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群建设:政策、框架与展望

2018-01-05 22:56张栋科闫广芬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28期
关键词:专业群

张栋科+闫广芬

摘 要 专业群建设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我国专业群建设的历史政策演进反映了其由试点、普及到优化的建设历程,现状研究梳理呈现出包含专业群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常态建设的要素及其措施、动态调整的机制及其评价在内的研究框架。由此,可以从生涯发展取向的价值理念、产业专业就业联动的行动逻辑、需求导向下动态调整的实施路径等三个方面设计我国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专业群;生涯发展;联动逻辑;动态调整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8-0038-06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变,并步入了内涵提升与常态化建设的“后示范”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是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而以专业群为单位统筹专业内涵建设则是建设高水平专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建设历程可以发现,2006年是我国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元年,在这一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开始实施,并提出要通过特色专业群建设来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二十年来,专业群建设已然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现实挑战。由此,就我国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历史政策演进与研究现状框架进行分析与反思,有助于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高职专业群历史政策的阶段演进

二十年来,我国高职专业群政策经过了由试点、普及到优化的建设历程,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高职专业群“试点”建设阶段(2006-2010年)

2005年10月,國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院校,进而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2006年1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要从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培养、实训基地或车间建设、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等入手,形成500个左右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以期提高示范高职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截至2010年,先后完成了三批共440个重点专业群的试点建设。由此,伴随着示范院校的带动作用,专业群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未来方向。此阶段的政策导向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进一步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决定》提到,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向市场驱动、就业导向转变。与此同时,2006年11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通过及时追踪市场需求变化、毕业生就业状况,有针对性的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并通过重点专业群体系建设,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其次,以投入导向的方式系统提出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具体任务。2007年6月印发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专项资金支出主要包括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费、课程建设费、师资队伍建设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费,进而明确了高职专业群的建设方向。《实施意见》中也详细指出,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成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由重点专业带动区域和行业内3个以上相关专业主干课程水平的提高,继而确立了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具体内容。

(二)高职专业群“普及”建设阶段(2010-2014年)

2010年7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推进通知》),提出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2011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提出要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支持1000个左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2012年6月,经过审核与确定,全国共有969所高职院校纳入了行动计划。由此,“以重点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基本覆盖到全国所有高职院校。此阶段的政策导向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确定以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作为高职专业群建设的行动导向。教育部于2011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在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的行动导向下,高职专业群建设应围绕国家与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合理确定专业结构和布局,充分发挥地方及行业在专业设置工作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并鼓励其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其次,明晰提升高职专业群服务产业能力的原则与内容。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指出,应坚持服务和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学校主体和多方参与、区域特色与行业统筹相结合的原则,探索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建设教学团队等来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而《推进通知》中也提出应从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来调整专业结构、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来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产业能力。

(三)高职专业群“优化”建设阶段(2014-至今)

2014年6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出台,提出要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和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进而形成动态调整的专业预警机制和课程体系。2015年7月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亦指出应加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依托重点专业(群),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由此,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开始步入动态调整的“优化”建设阶段。此阶段的政策导向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明确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的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把招生计划及其完成率、报到率、就业率等指标作为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基本依据。

其次,进一步明晰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的实施策略。2015年7月出台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2016年12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要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强化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2017年1月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要完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推动区域内职业学校科学定位,加强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建设,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通过专业改造等方式设置复合型专业,并建设服务现代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

其次,建立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的诊断与改进制度。2015年6月下发的《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指出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并试行专业诊改,通过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2015年12月,《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印发,指出应从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诊改、课程质量保证等三个角度保障专业建设质量。

二、高职专业群现状研究的框架建构

高职专业群建设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引领并推动着建设实践转向内涵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专业群研究呈现出与其建设实践融合发展的共生状态。通过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建构包含专业群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专业群常态建设的要素及其措施、专业群动态调整的机制及其评价在内的研究框架。

