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材料导向性把握的有效探究

2018-01-05 23:14张梅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周浩北京大学主旨

张梅

【摘 要】对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本文认为首先应从材料切入,也就是要读懂材料内容,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为此,作者提出了从揣摩材料内容的情感倾向、把握材料文字的关键词、领悟材料文字的主旨三个方面找准材料作文立意角度的切入点的观点。

【关键词】材料作文 导向性 审题立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B-0130-02

作文立意的好与差决定了作文的成与败。近年来,材料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考材料作文形式一般都是给出一则文字材料,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写一篇作文。可见,材料作文相对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来讲,其立意角度相对丰富,实际上出题教师也是鼓励考生能选准角度立意。但在考试中,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读透材料,提炼的观点与材料本身导向产生偏差,甚至相悖。结果可想而知,不符合题意的作文分数肯定不高。可见,材料作文的立意符合题意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首先从材料切入也就是要读懂材料内容,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据材料的文字引导,去把握思考的方向,从而明确题意范围重点及要求,要注意的是,思考一定要全面准确。有时所给的情境内容比较含蓄,我们应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善于发现材料深层隐含的信息,即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此作为文章的主旨,可见,材料文字本身的导向性就是立意角度的最佳切入点。那么,如何审清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呢?以下是笔者在材料作文教学实践探究中的一些体会。

一、揣摩材料内容的情感倾向

在作文材料中,有些文字常常隐含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因此在审读作文材料时,要善于捕捉這些文字信息,从中领悟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进而确定最佳的作文立意角度。

以下是笔者所在学校今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作文材料以“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的实例进行作文写作方法的探究。

材料一:在 2008 年高考中,山东省考生周浩同学考出了 660 多分的成绩,并以山东省理科前五名的佳绩考入北京大学,但他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感到“痛不欲生”,后来转入自己喜欢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人人羡慕的高才生变成了普通的技校学生。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面对周浩的“弃北从技”,你怎么看?

笔者先是引导学生分析作文材料,材料中讲述的是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而上普通技校的事。可以说,他的举动出乎大家的意料,他竟然放弃了人人渴求的北京大学,转入普通的技师学院就读,但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他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感到“痛不欲生”,因而转入自己“喜欢”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这样对材料一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确了“喜欢”一词表明了材料的情感倾向,对于材料中的主角周浩而言“技校更适合自己”。由此,学生纷纷确定了作文立意的范围,即从“适合”“兴趣、爱好”入手,谈“我的人生我做主”“为自己而活”“摒弃世俗观念,活出自我”,这些都属于符合题意的导向。可见,一些含有感情的表述往往凸显了命题材料本身的情感倾向,所以阅读材料应先从“情”着手。

接着,由上面这则材料演变出下面一道材料作文题。

材料二:高中时的周浩一心想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高考后,这个想法没有得到家人和老师的支持,最终他选择了妥协。没想到,两年多后,他还是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对于从未接触过数控专业技术的他,只好每天十几个小时都“钉”在实验室里研究,几个月后,他的技术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周浩通过校内的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并在全国 811 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通读材料后,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材料中具有情感倾向的“文眼”,很快学生就找到了,“钉”在实验室里研究,同时分析材料暗含的导向,学生认为其中暗含的导向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获得”“在追求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等。这则材料再次显示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是作文立意的关键。

接着上面这则材料的后续内容“从北京大学退学上技校勇气背后的追问”演变为以下作文材料。

材料三: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1 月 4 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三年前,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周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的一举一动时刻吸引着媒体记者们的眼球。记者采访时,谈起当年的决定,周浩表示“毫不后悔,很庆幸”。

笔者再一次引导学生分析这则材料,寻找其中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语句,学生很快找到了——“毫不后悔,很庆幸”。然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庆幸”“不后悔”的含义,学生认为这是因为周浩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他相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真实的人生”。由此,作文立意就显而易见了。由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而上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事可以演变出很多作文材料,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善于把握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并进行揣摩,就可以收到“以不变应万变”之效。

二、把握材料文字的关键词

“关键词”蕴含了材料的主旨,而只有把握材料的主旨,而才能确定作文立意角度的入口。那么,怎样确定材料中的关键词呢?“关键词”一般是作文材料中的评议性语句,往往带有命题者的思想倾向,也即“意图”。因此在阅读作文材料时要仔细阅读对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其中往往蕴含关键词。

