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支云
【摘要】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中较为基础的知识点,难度不大,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为提高学生线性规划题目的解题效率,防止失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这一题型的讲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常见线性规划类型进行汇总、剖析,探讨解答相关题型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中数学;线性规划;求解;策略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相关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题型多变,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常见类型的总结,针对不同类型,依托具体例题,传授相关的解题策略,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这一基础知识.
一、线性目标函数及求解策略
求解线性目标函数最值属于基础题型,学生较容易掌握.解答该类题目时一般采用图解法,即,联立给出的方程组,求解各交点坐标,寻找到目标点,带入目标函数便可求得答案,因此,准确找到目标点是解答该类题型的关键,解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保证目标点求解的正确性.
例1 变量x,y满足2x+y≤40,x+2y≤50,x≥0,y≥0, 求z=3x+2y的最大值.
分析 解答該题时,应根据题设条件画出可行域,而后采用平移目标函数图像的方法进行求解.根据题设条件,画出的可行域如图1所示:
显然z=3x+2y图像越向可行域的右上角移动,取得的值越大,联立方程组可求得A点坐标为(10,20),代入得z=3x+2y的最大值为70.
点评 该类题目没有难度,为提高解题效率,保证解题正确性,应注意:其一,正确画出可行域范围,准确计算直线方程交点坐标.其二,明确要求的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保证目标函数图像移动方向的正确性,计算出最终结果.
二、非线性目标函数及求解策略
线性规划中有一类题型的目标函数不是线性函数,难度有所增加,采用平移图像的方法无法直接求解.解题时仍需要正确画出可行域范围,而后认真观察非线性目标函数,看其是否是特殊图像的函数,如抛物线、圆等,而后借助其性质进行求解.
例2 已知x,y满足x-y+2≥0,x+y-4≥0,2x-y-5≤0, 求z=x2+y2-10y+25的最小值.
分析 求解线性规划题型,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可行域,但该题目的目标函数不是线性,因此,需要对目标函数进行转化,即,z=x2+y2-10y+25=x2+(y-5)2,如此可看作求可行域中的点与点M(0,5)距离平方的最小值.
根据题设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2所示:
解答时过点M作AC的垂线,MN长度的平方即为所求,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直接求解出MN长度的平方为92.
点评 解答目标函数为非线性函数题型时,除正确画出可行域范围外,还应对目标函数进行巧妙的转化,借助几何意义进行求解.如目标函数为z=(x-a)2+(y-b)2形式时,可看作是可行域中的点到点(a,b)距离的平方.如目标函数可化成圆的方程,应通过圆心坐标进行转化,而后求解.
三、目标函数参数求解策略
求目标函数参数属于线性规划逆向思维问题,难度较大,部分学生遇到题目不知如何下手,事实上只要明确目标函数最值一般在可行域边界、交点处取得,借助数形结合思想不难进行解答.
例3 平面直接坐标系中,不等式组x+y-1≥0,x-1≤0,ax-y+1≥0 (a为常数),表示的平面区域面积为2,那么a的值是( ).
A.-5 B.1 C.2 D.3
分析 解答该类题型时应认真分析题设条件,给出的不等式组中有两个直线方程已知,此时可画出其在坐标系中的图像.而ax-y+1≥0恒过点(0,1),其可看作围绕(0,1)点旋转的直线,因此,可做出如图3所示图形:
观察题设给出的四个选项,其中当a=-5时,可行域不是封闭的图形,舍去.当a=1时不难求得面积为1.当a=2时面积为32.当a=3时,面积为2,满足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D.
点评 线性规划中求解目标函数的参数难度较大,如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很难求解出来,本题中很多学生不能挖掘出ax-y+1≥0恒过点(0,1)这一隐含条件,不知如何下手计算,白白失分,因此,解答该类题型时应注意:认真分析给出的已知条件,可先将已知直线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来;分析带参数的直线方程,挖掘存在的隐含条件.另外,因该类型题目难度较大,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多讲解相关例题,让学生见更多的题目,更好地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技巧.
四、结 论
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题型多变,因此,教师应做好高中阶段线性规划类型的总结,本文共同探讨了线性目标函数、非线性目标函数以及目标函数中求参数题型,明确不同题型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类型列举相关例题,为学生讲解具体解答策略,提出线性规划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这一基础知识,做到迅速、正确解题.
【参考文献】
[1]吴建涛.高中数学线性规划类型及求解策略[J].劳动保障世界,2015(29):53-54+57.
[2]焦国营.例谈线性规划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6(10):105.
[3]董悠.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4):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