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曙光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北京100037)
金砖国家产能合作的宏观经济基础和互补优势探析
刘曙光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北京100037)
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其中产能合作是五国经济合作的关键领域和核心内容。金砖国家产能合作基础雄厚,各成员国经济总量巨大,增长具有差异性,人均收入相对较高,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丰富。金砖国家产能合作呈现优势结构互补特征:三大产业的结构梯度差异明显;相互间资源与商品的优势互补显著,各自都拥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种类。金砖国家间拥有共同的产能合作重点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与粮食、先进制造业等。同时,中国与四国中的每个国家又有各自侧重的合作领域。
金砖国家;产能合作;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梯度差异
自2006年金砖四国召开首次外长会议以来,金砖国家合作已走过第一个十年。十年来,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从11.7%提升到22.3%,几乎增加了一倍;贸易占比从11%提升至16%,提高了5个百分点;对外投资占比从7%增加到12%,也上升了5个百分点;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高达50%*王受文:《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度达50%》,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725/15549376_0.shtml。。金砖国家合作内容也由初期侧重在与发达国家对话中协调立场,代表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治理机制改革,逐渐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务实性贸易、投资与金融合作,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提升。金砖国家成员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自都面临着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需要,如何相互取长补短,优化彼此间的价值链,一直是各国面临的现实挑战。2017年9月初在中国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其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这次峰会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开始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其中产能合作仍然是金砖国家未来合作的关键领域。因此,分析金砖成员相互间产能合作的基础和各自的优势,提出五国产能合作的重点,对促进金砖成员的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了“金砖四国”概念,特指大型新兴经济体的四个代表性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的英文首字母组合为“BRIC”。在“金砖四国”概念提出五年后,以上四国才于2006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首次外长会晤,该会晤是金砖国家集体合作的起步。2009年,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将部长级磋商升级为元首峰会并将其定期化,这实际上是金砖四国合作机制的真正形成。2010年12月,四国经协商一致同意,正式吸收南非加入,并改称为“金砖国家”,英文单词变为“BRICS”。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已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在经贸、财政、金融、农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合作机制*《金砖国家》: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681964/jzgj_682158/jbqk_682160/。。该机制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2009年至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已经举办了九届,合作议题也日趋广泛,但其最注重的议题始终是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的合作问题,其中产能合作是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并将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发展而益发凸显其重要性。
关于“产能合作”的涵义,普遍认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相互投资,实现产能转移或产业转移。当前国内对产能合作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所形成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然而,这种理解强调了跨国投资引致的产能合作效应,却忽略了跨国贸易也同样能带来产能合作效应。因此,有学者对“产能合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界定:产能合作是指两个存在意愿和需要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产能合作通常会通过两个渠道进行,既可以通过产品输出方式进行产能位移,也可以通过产业转移方式进行产能位移*周民良:《“一带一路”跨国产能合作既要注重又要慎重》,《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12期。。但在统计实践中,由于产能合作的概念提出时间较晚,商务部在统计公告中将其界定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即将年度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中剔除金融业直接投资,它反映的仅仅是产能合作中的投资部分。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国际产能合作的界定是:国与国之间生产能力的合作。以国际互利共赢为目的,以促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线建立、设备工具提供为主要内容,通过直接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多种形式,优化我国企业生产能力布局,有力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徐绍史:《"一带一路"与国际产能合作行业布局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
