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2018-01-07 01:31郭海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微课程小学数学

郭海霞

【摘要】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的出现,“微课程”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股“微”风也吹进了小学,作为小学的一线数学教师,我们该怎么面对这种课堂理念的改变,如何让微课更好地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呢?针对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数学课程内容尝试制作微课,以及在运用中加以思考与改进成了关键所在.

【关键词】微课程;小学数学;应用与思考

一、小学“微”现状

所谓的“微课”指的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为此做了个小调查.在教学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制作了相关教学视频,时长约9分钟,在学习新课内容之前通过微信群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家长,并发下学习任务单,在六年级两个班级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六(1)班、班级人数43人、视频观看人数39人、观看率90.7%、任务单完成率97.6%、任务单正确率65.1%;六(2)班、班级人数43人、视频观看人数39人、观看率88.4%、任务单完成率97.6%、任务单正确率62.7%.

从调查数据中不难发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还是相当高的,除极个别学生是由爷爷奶奶照顾无法使用手机微信观看以外,绝大部分家长都能熟练运用微信的方式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从任务单的完成情况来看,家长自身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虽然能督促孩子学习,但在学习的指导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重视的地方.

二、微课“微”什么

微课的使用确实改变了我们的传统课堂,然而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制作成微课呢?尤其是我们数学学习.那我们的数学课堂到底“微”什么,哪些课程内容适合运用微课程呢?以下浅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概念性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描述比较抽象,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存在一定难度.比如,“认识钟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得到“1小时=60分钟”的结论,我们利用PPT录屏的方式设计了一段微课.微课先要求学生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然后要求学生动手拨指针,在分针转一圈的同时观察时针的变化;最后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结论.这段微课程作为课前自学环节设计.学生可以多次观看,通过微课程的层层引导,在观察、动手和思考中初步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演示并通过小组研究得出结论.这样的概念性学习比学生自己看书预习再到课堂上听教师讲解的效果要更加明显.

(二)教学中的重难点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单元中,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难点,在设计微课程时首先就从两只鳄鱼比较嘴巴大小的问题引入,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到角,并在将两个角重叠后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然后设计让孩子们自己摆出两个角,并且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这个环节录制了两个孩子比角的过程,让孩子们一边观看一边学着操作.这段微课程我们是设计放在课前观看的,并给每个孩子学习的任务单,在家观看微课程以后,每个孩子不仅仅是看,还学会了操作,甚至带着任务去总结.这样的学习无疑为解决难点提供了便利,课堂上教师只用稍加点拨,整个课堂的主体都将回归孩子.

(三)课后知识点巩固

课后习题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和提升,我们教师一般会对学生讲作业要求.但是对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来说是不能把全部要求都记下来的,这时教师不仅可以将作业要求在微课中讲给学生听,还可以配上正确的作业图片示例给学生观看.有了这样的微课,孩子在家可以反复观看,效果比教师一遍遍地重复讲要好.比如,在期末复习中,一年级要求口述解决问题的过程,总有那么一部分孩子会算不会说,这让教师很是头痛,在学校讲了一次又一次,可是家长不知道怎么去指导孩子说,一回家又会忘记.这个时候我们设计解决问题的微课程,并录制孩子们自己解说的过程,通过微课观察,孩子们可以在家反复练习,不仅会算更学会了怎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说清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微课还可以运用到很多的教学环节中,比如,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的教学设计使用微课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因为微课而微课,而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好的教学思路,让微课为教学服务.

三、我们“微”思考

微课程不仅仅是将简单的一段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一段微缩在5~10分钟内的教学环节、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难点,需要教师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课程、编制任务单、录制微课程、传递分享、重视自学微课后的反馈以及对传统课堂内的调整等.这一系列的过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绝非一朝一夕、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这就需要一个团队一起去思考研究.

教师设计微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充分研读的过程,一个好的教师团队就是在不断地研读中磨出好的思路和火花,设计出适合课程的微视频、自学任务单、前测、后测以及相关的练习.而在微课与课堂融合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学生对重点的再呈现、再突破,此时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小组学习状况的调节能力,对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辩、质疑、动手操作等的组织能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团队的磨合、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一学期的课程内容非常烦琐,团队的分工合作才能形成资源库,通过分享微课内容、交流微课心得,使得我们在微课的研究上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微课程的制作和研究以及开发和应用,其目的都是更好地服务课堂、更好地服务课程,我们教师应该把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虽然微课在我们学校才刚刚起步,但我们应该本着为孩子、為家长着想的原则,设计出适合我们学校教学模式的微课程,让微课处处发挥微热并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展现出我们学校教师们热衷学习和研究的大智慧.

猜你喜欢
微课程小学数学
微课程理念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