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阐述了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应该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新媒体对其工作的新要求,同时指出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创新工作机制和丰富工作内容,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应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坚持育人为本,争取成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意见领袖”,借力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辅导员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体时代的最主要使用者和受用者。在新媒体时代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必须要转变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新要求
1.辅导员需掌握新媒体使用技术,做到运用新媒体与学生无障碍沟通。
2017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开发表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601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2.1%,较2015年底提升5.8%。另外,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7.2亿,年增长率达18.1%。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正在持续上升。信息社会中,大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弄潮儿,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之一,高校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数量几乎达到了100%,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掌握一定的新媒体使用技术,以做到与学生利用新媒体无障碍沟通。[2]
2.辅导员需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自由与平等的网络环境
当代大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长大,从小就接触和使用新媒体,使用电脑、手机浏览新闻、开通微信朋友,在微博发表言论、登陆网络学堂、用现代新媒体手段与亲友沟通联络等已经成为他们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这一代大学生,在性格上更具个性和独立性,在精神上更加要求自由和平等。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转变以往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工具来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
3.辅导员需要善利用舆论论导向来把控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即时、快捷、简单、广泛,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任何观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团体在网络上散布负面、消极的消息,利用网络造谣生事、诋毁辱骂,甚至利用网络从事违法乱纪活动,造成及其不利的影响,高校大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更容易受到网络各种观点的影响与冲击。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便捷、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呈现的多元价值观激烈碰撞,这些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要求辅导员及时掌握网络舆论方向,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4.意识形态宣传要求辅导员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加快脚步。这些年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相对于传统的传播手段(如電视、广播)更容易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控制,新媒体以其破解技术速度,传播范围广泛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攻击的主要阵地。美国认为对中国青年人的思想的演变,信息时代的新媒体力量是最为有效的。作为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抢占新媒体宣传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探索
1.辅导员要改变传统观念,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应对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充分把握新媒体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认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来的新挑战与新契机。改变以往作为学生“管理者的身份,树立平等博爱的的意识,争取做学生的“知心人”和“贴心人”,利用新媒体来和学生进行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辅导员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性格和信息接收习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辅导员要转变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辅导员要转变面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现代的高校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电脑也是宿舍的标配,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开展红色网站建设,利用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以专题讲座、热点讨论、辩论演讲、榜样宣传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要充分利用利用E-mail、QQ、MSN、BBS、博客、微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搭建网络信息平台,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有针对的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党的大政方针和政治理论灌输和传播到学生的头脑中。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4]
3.高校辅导员要利用新媒体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舆论“意见领袖”
新媒体时代中的舆论导向是多样的,大学生“三观”的不成熟很容易让学生在网络上追随某一种声音或导向。高校辅导员要正当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把握国际、国内主流的舆论,敢于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让学生信服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要善于找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以新媒体作为手段和中介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主动担当舆论形成的 “意见领袖”的角色,能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阵地优势,强化正能量舆论的影响力,克服负面舆论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 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5,(4).
[2]钱珺.浅谈微博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创新[J].教 育理论与实践,2016,(12).
[3]赵曙光.公共舆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资源[J].中国报业,2016,(10).
[4]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1).
作者简介
孙卓,出生年月1982-04,性别:男 满族 籍贯长春市 职称:吉林农业大学助教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