中国政府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将国内一部分富裕优质产能通过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将中国发展的福利带给合作伙伴,可以看作是企业产能快速提高和出口贸易大发展背景下的新型产能合作的客观反映,是产能合作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新诉求。国务院在国际产能合作意见文件中指出,国际产能合作即为把中国的产业特色与资金优势同国外的要求相联系,且把企业作为主导,用市场来引导,增强政府协调能力,改革对外合作体制,增强政府的支持强度,完善服务保障系统,极力推动经济进步与产业转型发展,建立经济增长新动力,构建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
金砖国家成员囊括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四大经济体和非洲大陆最大的经济体,无一例外都是有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五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各有特色,经济互补性强,为相互间进行产能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经济规模与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产能合作有密切关系。其他条件相同,经济规模越大,可以为产能合作提供的空间就越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2016年世界GDP排名中,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分别排在全球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二和第三十九位;如果按购买力平价(PPP)折合计算,则分别前移至第一、第三、第七、第六和第三十位。进入21世纪以来,金砖国家GDP大幅度提高,2008年之后,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经济总量曾一度出现下降,与此同时,中国与印度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中国GDP从2010年的6.1万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1.19万亿美元,超过其他金砖国家总量之和。
图1显示2010年以后金砖国家GDP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五国增长率总体下滑,但各国表现不一。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基本上保持在6%—8%,最快增速都超过10%,表明中、印两国具有良好的市场潜能和发展动力。巴西和俄罗斯的增长率均出现了显著下降趋势,最近两年甚至出现负增长,表明两国发展动力不足,经济活力明显降低;同时巴、俄两国增长波动幅度较大,尤其是巴西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和降幅最大,2010年曾高达7.53%,但2015和2016年分别降低至-3.77%和-3.59%,波幅超过11个百分点。南非经济增长率是五国中最低的,稳定在0.28%-3.28%之间,经济发展缺乏活力,潜能有待于发掘。五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为相互间产能合作提供了互补新空间。中国从巴西、俄罗斯大量增加进口大宗产品、农产品和能源,增加了两国产品的外部需求,有效弥补了其国内需求不足,缓解了其国际收支和经济增长的压力。
图1 2010—2016年金砖国家GDP(2010年不变价美元)增长率比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
通常,在经济总量规模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越高,那么该国市场容量就越大,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也越高。所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往往被作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性指标。除印度外,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中,金砖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普遍较高。
表1 不同收入国家划分标准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NP.PCAP.CD。
按表1世界银行2015年公布的收入划分标准(按2013年的人均收入统计),2013年俄罗斯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3900美元,已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巴西、中国和南非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只有印度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因此,金砖国家总体上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国内市场规模保持较大上升空间。2014年以后,由于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三国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以及受经济负增长或低增长的影响,三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有所下降,但这三个国家正在努力克服各种增长障碍,包括加强金砖国家间产能合作,有望于2018年开始重回人均收入增长之路。IMF在2017年7月发布的最新经济展望中,不同幅度上调了对未来两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中国的人均收入有望在2017年超过巴西,成为金砖国家中收入水平第二高的国家。
图2 2010年—2016年金砖五国人均GNI(现金美元)比较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全球宏观数据库,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mac/indicator_NY,GNP.PCAP.CD.shtml
金砖国家都是人口大国,适龄的经济活动人口规模也是巨大的,为产能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第二大国印度和拉美第一人口大国巴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有极大的拓展空间,这三个国家与面临劳动力长期短缺的俄罗斯在劳动密集型产能合作方面的互补性很强。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巴西和南非的失业、无业人口较多,人口红利尚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人力资源方面,可以使用中学和大学入学率指标进行考察和比较。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大学入学率2013年即高达78%,远远高于其他金砖成员和世界平均水平;同期,南非和印度较低,分别仅有19. 7%和23. 9%;巴西和中国居中,分别为46.5%和30.2%。五国中学入学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巴西、俄罗斯、中国、南非和印度*中国国家统计局:《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版,第20~29页。。由此可见,尽管俄罗斯人口数量并不充足,但是由于中学和大学教育的高度普及,高学历人数占人口比重高,劳动力素质整体较高,这使得俄罗斯的人力资源相对更加丰富,科技人才众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缺陷,有助于提高俄罗斯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参与能力,尤其是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部门。
