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丽+李辉+朱以常+董毅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成长阶段,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尚显稚嫩,部分大学生潜意识里只喜欢被认可接受,对质疑、反驳较为抵触。这些弱点,容易被境外宗教势力利用,使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受蒙蔽,迷失政治方向。
【关键词】御境 宗教 少数民族大学生 渗透
宗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于原始社会中的自然压迫和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终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但其消亡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宗教的存在将是长期的。德宏少数民族大部分都信仰宗教,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因素,或多或少都受宗教的影响,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观,使其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们决定分别从对党的宗教政策的理解、是否信教、信教的原因及大学生信教的影响及态度四个问题入手,来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观念。
问题一:你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所持的态度?我们对德宏师专理工系、数学系,这两个系部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2.92%的同学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持坚决拥护的态度,有2.43%的同学认为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违背宗教自由,有14.63℅的同学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清楚,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持肯定态度,比较符合实际;但仍有极少数同学认为违背宗教自由或者不清楚,这说明有部分学生对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还不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问题二:你是否信教?问卷调查显示有68.29%的少数民族同学表示信仰宗教,有12.19℅的同学表示不信仰宗教,19.51%的同学对宗教半信半疑。统计表明,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宗教的影响较大,认为自己信仰宗教者,人数比例不小,这种结果与其家庭的信仰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从小生活在浓郁宗教文化氛围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宗教信仰方面,难免会受到家庭及所处社会环境的深厚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全员信教”的格局。统计中,不信仰宗教的人数比例达到12.19%,而且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先进的科学文化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活跃、逐渐摆脱宗教对自己思想的束缚,这一点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不信仰和半信半疑的人数比例之和达到31.70%。
问题三:大学生信教的原因?调查显示有51.21%的同学认为,宗教给人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有7.32%的同学认为宗教可以保佑平安,有46.34%的同学认为是受家人影响,有7.32%的同学是受宗教职业者的教化,还有7.32%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经历过人生挫折或者对现实不满时,从宗教中寻求安慰。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节功能。在这些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的原因中,认为“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的人数最多;其次,选择“受家庭的熏陶,在家人的影响下信仰”为46.34%。所以,我们认为少數民族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的原因主要还是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由此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宗教长期存在的心理原因;而家庭对大学生信教的影响也表现突出。
问题四:对大学生信教的影响及态度?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土壤,在调查中表现为肯定信教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的人数比例24.39%。这说明他们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与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本相符。部分同学也认为信教“有助于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人数比例为60.97%。这表明宗教世俗化中所表现出的伦理道德方面的积极因素日益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们所接受,也成为部分同学信仰宗教的原因。有2.4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不应该信仰宗教,这说明我们的科学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是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宗教渗透的首选目标。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边疆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
1.要求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得信仰宗教;
2.教育广大师生员工要正确认识宗教、宗教信仰的自由与遵纪守法的关系。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坚决抵御境外宗教在大学生中的渗透
1.做好信教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和思想教育工作;
2.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加强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三、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高校应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各种文体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学术讲座、小型展览会等,积极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科学精神,从而使宗教势力的歪理邪说无缝可入、无机可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