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延超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生延超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分工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源泉,也是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分工必须建立在特定区域适宜性要素禀赋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不同区域需要基于自身不同资质禀赋进行适宜性专业化分工。建立在适宜要素基础上的适宜分工,从早期的劳动分工到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分工、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演化过程中。适宜要素基础上的区域分工最为稳定,也最易发挥要素效率,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效率的提升和改进。对后发区域而言,必须根据适宜性要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这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缓解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
适宜要素;区域分工;后发大国;后发区域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共同的目标和梦想,尤其是像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这些新兴后发大国,因其国土面积巨大、空间差异明显的现实,使得均衡发展的紧迫性和急切性更加明显,这是新兴后发大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现实背景,也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巨大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城乡经济协调,提升经济活力。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区域经济失衡之所以引起如此关注,在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影响到“十三五”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以2015年为例,人均GDP最高的天津达到了17505.73美元,而最低的甘肃省人均GDP仅为4208.07美元,不足前者的四分之一。进入全国前10强的省份,人均GDP都进入了万元俱乐部,排名第10位的山东省人均GDP已达10333.01美元。但是在这些省份里,除了内蒙古以外,全部为东部地区沿海省份,与之相对应的人均GDP相对较低的后10个省份里,除河南、江西、安徽、山西为中部省份外,其他6个均为西部省份,区域差异显著。新兴后发大国印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同样明显并且更加严重,2014年人均GDP最高的前三个邦果阿邦为4899美元,德里为4808美元,锡金为3857美元,而最低的三个省份依次为比哈尔邦682美元、北方邦792美元、曼尼普尔邦909美元,最高的为最低人均GDP的7倍,并且前者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区域,后者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区域差异巨大。可以说,发展中大国经济区域差异让人震惊,急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发展中大国,即使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排名第一的加利福尼亚人均GDP为61925美元,最低的佛蒙特为47520美元,后者仅为前者的76.7%。只不过美国经济发展程度整体上比较高,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这种差距是容易被人接受和容忍的。但这也说明,在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差异是必经的过程。那么,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所有国家尤其是后发大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机理、策略和实践等都作了比较详实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是关注个案,尤其是特定经济体协调发展的案例研究,重点关注宏观政策层面的经验总结。对具有一般意义的发展中大国,则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和创新性的结论,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只有找准动力源泉,才能科学诠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有针对性地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那么,什么才是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源泉?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指出:各种生产力的最大改善起因于分工*[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自此,分工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源泉。其实早在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克斯·威尔已经指出了分工的三大好处:改进人力资本和提高技能、节省转换活动的时间,促进机器的发明*[美]K·阿罗、[澳]杨小凯、黄有光:《报酬递增与经济分析》,庞春译,伦敦:麦克米兰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此后,才有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系统地分析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奠定了经济增长中分工的地位。马克思也对区域分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作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作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作个别的分工”,“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56页。。可见,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区域经济整合的关键要素,分工肯定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遗憾的是,由于传承问题,学者们的研究落脚点开始转移。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大卫·李嘉图,他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分工与专业化问题,但他的分工理论是建立在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外生比较优势是建立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这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从分工理论转移到资源配置方面*[英]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5页。。也就是说,古典经济学虽然认为资源配置问题也是分工的内容之一,但其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分工转移到资源配置上。自此以后,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源泉的分工被忽视了,作为分工基础或者说外生条件的资源配置开始成为主流理论,而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要源泉的分工一直还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孙亚男、刘华军、崔蓉:《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来源及其空间相关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视角》,《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第4期。。