表2 金砖国家人口规模比较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5)。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梯度差异,各自的资源与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也多表现在不同的产品类别上,产品竞争力指数也各不相同。因此,金砖成员之间较高的优势结构互补性也是相互间产能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产业结构与贸易和投资有密切的关系。金砖国家成员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区分度比较显著。按照由低到高排列,所有金砖国家三次产业比重均呈现一、二、三的结构顺序,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在各国都是最低的,第三产业是最高的。但是,五国产业结构高度有所不同,有明显的产业梯度差异。2015年,巴西、南非和俄罗斯的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60%,最高的巴西达72%,而中国第三产业占比只有50. 5%;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是中国,工业制造业占比高达40.5%,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出口和投资能力是金砖国家中最强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占比最高的国家是印度(17.4%),远高于其他四国。不同梯度的产业结构,决定了金砖国家相互间产业高度互补,存在产能合作优势。
图3 2015年金砖国家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6》。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或某类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较常使用的一个测度指标。其含义是:一个国家某种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RCA指数计算不同国家和不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份额,Xi/ Xit比例越高,RCA指数越大,则此类商品的比较优势越明显。按照日本贸易振兴会提出的标准,如果RCA﹥2.5,表明该国此类商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1.25≤RCA≤2.5,则表明该国此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RCA≤1.25,则表明该国此类商品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0.8,则表明该国此类商品竞争力弱。RCA计算方法如下:
RCAi是i国某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是i国某产品的出口额;Xit是i国出口总额;Xw是世界某产品出口额;Xwt是世界出口总额。
表3显示,按照国际贸易分类标准(SITC),中国在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6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第7类)和杂项制品(第8类)这三大类产品中的RCA指数较高,处于1.25~2.5之间,表明中国的这三大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无论对其他金砖国家通过产品输出方式还是产业转移方式进行产能合作,都是非常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俄罗斯仅在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类(第3类)的RCA指数高,而且是超高,近几年都保持在4左右,而在其他各类商品出口的RCA指数都较低。印度在食品和活畜(第0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第5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6类)和杂项制品(第8类)等四大类商品中的RCA指数较高,表明印度在这四大类商品的产能合作方面具有优势。巴西在食品和活畜(第0类)以及非食用粗原料(除烟草)(第2类)两大类的RCA指数非常高,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主要适合通过产品输出方式实现与其他金砖成员的产能合作。南非则在原料和初级产品类(第0类、第1 类和第2 类)的RCA指数较高或很高,具有较强或极强的国际竞争力,适于通过产品输出方式实现产能合作;同时,南非在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6类)的RCA指数很高,竞争力极强。五国极高或较高竞争力产品类别汇总如下:中国:6、7、8;俄罗斯:3;印度:0、5、6、8;巴西:0、2;南非:0、1、2、6;
由此可见,金砖国家中分别有三个国家集中在食品和活畜(第0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6类)两大类具有较强或极强竞争力,但在其他类别中基本上各有不同的优势,有助于金砖成员的互补性贸易和投资发展。
表3 2012—2016年金砖五国出口产品RCA指数
数据来源: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联合国贸发会UNCTAD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得来。
产品竞争力指数(TC)*TCi = ( Xi -Mi) / ( Xi + Mi),其中Xi为I 产业产品的出口额,Mi为I 产业产品的进口额,TCi则为I 产业的竞争力指数。TC 数值处于-1至+ 1之间,其越接近+1,表明I 产业产品竞争力越强; 越接近-1,表明I产业产品竞争力越弱; 越接近于零,表明I 产业产品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是测算各国各类产品竞争力的另一个指标工具。中国在国际贸易分类标准的第6、7、8 产品类别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印度在第0、1和8产品类别上有显著竞争优势;巴西在第2、4、9产品类别上有显著竞争优势,构成了与中国之间贸易的强大互补空间;俄罗斯在第2、3和9产品类别上有显著竞争优势,构成了中俄贸易的重要互补空间;南非在国际贸易分类标准的第2产品类别上的竞争优势与中国互补。中印两国之间在国际贸易分类标准的第 8产品类别上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中巴和中俄之间是互补性明显大于竞争性;中非之间既有竞争又有互补合作空间*唐宜红、俞峰:《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竞合关系研究》,《亚太经济》2017年第3期。。
