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讨

2018-01-08 21:56方梦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方梦灵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小学生的创造力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自然而然就承担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任。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仅仅靠成绩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需要语文老师的不懈努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创造力 策略

语文作为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一门重要学科,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汉字、中国文化以及中文的发展历史,加深他们对自己母语的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同时作为学生的启蒙科目,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在学生年幼阶段就注重其创造力的培养,为中国的未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1]

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小学语文,小学语文从基本的看图说话到后来的连词成段都考验着学生的写作功底。很多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一味的套用考试模板,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分辨能力以及创造力,使得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生搬硬套,缺乏文学创造性。而写作其实特别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对待同一幅图片有人说是圆形有人说是月亮,如果老师能够鼓励小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方面的思考,鼓励任何形式的创作,那么势必会使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保留,也会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升。[2]

二、提倡自主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管小学老师有多么的优秀,针对学生有多少的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方可以成就一番大业。小学生应当在小学的时候就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提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不同的看法的时候可以在书上标注,上课的时候可以与老师进行讨论,而不是一味的听从老师的备课与观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東西远比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要多也更加的宽泛,这不仅使得学生们的视野得到了一个极大的开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旧的看法提出自己新的观点,不要盲目迷信书本,认为书本上的东西全是对的。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课外知识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设备已经进入课堂,很多老师都会借助课件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方便老师的上课教学,同时也使得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老师要讲的内容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老师要传授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老师可以将网络课堂与实际课堂相结合,把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分享给学生们,在课堂上把与课堂内容紧密相关的学习素材以课件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可以以网络链接的形式分享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课后自主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是课堂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合,同时也使得网上的学习资源得以利用,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接触这些学习资源的时候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得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大大的提升。

四、课堂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课堂上有再多的教学方法,也比不过将实际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让学生们更好的接受语文的学习,这不仅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快的接受吸收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启发他们对生活的幻想。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让学生们多去观察生活中的小事情,立足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使得他们在遣词造句和培养写作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学生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对某一点、某一个事物、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种现象进行再创造,使得他们的创造能力符合实际。

五、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处在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的阶段,在对学习的看法上与成年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小学生在天真无邪的年龄段接受的教育环境应当是无压力的。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力远比成年人要好,如果学校不关注这一现实而只知道将他们推向题海,那么势必会抹杀他们的学习创造能力,不利于为祖国建设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会有所激发,学生们带着轻松愉悦的状态去学习,去感受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事物,有利于使他们对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而不是将他们的想法抹杀在摇篮中。

六、争做引领者,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对待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都是源于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学生们从出生起就带着各种问题,他们会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小草为什么是绿的等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问题,然后在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之后又会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完善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此,小学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老师,必须要因地制宜的想出合理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说法的存在,在学生们成长过程中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抹杀者的角色。

七、培养学生独特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特点,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在小学生的学习阶段这种特征更是尤为明显。但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的发展中,很多老师无意识的抹杀掉他们的独特个性,使得他们都成为学习考试的机器,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非常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提高。学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用一种相同的解决方式,讲解每一道题目都用单一的形式,对待学生们不同的答案予以否定,那么势必会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千篇一律的遵守着相同的规则,丧失了他们自己的独特个性。

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们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对待事物独具一格的看法,多多组织辩论赛、写作比赛等激发学生们创造力的比赛,而不仅仅是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们的天性。在讲课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尽可能多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多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多聆听他们的想法,促进他们的思维创造力的提升,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具有创造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艳.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J].成功(教育):语言教学研究,2011,10(10):69.

[2]李少麟.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4(64):37-3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