直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杨小凯对分工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重新唤起人们对分工理论的审视*[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张玉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杨小凯从技术上解决了分工研究的工具问题,为分工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要素是区域分工的外生条件,那么这个外生条件如何作用内生的分工?不是所有的要素都能促进区域科学合理的分工,需要与分工相适应的要素,那么适宜要素如何形成适应性分工?或者更进一步说,分工如何随着适宜要素的发展而演变?对一个后发大国而言,区域经济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差异巨大,我们如何根据这种适宜性要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这种适宜性分工体系又是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这些问题急需厘清,解决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任务,并且有助于缓解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元性是后发区域经济最为典型的特征,这就要求必须有适宜要素与之匹配,以发挥要素的效能。在适宜要素效能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从而形成不同的区域分工,有助于区域比较优势的形成和落后地区的高速增长。但是特定区域的要素数量是不断变化的,要素素质也是不断进化的,或者说适宜要素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区域分工也是不断演化的。
区域分工是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经过长期的区域分工,就会逐渐形成基于要素禀赋的专业化,各个地方逐渐能够按照自己的绝对或相对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选择。客观而言,不同的区域其要素禀赋肯定不同,不同区域会根据不同资质禀赋进行专业化分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更多地倾向于劳动分工,他认为专注于一种积极活动既为自己带来了好处,也为他人节约了成本*[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页。。因此分工的第一个渠道就是利用要素禀赋的差异,这种差异比较容易引起产业间的分工。
综观中国历史多次出现鼎盛时期,但同时也伴随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在文景之治时期,以关中以及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主体的区域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主要是基于这些区域发达的农业资源;在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飞速发展,依托的是江南地区的舟楫之便;在明代,经济发达地区则转向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江浙地区,依托的是这些区域发达的手工业;而到清代,则完全转向沿海地区,得益于这些区域海外贸易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区域分工的形成是有历史渊源的,而这种历史渊源更多地表现在要素禀赋上,这种要素禀赋未必是先天的,可以进行后天培育。新中国的“一五”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大三线”建设,同样依托的是区域资源禀赋,尽管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有一定问题,但它对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尽管要素禀赋和要素配置是两个概念,但实际上两者很难分开,要素配置必须基于要素禀赋的现实基础,两者具有层级关系。对特定区域而言,分工与要素禀赋则是同一个问题。区域分工必然基于区域要素禀赋的现实,而分工的过程也必然是要素禀赋的重新配置过程*梁琦:《分工、专业化与集聚》,《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在分工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历史上,因为分析工具的限制和模块化的困难,分工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区域分工的结果,也是区域要素禀赋被重新配置的结果。区域要素禀赋对区域分工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区域分工得以实现的现实条件。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采取诸多政策,期待通过“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要素禀赋的重新配置,从而影响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分工。
虽然要素禀赋是特定的,但要素配置却是动态的。要素向哪里流动?如何集聚?最有利于区位效率发挥的点如何形成?区域经济学以及空间经济学都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要素禀赋的空间集聚程度受历史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但区域分工的形成则是受后天人为因素的影响。毕竟,逐利的要素要想发挥自己的效应,必须找到适应自身特征的土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素要发挥效应还要有适应性环境。比如人力资本,除了自身效应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相应的激励制度、配套的物质资本等外部环境,两者叠加才能发挥其效应,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适宜要素*欧阳峣、生延超:《多元技术、适应能力与后发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只有在适宜要素基础上的区域分工,才能有助于要素效能的发挥,进而有助于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
现实经济发展中也确实如此,最初的区域分工形成都是以要素禀赋为导向的。重工业最初都是在那些接近铁矿石和煤炭产地的区域形成的,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比较典型;而新加坡能够成为世界航运中心,依托的是其先天的地理位置;美国五大湖区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玉米生产带,依托的是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资源;同样,日本太平洋工业区、瑞士的精密仪器工业,正是其资源贫乏导致的次优选择;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能源中心,得益于其丰富的能源储备资源;巴西能够成为世界的粮仓,得益于其广阔而富饶的土壤资源和气候条件;印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软件中心,得益于其人才优势和扶持政策;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则得益于廉价的人力资本优势。可见,地理环境、资源状况、交通条件、人力资本等都是区域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着区域分工的程度、方向、速度、广度和深度。所以,要素禀赋尤其是适宜性要素是区域分工的决定性因素*马燕坤:《城市群功能空间分工形成的演化模型与实让分析》,《经济管理》2016年第12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或者是有为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能就是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适应性的环境,吸引适宜性要素的空间集聚,并通过制度完善来引导激活要素效能,构筑科学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王国胜、宫奕璐:《有限且有效政府的关键要素和驱动引擎探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对特定的区域而言,分工是一种空间形态,并且受到适宜性要素禀赋的制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全方位渗透,现代区域分工已经突破了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也突破了企业和区域的边界,发展为日益复杂的分工链条和分工网络。但这种突破并不是凭空发生的,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而这些现实条件往往是特定区域内现代意义的适宜性要素禀赋。从适宜性要素禀赋的视角可以看出,适宜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是从早期的劳动分工到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分工、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这个分工的演进建立在相应的要素基础上,也就是适宜性要素。