(一)专业群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

1.专业群的内涵解析与组建逻辑

专业群概念界定存在“核心专业支撑论”和“相关专业组合论”两种观点。“核心专业支撑论”认为专业群是由核心或特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组建的专业集合[1]。“专业组合论”则认为专业群是由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遵循“课程相近”“能力趋同”或“同一实践教学”的原则组建的专业集合[2]。

专业群内涵认识也存在“教学组织论”与“管理模式论”两种观点。“教学组织论”认为专业群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教学单位和课程组织单位,以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模式论”认为专业群亦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管理单元,是资源共享与人才产出的实体单位。因此,从内涵上说,专业群既是高职院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的教学组织手段,也是高职专业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创新。

专业群内部专业的组建逻辑包括关系逻辑、区域逻辑与结构逻辑。关系逻辑是以专业间关系为依据,组建双核心型、单核心引领型、单核心辐射型和协同发展型等专业群[3]。区域逻辑是根据专业涉及的地理范围,组建校内专业群和校际专业集群,校际专业集群是由两所及两所以上的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围绕区域内某一行业岗位群共同构建的,由某一类近似专业形成的专业集合[4]。结构逻辑是依据专业的稳定程度,组建制度化专业群和松散性专业群。松散型专业群即项目导向型专业群,是以项目(最好是现实问题或企业的真实项目)为纽带,组建内容开放、形式松散、模式动态的专业群[5]。

2.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由此,学科群理论和专业集群理论是高职专业群建设的两大基础理论,而与产业和职业对接的“职业联系”则是高职专业群建设的现实依据。

“学科群”是指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点集[6],是由若干相关学科有序组合而成的学科集合。学科群是适应学科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和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出现的,其试图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而将相关学科结合进而培养高级综合性人才,具有内部结构有序性、组成要素相关性等特征。而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要求其课程体系在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的同时,亦应“学科群”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来构建包含多学科知识的课程群,进而促进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相关企业及政府、大学等机构聚集在特定空间的现象[7],进而构成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8]。同时,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9],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结构差异化发展,产业集群的时空定位直接决定了人才需求结构。而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要与产业集群实现时空对接。伴随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及行业新业态产生,人才需求结构也逐渐复杂化,由此驱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由离散的专业集合,通过“衍生”和“重组”,形成向专业群演进的专业结构布局。

“职业联系”的本質是工作要素的关联,是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现实依据。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必然引发现有专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而与产业和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职业联系则是专业群内在联系的现实依据。现代产业的基本特征是产业复合性增强,产业链不断延伸(加粗),进而使得职业与产业具有了极强的关联度,并由职业的产业属性和派生关系形成了职业集聚。职业群体现了产品(服务)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职业联系,以职业群分析为逻辑起点可以将相近职业进行捆绑,从而成为构建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基础[10]。

(二)专业群常态建设的要素及措施

专业群常态建设的要素包括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组建、组织机制设计等要素。

1.专业结构布局与设置路径

如何有效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是当前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包括专业群整体的专业结构布局与内部的专业设置路径。专业群的专业结构布局首先应坚持“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以及区域的专业布局,面向行业新业态、延伸的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等,来进行专业群整体的专业结构布局。而专业群内部的专业设置则分为核心专业的确定和群内相关专业的选择两个步骤:核心专业的确定即选择各院校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而相关专业选择则围绕学科基础相同或相近、技术能力要求趋同或相关、产业群发展链或职业岗位群[11],将若干相关专业与核心专业组成专业群,以促进资源集成与共享。

2.课程体系建设与组成结构

课程体系及其资源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环节,包括课程体系建设途径与课程资源组成结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对专业群面向的技术与服务领域进行分析,明确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通过解析岗位群工作任务来确定专业群课程群[12],其实施路径是分析专业群的“职业联系”以及所面向的“服务域”的核心岗位,以其工作领域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以工作内容构建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13]。在课程资源组成结构上,应坚持“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14]的原则,按照 “平台+模块+方向”和“基础+平台+模块+拓展”等模式,构建“基本工作任务课程+专门化方向工作任务课程+技术性学科课程”[15]三段式、“公共基础课+平台通识课+平台基础课+方向技能课”[16]四段式等不同的课程结构。

