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扬蔺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及教育部校园信息化工程持续推进,建立网络课堂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中学教学实际,对中学网络课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设计。设计了基于云服务的B/S结构网络课堂层次结构和基于云服务的网络课堂总体架构,按照学生、教师、家长、系统管理员四个交互类别进行流程结构及基本功能设计;针对网络课堂最核心的教学内容设计部分,按照学习的认知环节进行了较完整的设计。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课堂;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民学习、全流程学习、全方位学习观念不断深入,教育部2015年工作重点要求:“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推动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从年龄层次分析,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中学阶段(10~19岁)比例为22.8%;从职业层次分析,我国网民中学生职业占比最高,为23.8%。
因此,基于互联网进行中学网络课堂建设具有较好的外界环境支撑,更是学校提升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思维,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迫切要求。
一、运营方式选取
依托互联网进行中学网络课堂建设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采用独立网站方案,注册独立的互联网域名,从而建设能够通过独立地址访问的网络课堂。这种形式访问更加便捷,便于面向整个互联网推广,但也存在与实体学校关联性小,需要独立网络域名空间等缺点。另一种是采用非独立的网站方案:其运作方式是主要依托实体学校网站,作为学校网站的一个重要功能部分,具有与实体学校关联性强,受众(主要为该实体学校学生及其家长)针对性好,不需要独立域名空间等优点,主要适用于以本校学生为对象的网络课堂建设。随着教育部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工程的推进,网络域名注册管理难度的增加,大部分中学网络课堂建设主要是以提升对本校学生的教育能力为目的,采用非独立网站方案更为优越。
二、网络课堂构架
(一)构架选型
B/S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网络架构,具有开发主要集中于服务器端,浏览端可采用通用浏览器,无需单独开发专用客户端程序;大量数据存储、操作、管理放置于服务器端,对浏览端设备要求低,有利于信息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推广;系统维护主要针对服务器端进行,运营成本不会随着终端规模的膨胀而急剧膨胀等优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租用云服务空间可代替自备服务器,采用多个小型服务器进行并行运算,可降低服务器故障风险,提升系统维护升级便利性,压缩运营、维护升级成本。因此,基于云服务的B/S架构非常适宜用于中学网络课堂建设。
(二)总体架构设计
总体架构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整个系统合理地划分成各个功能模块,正确处理模块内部的聯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联系,定义各个模块的内部结构等。
基于云服务的网络课堂在构架设计方面需要涵盖使用、管理、交互等多个方面,设计如图1所示的中学网络课堂系统总体构架。
1.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是网络课堂与学生最直接的交互模块,包括最基本的课程上传发布、组织打包、学生对应课程表、阶段性考核,以及课件在线播放等环节。
2.学生管理:该模块至少包括学生信息,如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及相应的社会环境,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同学的评价及相关教师、家长的评价等,还包括上述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及课程学习情况、学习进度等。
3.应用工具:应用工具模块主要是为了便于网络课堂的使用、推送等而提供的各种工具,在满足最基本的通过以太网终端浏览外还需要考虑适应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而提供相应的工具。
4.教务管理:教务管理模块主要应用于对教师的管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管理,以及增加部分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网络教学效果相关的统计评估功能,为网络课堂教学的持续提高提供数据支撑。
5.网站管理:网站管理模块主要是用于网络课堂的维护、升级等,也为用户之间交流提供相应的空间。
(三)主要功能设计
网络课堂的具体功能需要依据具体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具体设计,但是根据网络课堂的交互对象,可以区分为学生、教师、家长、系统管理员四种主要不同类别。因此文章分类设计如图2所示流程结构及基本功能。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是网络课堂与学生交户的核心功能,学习这一认知行为可分为必须环节和拓展环节两个部分。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中需要尽量涵盖这些环节,可分为:
1.提前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能够找出即将学习知识的难点、疑点,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课,提高听课学习效率的效果。
2.同步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重点,对照老师授课,学生可以及时查找自己在抓重点、总结归纳知识点方面的差距;指导学生的解题过程,使其学会分析解题思路,开拓发散思维模式。新颖、典型的题型,作用大大优于“题海”,对照具有“大考”难度的题型,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差距,并及时加以弥补;帮助学生及时检查“周”所学效果,检查掌握程度,发现问题。
3.提高学: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能够按照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实现在大考中获得优异成绩的理想和愿望。
4.归纳学:打破教材版本限制,按照相同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性的授课,让学生也能走出“局限”,开拓思维;学生能够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查漏补缺”。
5.试题库:帮助学生查找在阶段性学习中出现的差距,便于及时弥补,便于学生准确了解差距是出现在理解、记忆和应用的哪个环节,以便制订改正措施;与学校测试形成配合或互补,扩大学生查找差距的范围,达到真正、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网上“错题本”的建立,在使用、查找、复习十分方便的同时,也是对平时错题本的充实,为“总复习”备好“参考”“自选式”的测试方法,便于学生结合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熟练状况,自己选择时间、选择试卷(三个层次)进行自我测试,便于查找出最真实的结果;“可重复进行”测试,让学生充分体验“会”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及教育部校园信息化工程持续推进,自主学习、全时段学习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单纯依靠课堂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网络课堂的需求日益迫切。
文章设计了基于云服务的B/S结构的中学网络课堂,提出了中学网络课堂采用非独立网站方案更为优越的观点,设计了涵盖使用、管理、交互等多个方面的总体构架;按照学生、教师、家长、系统管理员四个交互类别进了流程结构及基本功能设计;针对网络课堂最核心的教学内容设计部分,按照学习的认知环节进行了较完整的设计。文章的研究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2]查杨.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5).
[3]周洪波.云计算: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