此外,金砖国家对金砖成员之外国家的出口,尤其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优势差异性也很明显。有学者分析了金砖国家对OECD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性,认为金砖国家对OECD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总值不高,且结构单一。五国在OECD市场上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总体相似度指数较低,结构性差异较大,互补性较强。金砖成员在OECD 市场上优势各异,巴西竞争优势表现在航空航天类、化学品以及军事武器类;印度主要表现在医药及化学品方面;中国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机械仪器以及化学品方面;俄罗斯与南非在OECD市场中的竞争力最低,出口品结构单一*孙莹、申小琪:《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根据金砖国家的产业梯度特征、出口竞争力比较优势、人力资源分布、自然禀赋特点,金砖成员国之间产能合作的领域比较广泛,其中重点领域应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贸易与投资、农业生产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等。
1.基础设施建设是这些国家最有凝聚力的优先合作领域。几乎所有金砖国家都深受基础设施不足的困扰,尤其以交通和能源领域最为突出。中国近几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力推进的基础设施产能合作主要有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合作项目;轨道交通装备市场拓展一揽子合作;包括核电在内的电力设备和技术出口一体化产业链合作;通信装备与通信运营网络全方位输出与建设合作。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制约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建设资金短缺是形成瓶颈的主要原因,各国政府财政预算难以提供充足资金,私人投资者也缺乏投资意愿。对此,金砖成员首先应该在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面加强创新合作,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和来源。金砖国家新发展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最重要的制度化成果之一,2016年,该行批准了7个合作项目,总金额高达15.5亿美元。新发展银行对解决金砖成员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有重大意义,但依然需要更多的融资来源和方式。如:应该大力倡导并支持PPP融资方式;政府间还可以通过在基础设施投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方面加强协商合作,进一步鼓励和吸引机构资金流向基础设施领域,使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
2.能源合作可释放和发掘金砖能源出口国的资源优势,提高能源开发生产能力。金砖国家既有能源出口大国也有能源进口大国,能源对所有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都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开发和生产能力。同时,能源开发合作也有利于稳定能源供应量和价格,对能源进口成员国也是有利的。除了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密切产能合作外,探讨和加强太阳能、风能、可燃冰、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等新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研究与开发,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能源供需双方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长远重大意义。目前,中俄、中巴之间的能源产能合作项目较多,但金砖国家总体能源合作却是缺位的。
3.农业与粮食合作既有国家战略意义又有民生影响。金砖国家多为人口大国,稳定农业发展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对各国都具有战略意义。金砖国家间气候差异较大,主要农作物类型不同,但是提高粮食和农业管理水平、优化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更安全高产发展的目标是共通的。根据中国近些年与世界各国农业粮食合作的经验,金砖国家在农业和粮食领域的合作至少在以下方面大有可为: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产品品种改良、农机设备应用、禽畜饲养等。多家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世界银行等机构长期以来为各国农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金砖国家可以通过加强与以上组织的合作来促进金砖成员的共同合作项目*田慧芳:《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合作的优先领域与政策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8期。。
4.先进制造业合作有益于所有金砖成员国家。五国都具有一定的制造业产能基础,但是发展水平并不均衡,有的成员国的产业发展也很不全面。中国是制造业最全面的一个国家,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船舶和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均具备充分的制造能力,既可以出口产品也有能力走出去对外投资,中国与所有其他金砖成员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空间都十分广阔。另外,与发达国家美国重振制造业和德国工业4.0同步,中国工业2025也在有序开展,多个部门的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和产品创新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中国有能力在金砖国家产能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引领合作发展方向。