3.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体系构建

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体系构建分别从硬件保障和软件支撑的角度推动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改革,包括实训基地的分类建设机制与实践体系的管理运行机制[17]。从校企合作差异化功能的角度,可以建设实践教学中心、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18]。从生产性实训的具体流程出发,基于关键资源池(KR-POOL)模式,建设融合校内基础实验与校外共享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服务平台[19]。

4.人才分类培养与协同育人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涉及人才分类培养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等问题。高职专业群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结构与资源集成的优势,在考虑学习者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学分制改革来实现大众化人才、技能特色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分类培养[20]:实施规范化教学实现大众化人才培养;制订满足个性化实践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技能特色人才培养;在核心专业中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试验教育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高职专业群人才的分类培养需要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制度保障,可以从“企业与学校的全向全程介入”“前店后院”式、“教学工厂”项目制教学等模式,来探讨校企双方如何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和生产经营资源参与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进而构建生产、教学、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创业指导等整体互动的协同育人机制。

5.师资队伍组建与培养机制

专业群内部师资队伍组建应该打破传统教师分属不同教学单位的固化身份,通过组建集学习者实训、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和企业项目开发功能“三合一”的教师工作室[21],建立高效团队合作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与兴办经济实体,增强其社会服务能力。在专业群教师的培养机制上,建设专业群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规划专业教师与教师团队的职业生涯方向,分层次制定教师培训制度,探索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评价制度[22]。

6.组织管理层次与具体模式

专业群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其管理机制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宏观层面,构建“政校行企”多元参与机制,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和人才培养数据平台,联合进行动态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布局调整,完善院校质量年报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23]。在中观层面,完善校企协同参与机制,建立多方组成的专业群建设委员会以及对话交流制度[24],构建区域产业为纽带、多主体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利用“产业学院”“校企融合发展共同体”等,以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微观层面,建立“系主任领导下的专业群经理负责制”[25],实施柔性化的课程组织、专业管理和师资调配制度。

(三)专业群动态调整的机制及其评价

1.参与机制与实施路径

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旨在调控群内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进而推动群内专业的资源集聚和结构优化,促进专业群自我发展与约束[26]。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与具体的实施路径。在参与机制上,首先需要确立由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多元参与、责任分担的参与机制。在实施路径上,可以从产业需求和就业反馈两个途径入手[27]。在就业反馈上,可以尝试构建就业质量反馈与产业发展同步调整机制[28],为动态调整专业群结构、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提供重要依据。

2.评价机制与评价方法

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评价应坚持整体原则与产业导向,即将专业群作为一个综合体进行评价,从专业群人才培养对区域产业的贡献度、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以及产业导向下专业的提升度等角度来开展评价。具体包括两种评价类型与评價方法。在评价类型上,对专业群的评价应包括立项评估与水平评估两个阶段[29],立项评估主要考量学校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与可行性;水平评估针对已经立项建设的专业群开展评估。在评价方法上,要由教育内部评价逐步向由行业和企业主导外部评价转变,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进一步完善学校、企业、行业和第三方组织机构协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形成包含教学信息监控、教学督导监控和教学管理监控的内部评价体系[30]和包含产业贡献程度、社会服务能力、毕业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外部评价体系。

三、高职专业群未来实践的图景展望

对政策演进与研究框架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我国专业群建设面临着价值理念迷失、行政指向明显、内涵建设不足等现实挑战。由此,可从理念导向、行动逻辑与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一)理念导向演进:由就业导向、产业导向转向生涯发展取向

