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是教师永恒追求的话题,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又是中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本文脚要概述了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以及作者在长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积攒的相关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品德 现状 教学效果 对策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现状
随着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培养社会注意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直是永恒不变的课题,而中学教育对象是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阶段的学生,是身心成长的重要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初中思想品的课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心灵的进化,最终实现整体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在我国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大多数学校重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在现实的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长期以来一些学校还存在着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还在用“注入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一些初中学生在学习时死记硬背,只为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过分依靠书本,把手中的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也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有些学校只重视数理化、不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合理地、科学地、有效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此外还存在着教师缺少教学研究,在教学中缺少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手段,不能将时事政治、报纸与移动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进而产生教学效果单一,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而作为被教育的对象初中学生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的关机时期,他们认识水平低,存在着应试思想、平时只重视数理化、而把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副科来进行学习,另外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繁琐、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现象。[1]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话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社会、经济、法律、哲学、文学等多方面内容、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基础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国情与社会发展形式教育,健康的美学和心理素质教育,相應的法律法规教育意识,因此,正确有效的教学措施,对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才能促进中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让中学生在伟大祖国新时代背景下健康茁壮成长,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出他们自己的力量。[2]
1.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应高度重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涉及到国家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等全方面内容,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比如对国内外历史、国学、经济知识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如,融会贯通,才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将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此外,随着社会经济教育水平的提升,多媒体应用能力也是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出的必备能力,能够充分的将多媒体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无疑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一直以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时代性很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及时将时事热点问题第一时间使学生了解,做到与时事政治及时结合,为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更紧密,同时也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改变传统课堂上沉闷的课堂氛围,进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2.重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氛围显得有位重要。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精心备课,设计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比如开展小组讨论,轮流汇报的方式,开动学生的脑筋,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时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配合,在讨论中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可能都是个性或者共性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这样就能激发起同学们的思想碰撞进而产生思考。此外中学生思想思维活跃,通过手机、新闻、报纸获得的信息量较大,而且热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善于讨论现实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可以顺应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提问教学法”,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有力的教学时机,设计一些有价值、有启发、有层次的启发性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充分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将会大大的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会不断的加强。[3]
结语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对于初中生的重要已经不言而喻,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乐学、善思,弩行的良好氛围,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张弓弼.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8
[2] 徐明德.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 [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3)
[3] 何昌达.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探究与尝试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26)
作者简介
葛淑华,出生年月,1964年2月22日,性别:女 汉族 籍贯四平市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