得也很费劲儿。回顾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这种只靠教师一人单方面的教学,可能在曾经发挥过很大作用,但如今社会的知识量浩如烟海,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相比之前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不断给自己“充电”的同时,也要及时地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如果把学生一直当做孩子,什么都要由老师领着分析、讲解,那么学生就永远都长不大,永远学不会自己动脑思考,只会越发地依赖老师,最终把知识学僵化,不会灵活应用。教师应试着放开学生,老师由“舞台”的一线退居到幕后,变一味地讲解传授为在一旁引导,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去探求,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的过程,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各司其职,而不是取而
代之。
二、以学生为准绳进行教学活动
从古至今,教师在学生的眼里都是权威的代表,有着不可侵犯的地位,向来都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照着去做,不敢提出质疑,教师对于学生的这种不闻不问也没有什么反应,甚至觉得理所应当,自己是老师,学生只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就会获得知识,取得优秀的成绩,何况英语不同于汉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去应用,只有在课堂上和测试中才会用到,所以有的教师自认为只要教会知识点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只需要牢记知识点就可以,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也不注重学生的想法,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一味地去教,拼命地给学生灌输更多知识,全然不顾学生。我们都知道,学习英语的过程,发音非常重要,教师也都清楚这一点,在每次教学生新单词时,总是一遍一遍地范读,或是听着录音读,带着学生读过几遍之后,就开始学习相关的情境对话,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读音大都不准确,老师也并不去纠正,觉得只要会知识点,知道是怎么回事、什么意思就行了,老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也不重视,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口语越来越不标准,表达能力也逐渐弱化,学生开始出现不愿意读英语,即使读也缺乏自信,读得小心翼翼,最后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体会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以,老师要重新给学生进行定位,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选择和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并紧密地联系实际,让学生觉得英语离他们并不遥远,在生活中也可以应用得到,而且很有意思。例如,在学习“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这节课,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各种地点名词怎样说,以及运用学过的方位名词来阐述某一地点具体在哪个方位,它的周围又有些什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自如表达,先学习相关的单词,基础有了,接下来让每个学生都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家的位置,及其附近都有什么,然后依次让学生用英语表述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猜一猜他家在哪里,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听力。
三、尊重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能力强,老师讲过的知识都能很好地掌握,而有的学生就比较吃力,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就要求老师在讲课时,要着眼于全班同学的整体水平,既要顾全整体,又要照顾到两端,对于接受得快的同学,要适当地采用个别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水平,对于接受得慢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有差异的教学,对症下药。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上缺乏信心,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耐心,课上多提问他们,认真听他们回答,无论回答的结果如何,都要适当地进行鼓励和肯定,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想法,有问题的地方,采用讨论的方式解决,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否定,打击学生的信心。英语的学习不仅体现在课上的学习,更多的还需课后大量的练习,以及教师讲解习题时对于知识点的反复强调等,这不仅是巩固和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有利于后进生再一次温习知识点,教师要把握好讲解习题的机会,先由学生给出答案说出为什么,如果有遗漏或者不到位的地方再由教师解释说明,不要觉得有些习题简单就跳过去,或是学生说错的答案教师就会批评,而是要适当的慢下来,统筹兼顾,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和给予的耐心,从而侧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全程关注地学,不是教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英语的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需要更多的技巧和实践练习,教师应静下心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教学方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高能力,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单海燕.“以生为本”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探讨[J].中学生英语,2015(40).
[2]阴庆东.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6(9).
编辑 温雪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