在专业群建设的理念导向上,已有研究探讨了专业群建设的“就业导向”或“产业导向”。“就业导向”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高職院校专业群建设应紧紧围绕“就业”来设置招生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产业导向”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产业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应紧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步伐。然而,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应是“人本性”,其根本目标应是促进高职院校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作为面向职业岗位群的专业群建设,应注重学习者岗位迁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进而为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1]。因此,高职专业群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育人工程,应秉持以人为本“生涯发展取向”理念,关注高职学习者的价值诉求,以满足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协调为核心,以专业及专业群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步为途径,促进学习者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其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实施路径衍变:由“行政指向”下的静态建设转向“需求导向”下的动态调整

在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上,已有研究探讨了如何根据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来进行专业群建设的具体措施。然而,专业群建设自产生伊始则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特征,高职院校将其视为示范建设期的重点任务。在“后示范”时期,缺乏内涵驱动的专业群已成为一种准制度化的体系,无法及时有效地反应由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而导致的人才需求和学习需求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种与经济结构相匹配的流动状态,其中,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专业细分与产业分工、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是构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耦合机制的外部框架[32]。专业群建设是市场需求变化与高职院内在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而产业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产业链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梯度转移、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延伸与萎缩中。因此专业群的结构也要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33]。因此,如何基于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通过对于产业的人才需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的分析来实现专业群建设的动态调整,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行动逻辑转换:产业、专业、就业的关系由线性逻辑转向联动逻辑

在专业群建设的行动逻辑上,已有研究探讨了由“产业决定论”而衍生的“产业—专业—就业”的线性逻辑。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已带来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产业内部的重新分工,进而对劳动力配置和专业化分工产生深刻影响。专业化导致生产方法日益复杂,复杂的生产方法要求许多专业技能,由此产生了对不同类型和层次专业化劳动力的需求。而行业劳动力需求不能仅仅通过将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加总而得出,因此,整个劳动力市场人才供求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如果仅仅遵循“产业—专业—就业”线性逻辑,使得专业群建设无法及时反映就业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信息则能够直接反映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其也应成为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基于对产业发展的“入口”与就业质量的“出口”的双重考量,通过强化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施跟踪与及时反馈,系统构建“产业专业就业”的联动机制,在高职院校、用人企业、毕业生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成为当前提升专业群内涵建设水平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孙毅颖.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36-38.

[2]郭福春,徐伶俐. 高职院校专业群视域下的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9):111-114.

[3]董淑华.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26-30.

[4]温辉. 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7):48-49.

[5]刘毓. 高职院校松散型专业群建设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0(6):82-84.

[6]袁洪志.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4.

[7][美]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2002:2.

[8]刘家枢,高红梅,赵昕. 适应区域产业集群要求的高职专业集群发展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4):38-41.

[9]孙峰. 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7):46-50.

[10]章建新. 职业联系视角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效应分析与提升对策[J].职教论坛,2006(12):5-9.

[11]聂瑞芳. 高职院校校际专业集群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25):37-39.

[12]陈秀珍.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6-89.

[13]强伟纲. 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1):30-32.

[14]张欢.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31-34.

[15][28]沈建根,石伟平. 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78-80.

[16]吴翠娟,李冬. 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3):14-16.

[17]强伟纲. 专业群视角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4(5):149-150.

[18][30]钱红,张庆堂.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5(1):139-141.

[19]刘芳. 高职信息类专业群“实训、实战、实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37-40.

[20]顾京. 基于产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17):16-17.

[21]蒋新革,刘国生,陈选民,陈敏. 高职现代制造专业群“三合一”教师工作室建设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13-15.

[22]霍丽娟. 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58-61.

[23]杨善江. 产业调整视角下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5-9.

[24][26]张新民,罗志.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J].职教论坛,2016(27):5-9.

[25]任晓鹏,任晓鲲,张小菊. 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织构成与职责定位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5-6.

[27][33]施泽波. 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95-96.

[29]方飞虎,潘上永,王春青.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5):59-62.

[31]吴翠娟,李冬. 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3):14-16.

[32]周晶. 区域中高职专业协调发展的三个经济学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1(34):26-31.

猜你喜欢
专业群
服务于专业群建设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兴专业集群化的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产业链视域下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