1.人力资本基础上的劳动分工
分工最开始就是劳动力的技能分工,亚当·斯密最早对裁缝、鞋匠、农民各自分工专业化形成的商品交换的描述其实就是劳动技能的分工,即专注于某一种经济活动,这种分工在带来自身利益提升的基础上,也为他人节约了时间,这即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当劳动力从事单一技能生产时,会在生产中干中学,逐步发现实现同一结果的最优方法和路径,尤其是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机器会带来更大的分工效益:工具和机器被发明和使用。伴随着机器的使用,分工导致劳动力技能越来越熟练、生产工艺越来越优化、管理方法越来越科学,劳动效率的提高程度越来越大。在这个阶段,劳动力自身的禀赋并没有太多差异,完全是有意或者无意的专业化分工导致的效率提升。这种分工形式逐渐被企业所关注,通过企业有组织地发挥分工专业化,于是形成了企业分工。
2.空间要素集聚基础上的区域分工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分工也在发生演进,从个人层面到企业层面,众多同类企业集聚形成了产业分工,逐渐形成区域分工和国家分工,甚至是国际分工。当个人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便有了空间概念,也就是所谓的区域分工,区域分工可以说是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当家庭、个人分工转向特定的区域之后,我们发现这同样会带来额外效应。但是,这种形式的分工对区域要素禀赋的依赖更大。比如,当某个地区有大量的煤炭和少量的平原小麦种植土地,而另一个地区则恰好相反,拥有大量的小麦耕种土地和少量的煤炭资源。显然,前者适合矿产资源开发,而后者适合小麦种植,两者进行区域分工后的商品交换能够促进两个区域的效率增加,这实际上就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区域分工,区域分工进而导致区域专业化和区域贸易。随后,大卫·李嘉图基于相对成本优势形成的比较优势理论,将区域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上的区域分工理论推上一个更高的层面,更具科学性和指导性。只不过这时候的区域要素禀赋相对丰裕的要素而言更具有价格优势,在此基础上的产品生产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Fujita,M. and Thisse,J-F: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cities,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pp.18~19.。当这种区域分工越过国界,就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专业化。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贸易才能让分工的效益得以实现。早期的商品交换也是贸易,只不过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个人的劳动分工专业化基础之上的,而随着分工从劳动分工发展到区域分工之后,才有了更大范围上的区域贸易甚至是国际贸易,这都是区域分工的必然结果。
3.规模报酬基础上的产业分工
在区域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要素禀赋的空间集中以及适应性分工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使得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是相关产品的企业集聚在一起时,企业分工就演化成为产业分工。产业分工在表面上是背离了适宜性要素禀赋理论的,至少是背离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因为在20世纪后期,国际贸易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这说明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并且贸易的对象或者说产品主要是相似产业,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产业内贸易。那么,这是否说明我们传统的区域分工理论走到尽头了?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产生了新贸易理论。代表性学者克鲁格曼在拓展的D-S模型中明确表明,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同一产业内的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向下倾斜,而且因为存在固定成本,所以特定区域或者国家不可能生产市场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必须根据分工专业化来进行生产。为了能够增加产品丰富程度,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就必须采取贸易的方式来丰富选择。由于产品种类减少,就可以集中资源进行规模化生产。在生产中,由于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和生产方法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生产的专业化不同、产品不同,产业贸易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这就是产业分工。只不过产业分工既有产业内分工,也有产业间分工,两者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规模经济,而这种规模经济的根源还是分工专业化*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4(9),pp.469~479.。所以,产业分工实际上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利用适应性要素实现的区域分工,另一个则是利用规模经济优势实现的区域分工;前者是显性意义上的区域分工,后者是隐性意义上的区域分工。
4.技术要素基础上的价值链分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日益明细。产业内分工逐步细化到产品分工,把原来一系列互不相同且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如创意设计、R&D、创新实验、试制、半成品生产等重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链,于是产生了价值链分工。这种分工因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的不断升级而越来越明细、越来越复杂。在整个产品开发链条上,很难由一家企业完成所有的分工,尤其是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产品往往由一些跨国公司主导,实现全球化的分工运作。比如波音公司生产整机需要450万个零部件,需要1500多家企业来帮助完成,这些企业分布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波音公司自己只生产飞机的翼尖和座舱。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的发展,新行业、新领域不断产生,产品创新投入越来越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单独的任何一家企业,无论规模实力多么雄厚,也不愿意独自承担创新的风险,而是在整个价值链上不断分解和整合。当然,价值链分工一旦成功,大家就可以共享价值链分工带来的倍增效应。在经济联系日益高度紧密的今天,价值链的整合与分解早已超过区域、跨过国界,成为世界性的分工协作体系。每个国家都在产品价值链的某个特定环节上构筑竞争优势,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和特定价值的贸易,这种专业化也就是现在的垂直专业化,与之对应的分工就是产品内分工。垂直分工决定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区域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是其竞争能力的体现。