1.中巴合作。巴西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国,向中国出口的大宗产品主要有铁矿石、大豆、蔗糖、棉花等初级产品,从中国大量进口电器和电子产品、机械设备、计算机等制成品,两国经济互补性非常强。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是巴西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巴西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拉美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作为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进入工业化发展进程较早,工业体系比较完整,与国外产业对接能力较强。随着巴西新一轮“经济加速发展计划”和基础设施投资规划的实施,中国与巴西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和制造业领域投资合作产生新的更大需求。中巴需要进一步加强产能合作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自动化信息技术、采矿、通讯网络、汽车摩托车整车与零部件、飞机零部件、风电水电工程技术、生物工程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等,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蕴含着扩大产业内转移或产品内分工合作、共享双方的技术优势的广阔合作空间*徐永利:《金砖国家非均衡性互补及产能合作研究》,《亚太经济》2017 年第3 期。。
2.中俄合作。中俄两国是有很长陆地接壤线的邻国。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良好,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在航空航天、核技术方面拥有领先世界水平的地位。但俄罗斯经济结构不均衡,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开发生产和出口,易受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影响,经济增长、财政收入、货币汇率及外汇储备都呈现不稳定状态。俄罗斯种类繁多和储量巨大的自然资源与中国丰富的人口与劳动力形成了很强的互补关系。俄罗斯的经济支柱能源和资源产业是中俄产业合作的支点,双方应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石油勘探、开发和炼化上下游一体化合作。中国可与俄罗斯在机械设备、交通设备、家用电器、食品生产、电子通信、农业原料、纺织服装等领域加强经贸合作;在航空航天、核能、激光、生物工程等俄罗斯优势产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中俄双方应着重在技术水平较高的环节进行合作,提高双方产业合作层次和深度*徐永利:《金砖国家非均衡性互补及产能合作研究》,《亚太经济》2017 年第3 期。。
3.中印合作。印度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大国中最快的,长期经济成长前景良好。但印度国内经济问题也很多,它的基础设施落后,制造业发展迟缓,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这些问题严重抑制了其经济发展。中印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对华出口以原材料为主,钢铁和棉花两种产品就占对华出口的60%以上;而中国对印度出口以制成品为主,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占对印出口总量的60%以上。中国对印度的投资主要分布在电信、电力设备、家用电器、钢铁、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但总体对印投资规模不大,与两国的经济规模和经贸合作愿望不相称,未来提升空间较大。近年来,印度政府为投资印度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放宽了石油天然气、电信和国防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中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能合作机会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中国可与印度在农用机械设备、农产品深加工、铁路交通设备等装备制造业领域加大经贸合作力度;在现代信息领域增加交流与沟通;在生物制药等领域加强技术合作与分享;在纺织服装、汽车与摩托车制造等竞争性较强行业进行分工合作。印度软件外包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也是中印可以实施强强合作的一个领域。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先进适用,在杂交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小型农机具和加工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是印度所需要的。
4.中南非合作。南非国内储蓄和投资严重不足,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失业率超过20%。中国与南非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南非一直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矿产品是南非对中国出口的最主要产品,其次是贱金属及制品,这两类产品占2016年南非对华出口的大约84%。中国对南非出口主要是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占比56%。近年南非政府制定了《国家发展规划》,提出2030 年发展目标,并制定了鼓励计划,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发展步伐。中国与南非互补性和梯度差异都非常明显,近年来中国对南非制造业投资集中在汽车、家电、建材、光伏等行业。在钢铁、建筑材料、海水养殖、海洋运输装备、农机、纺织服装、风力发电、太阳能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资源领域,中国与南非经贸合作空间依然很大。此外,南非作为非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对周边地区市场的辐射作用也为中国所重视,可以成为中国对非洲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极,促进中国与南非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
总之,金砖国家一方面都是经济基础较好的新兴大国,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巨大,收入水平和技术能力比较高;同时,每个成员的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和优势产品产业又各有特色,产业的结构梯度差异明显,经济互补性强。金砖成员间进行产能合作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五国工商企业界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未来十年,五国将在内部结构调整的同时,寻求相互间产能合作的新机遇,不断扩大产能合作范围和领域,加大合作规模,增强现有合作领域的合作深度。金砖国家合作必将为五国产能成长和进步带来巨大能量并为五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本文系2017年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与经济外交”、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济合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3162015ZYKA01)的阶段性成果。
刘曙光,女,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对外经济关系。
F114.4
A
1002-3909(2017)06-0062-09
赵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