如作文材料:当问到数学大师陈省身为何选择数学时,他说是因为别的什么都不会,只好数学;无独有偶,画家黄永玉也说自己别的都不会,只好作画。他们的话如出一辙,“别的什么都不好,只好……”

笔者让学生找到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别的什么都不好,只好……”由此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充分发挥特长”之类的作文立意。可见,关键词就是材料内在的含义。

(一)在材料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带有议论性质的句子

如作文材料:在一次集会时,老师看到多数学生喜欢坐后面的座位,有的则盲目随意,随处而坐,只有极少数学生坐在前排。于是老师有感而发:“小树,只有永远追求阳光,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鱼儿,只有不停地前行,才能遨游大海;鸟儿,只有奋力飞翔,才能搏击长空!人也一样,敢于坐前排,敢于亮出自我,方可获得成功!”老师的一番话,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笔者让学生对材料中老师所说的话进行分析,学生是这样认为的,前面部分都是老师对学生的引导 ,关键在于让学生明白“敢于坐前排,敢于亮出自我”,这句包含议论性的句子,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坐前排”。学生抓住反复出现的词语“坐前排”和带有议论性质的句子“敢于坐前排,敢于亮出自我”最终确定了如下作文立意:积极的心态决定成功的高度、要有永争一流的精神、要树立勇于坐前排的生活观、勇于坐前排会更成功。

(二)材料中角色性质定位的形容词

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一滴水

里面有阳光的五彩图

是雪的化身

是沙漠的希望

是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個小小的错失,比如一旦滑过,足以丢失这一切……

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这则材料,学生认为要从象征意义和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阐释。笔者问道:“这滴水象征什么?”学生回答:“应是指像水一样珍贵重要的东西,对世界、对人生、对人类影响极为深远,可以给人类带来希望和阳光的东西,如善良、纯洁、爱、道德良知等。”笔者又问:“‘错失和‘滑过又象征什么?”学生回答:“指的是人生的闪失、所犯的错误等。”由此可知,对待如水一样珍贵、重要的东西要放在心上,不能犯错或有闪失,这样就可以确立作文立意,即抱紧良知,让这股精神之水洗涤心灵的污垢。

(三)材料中表示心理活动及外在行动的动词

如作文材料:一位裁缝的孩子的一条牛仔裤膝盖处破了一个窟窿,面对一脸不悦的孩子,这位裁缝妈妈灵机一动,在另一条裤腿的膝盖处也剪了同样大小的窟窿,然后进行了明显的做旧和磨损处理,且精心饰以流苏,并将其取名为“金边牛仔裤”。第二天,孩子穿着牛仔裤出门,很多年轻人都说:“这条牛仔裤看起来真时髦、很酷!”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也跟着这样修剪了牛仔裤了,后来就成了一种时尚。

笔者先让学生找出材料中的动词,学生很快找到了,即“剪”“饰”等,这些词语充分展示了裁缝的智慧和技艺。笔者告诉学生,在理解材料内容时,要紧紧抓住材料中的这些动词来准确把握作文的立意。学生通过准确地理解材料,很快给出了作文立意: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的智慧;灵活变通的思维会柳暗花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领悟材料文字的主旨

领悟材料文字的主旨是写作材料作文时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作文材料:兔子是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一直不会游泳,他很苦恼,每次看到小鸭子在河里快活地玩耍时,心里就很难受。后来兔子参加了游泳培训班,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更加苦恼了。于是他找到青蛙诉苦,青蛙笑着说:“你呀,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进行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兔子这才恍然大悟!

笔者问学生:“这则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得出——我们应该如何活着。笔者又问:“应该如何活着呢?”学生找到了材料的主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兔子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游泳,但他有自己的特长,学生从中找到了作文的立意,即“做好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因为我们所做的最适合我们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综观以上作文材料,我们不难发现,把握好材料本身的情感倾向、关键词、主旨导向性,就能找到作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其实作文材料的导向是十分清晰的,教师可以据此指导学生确定作文的立意,由此获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俗话说,“意高则文重”,意不深则行不远。一篇文章的写作水平高低最主要的还是由立意来决定,由此可见立意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审题立意的方法,只有把握好审题立意这一关,才能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作者简介】张 梅,中学高级教师,广西基础教育名师深蓝工程培养对象,曾出版个人专著《说好秋天就回来》。

(责编 郝 勋)

猜你喜欢
周浩北京大学主旨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弃北大读技校 自定别样人生
弃北大读技校,自定别样人生
放弃北大读技校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物理人物图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