当然,这种参与是需要基础的,主要是考虑参与主体的要素禀赋基础。如果参与价值链分工主要依托能源和原材料,则就会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比如目前的俄罗斯;同样,如果参与价值链分工主要依托劳动力资源,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也处于低端,比如目前的中国;而同样是发展中大国的印度却凭借软件资源,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处于核“芯”地位,则其在利润链中的分配地位就相对优越很多;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日本、德国等这些国家,因为拥有先进的设计、管理、研发、技术等资源优势,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明显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在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有128家,且大部分为科技型企业,美国凭借科技基础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顶端;而中国虽然有106家,但大部分是凭借垄断或者是自然资源形成的规模型企业。同样,在2015年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拥有228个,而中国仅拥有31个,排在前面的主要是工商银行、国家电网、CCTV、联想、海尔、中国移动、腾讯7家,依然可以看出价值链分工导致的利润链位置。
综上可知,要素禀赋基础上的分工理论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它从劳动技能分工突破个人和家庭边界走向组织化分工。随着要素禀赋的空间集中形成区域分工,这种分工又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性的集聚形成产业分工,最终因技术的复杂性和全球化的影响形成价值链分工。随着要素禀赋的发展和演变,分工也在不断演化。在经历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经济之后,在20世纪中期,区域分工主要依托的是各自内在的自然资源禀赋;“二战”之后,劳动密集型分工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依托的是人力资本禀赋;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分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要素,实现跨国界的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间分工,依托的是各自领域内适应要素的分布状况和规模报酬状况;发展到日益全球化和技术高度复杂化的今天,开始了模块化的价值链分工,依托的是各自的技术要素禀赋。可见,要素禀赋决定了分工的演进。每一种分工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产业边界,包括相对应的适应性要素,其类型和特点见表1*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表1 要素禀赋视角下的分工演进
适宜要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运行过程中所拥有的与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相适应的要素,这种要素涵盖了一个区域分工体系和竞争优势的各种内在因素的总和。换言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宜要素是指构成国家或区域系统中的诸要素,通过要素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显现出来的最大效应和能力。这种适宜要素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决定了一个区域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随着环境的变化或者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要素的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对应的区域分工也会发生变化,它会从劳动技能分工走向组织分工,从而吸引着要素空间集中形成区域分工,最终形成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我们把这种与适宜要素相匹配的分工叫做适宜分工,它是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
分工是建立要素禀赋的基础上,有什么样的要素禀赋就有什么样的分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要素,我们称之为适宜要素;与适宜要素相一致的分工,我们则称之为适宜分工。从技能性劳动分工到依托技术性的价值链分工,是一个要素禀赋逐步升级的过程,同时也是分工逐步高级化的过程。按照这种理解,我们认为所谓适宜分工,主要是指这种分工顺应了区域经济适度发展的内在要求,适应了区域比较优势与区域要素发展的基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内在一致性*Sandra, P.A.:Fragmented China: Measure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Disintegration,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13(3),pp.409~430.。在某种意义上,适宜分工是一种正常合理的经济发展现象和形式,合理性在于其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基础和产业基础,也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工业化进程能够在满足现阶段需求的状况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具体而言,适宜分工具有如下特征:其一,适宜分工要适应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特定区域内的各地区具有相似的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这就为区域分工提供了同样的物质基础,也为区域专业化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其二,适宜分工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定区域产业的发展或者是区域分工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区域内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注定产业分工和产业专业化不能背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也就注定区域内主导产业和关联配套产业的相似性。其三,适宜分工要适应区域市场需求。对一个特定区域而言,排除少数民族区域外,需求结构基本上是相似的,市场规模也是相对稳定的,这就决定了市场供给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适度规模性。伴随着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区域局限性逐渐得以解脱,产品也已经摆脱区域限制,扩充市场的范围和边界的同时也扩大了市场容量。其四,适宜分工要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发挥。市场机制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约束条件,各个资源主体进出市场是自由的,资源的边际收益率决定了其停留的区域和范围,这也是市场活力的根源。在这个机制里,所有要素的效益得到发挥,保证了要素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既是适宜分工的特征,也是适宜分工的衡量标准,反应了适宜分工发挥内在价值的机理,这一机理或者标准可以简单总结如图1。
图1 适宜分工的特征与内在作用机理
为方便分析,我们用横轴表示分工D,在图2左图中纵轴表示社会净产出G,在右图中纵坐标表示交易成本C。根据上述描述,我们可以初步描绘出净产出函数G=Y-C曲线和交易成本函数C=C(x1,x2,x3) 的曲线。
图2 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适宜分工状态下的要素禀赋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整体效应不变的情况下,有些要素或者得到优化或者恶化,两者效应抵消而结果或者不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分工发生变化的情况。所以从广义程度上,我们可以将x1,x2,x3……表示为n维空间状态中的一个点,它向一维空间映射,最终决定着社会生产和区域分工。
