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芹
【内容摘要】数学知识中最普遍的形式是概念,数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错或产生困难,原因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产生障碍或不全面,因此数学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学会概念学习即学会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一把金钥匙,所以本学期我的微型课题是学生“概念学习”的方法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梳理概念 学法指导 自学验证 探究成果 方法迁移
在这个问题背景下我梳理本学期所学概念,然后针对每个概念的学习制定了计划和方法,针对性的渗透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然后检验结果,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数学更轻松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下面我主要从几个案例着手说明我的探究过程。
首先我把当时所教初三这学期所有概念进行了总结。
这学期概念主要是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因式分解。
其次从第一节课加强自学中概念的学法指导和探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因为本学期的第一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内容较少,又是一节概念课,同时初二学生又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对性质和判定能从理论上进行区分,所以在学习这节内容时我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概念。首先让学生读书,明白满足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或许接触概念多所以学生读完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甚至还感觉到很简单,于是我就设置了几个问题,(1)完全重合是用数学语言如何表述?满足几个条件才叫全等三角形?这些条件能缺少其中一个么?(2)告诉一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这时才能静下心来琢磨全等三角形概念,完全重合就是对应边对应角相等,通过讲解明白概念表面上是判定作用,满足什么什么的叫什么,同时还隐含着性质作用,一说全等三角形就一定满足完全重合即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对理解困难的学生我还举例说明满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是三好学生,一说三好学生一定满足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能从理论上知道概念的判定和性质作用。学生好像明白了两个三角形概念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同学还是想当然从图形中感觉全等就用性质,作业中还出现了看似两对全等三角形但已知条件只告诉了一对,找对应边时好多同学就按两对找,其实是不对的,数学讲究根据,根据就是已知条件,然后根据概念的性质作用找,说白了还是对概念的学习不得法。
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看似很简单的方法对学生而言还需要多次强化才能变成自己的方法,要不断的积累和推敲学习数学概念的好方法,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最后就是在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强化。
在接下来的等腰三角形这个概念中,我重点强化了一说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马上想到概念,一说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第一个想到概念,同理等边三角形也如此,这样多次反复强化一个月后,在判定和性质比较分明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中学生大部分终于明白了概念的两种作用。
探究成果:初中数学相对难理解的概念是函数,由于前面我注重了概念的方法学习,所以在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中对概念的考察已难不住学生,我和学生也形成了默契,我说判断y是不是x函数是谁说了算?是老师还是你们说了算?学生也不上当,很肯定回答:是概念说了算。
在慢慢渗透概念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学生不仅学会了概念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学习一次函数很多题目都是从概念的判定和性质着手考察,判定下列函数是不是一次函数,满足一次函数的形式和一次项系数不为零即可,反之告诉一个函数是一次函数,首先要满足形式,其次一次项系数不为零,也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即从判定和性质两方面来考查,学生现在一看题目就知道出题人考查什么,还知道原来概念是这么学习的,在较难理解的一次函数的测试中,有十二个满分,一百多分达到百分之五十,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得益于概念学习方法的探究。
方法迁移:初三的微型课题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今年在初一的学习中,我也教会学生学习概念的方法,虽然学生还没学性质和判定,但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概念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我举例说判定一个学生是否是三好学生,要满足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反之说一个学生是三好学生一定满足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学生在学习同类项时,我就类比这样举例,学生很容易学会了判定同类项的方法。一是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两个条件就是,缺一不可。反之说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这样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而且学习感觉轻松了自信心越来越强,在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对还没学的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都能自己进行判断了,真的感觉自信心满满的,这积极性比一次奖励还来得快,真的是打开数学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学生学会概念的学习方法,不仅会自学还能应用到其他科目,学习尽头越来越足,真正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且我也能加入到如何能提高學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虽没有华丽的词句但却是我真实的感受。再次感谢微型课题带给我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赵丽敏.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N]. 云南经济日报,2010-12-27.
[2] 史万春.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N]. 学知报,2010-9-20.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