企业是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的主体,企业的聚集必然是区域内或者区域间产业成长与演化的过程。区域分工是企业生产的空间表现,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企业的成长和产业的发展又是适宜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更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结果。尤其是对一些后发大国,空间经济表现极度不平衡,必须依托区域内或者区域之间的重新分工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形式,以实现与适宜要素相匹配的效率最大化*Krugman, P., Developmeng: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Cambridge: MIT Press,1995,pp.5~7.。区域内产业选择指的是各产业部门内部或者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中不断分化,以及在整个区域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分化最为直接的动力就是分工,是建立在适宜要素基础上的适宜分工。对一个后发大国特定的区域而言,区域分工是如何演化的呢?如何从最初劳动分工、技能分工演化到最后的产业分工?这些分工又是如何作用于后发区域的经济增长?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实际上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他认为在市场规模比较小、市场需求有限时,不足以承担分工的范围和边界,也不利于分工的深化。而后来的杨格超越了这一点,他认为市场规模影响到了分工的边界和范围,但分工的深化会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他进一步分析,分工是有外部性的,这种外部性一方面在于机器和工具的使用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促使产业活动的链条拉长,从而导致区域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专业化过程中诞生的知识技能与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带动其他领域分工发展的同时,也使同一领域内的分工越来越细,两者协同的结果必然是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Young 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The Economic Journal, 1928, 38(4),pp.527~542.。在这种分工协同演化的过程中,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分工不断深化。原有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裂变为更加专业化的部门,新的部门不断产生,更多类似部门的空间聚集催化了新产业的诞生。这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重复着已有的社会分工发展模式,使区域内产业更加丰富,经济发展更加有效率。同时,在这个分工深化的过程中,因劳动分工、技能分工导致不同职业的出现。这种专业化使得特定劳动力或者技术等要素的禀赋得到提升,要素效率得以倍增式发挥,于是出现了要素与分工的相互作用,要素禀赋与分工深化相互影响、协同深化。由此可见,后发区域生产率的提高、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区域分工演进的必然结果。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区域分工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向型分工,即原来同属于一种经济活动的不断操作或职能分解,从而形成新的分工或者新的部门,这是产业内的分工*葛和平、吴福象:《垂直专业化、核心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创建》,《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这种分工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前者是指前向或者后向关联生产环节的分离形成的分工,如原材料粗加工、精加工、组装等,后者是指同一生产环节的水平方向上分离形成的分工,如机械生产发展为不同行业的机械生产等;另一种是外向型分工,即随着特定行业分工的发展,会产生对其他相关部门专业化生产和服务的需要,比如机械生产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创意设计、包装、金融、会计等的需求,这是分工的外向扩展。当这些专业化生产单独成立后,逐渐成为一个全新的行业生产部门。这两种表现都会直接或间接刺激区域内要素的重新配置,进而促进分工的深化,促使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赵丽娜、吕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构建产业新体系》,《理论学刊》2016年第6期。。以上这些作用过程可以表示为图3。
图3 分工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机理
经济发展伴随着区域内相对比较优势的变化,反映的是一个区域内主导产业的重新选择或者产业部门的更替。河南的情况比较典型,因为河南地处平原地区,农业生产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但是其发展弊端也非常明显:人多地少,区位和人才技术等优势无法与沿海地区相比。那么,如何在区域竞争中发挥自身的优势,避免劣势,就需要认真思考当地的要素禀赋。由于农业的附加值比较低,过多地依靠第一产业的生产固然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粮食问题,但是却难以走向富民强省之路。选择适合自己要素禀赋的产业分工就成为必然,于是农产品深加工业应运而生,并且在相对科学合理的政策扶持下,围绕着农产品深加工,已经形成了三全、双汇、天冠、好想你枣等支柱产业,实现了以“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的根本性转变,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其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工业产值在全国处于前列,实现了依托区域适宜要素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分工,形成独特的区域比较优势,最终带动经济协调发展。再以世界范围内的分工选择为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替代了制造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也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然产生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典范。这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战略选择适合了自身的要素禀赋,选择了科学合理的劳动分工和主导产业,确立了适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了后发地区的经济腾飞。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展中大国发展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5ZDB13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适宜要素、区域分工与后发大国协调发展”(项目编号:13CJL066)、湖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现代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演变”(项目编号:12JD41)、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研究项目“基于技术联盟创新系统的产业技术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14FJ6056)的阶段性成果。
生延超,男,经济学博士,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F121.3
A
1002-3909(2017)06-0071-010
张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