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武
摘 要: 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路径,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发挥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激活各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门专业课程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本文以建筑与文化课程开发为例,探索提出根植文化基因,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文化基因;课程思政;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8)05-0072-04
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路径,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发挥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激活各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门专业课程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呢?本项目以建筑与文化课程开发为例,探索提出根植文化基因,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当前国内外关于“课程思政”“建筑文化”的研究在中国知网文献当中较多。从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课程思政” 共有记录1298条,检索关键词“建筑文化”共有记录3614条。把“建筑文化”与“思想政治”两个关键词相关联共同检索共有研究记录38条。成果形式比较多样,有的是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期刊论文或调查报告等。研究观点也精彩纷呈。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是充分彰显建筑文化的思政教化功能。美国学者E·希尔斯在《论传统》中论述观点认为,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它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1]。国内学者杨大禹在《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中提出,就像人有遗传基因一样,传统民居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建筑文化传承基因,那就是各种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形式、构件、符号、装饰色彩、材料工艺和建构技术,是体现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民族传统所产生的建筑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力的表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主要依据,也是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民族力量源泉[2]。
二是对当前崇尚千篇一律的建筑文化观的反思。1960年代后,新乡土派、后现代派与新理性主义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乡愿”与场所复兴理论,对于影响现当代建筑师,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师摆脱了千篇一律的国际化模式,从而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发挥地方文化特色与建筑师的创造性转化才能,使这种场所精神已越来越为大多数人所共识,它能体现建筑环境的意义、地区文化传统以及物质文明的个性化特征。国外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挪威的诺伯格·舒尔次,他的名著《场所精神》提倡场所精神与建筑现象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按照他的解释,场所精神就是有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正是这种场所精神才可以区别于千篇一律的国际式风格[3]。国内学者李先逵在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中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各种当代西方建筑思潮、理论流派如洪水般涌入,求“食洋”化“食古”,对中国文化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崇洋甚于鉴古。他倡导,对中国建筑传统的认识应该从建筑文化学的观点,从建筑观的高度,从建筑哲学原理的把握上去加以阐释和理解[4]。
二、研究内容与知识框架
本项目以建筑与文化课程建设为例,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其一是研究建筑这一文化子系统与人类文化大系统的关系。在研究与教学内容上分别体现为:儒家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例:故宫、民居)、道家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例:建筑与风水、墓葬)、民俗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例:杭州西湖、云南城子古村)、宗教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例:方尖碑历史传奇)等。
其二是研究建筑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其自身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通过对中国建筑典型系统分析,如北京四合院、徽派建筑、窑洞民居、岭南民居、上海建筑、江南民居、川西民居、川西邛笼、书院建筑、新疆建筑、蒙古包特征,从中分析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意蕴。
其三是研究建筑与技术、经济、思想意识等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探求建筑与文化的思政教育意义,从潜移默化中达到教书育人目的。
项目组通过建筑与文化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发展历史和有关建筑的人文知识,充分接触和认识“文”化建筑的過程,一栋建筑往往就是一个地标,反映着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政治形态、经济社会水平和民俗民风,体现了一定社会人群的生活习性、价值追求和审美理念等。通过有意识的向学生讲授建筑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运用建筑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建筑审美观和价值观。
建筑与文化课程知识框架设计:
三、项目研究重难点及其创新点
(一)对教师的人文知识信息量提出了较难要求
建筑专业偏于工科,在工科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知识,对师生的教与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建筑与文化》课程为例,讲授内容既涉及建筑学,又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如儒释道文化、世俗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教师既要深入了解建筑学、同时也要广泛涉猎中国历史文化,还要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研究解决措施:探索成立课程项目组,集中备课,博采众长。项目组可以对每一个专题研究形成基本讲授知识框架。如该课程的第六讲“北京四合院及其文化意蕴”,就包括以下七个部分:1.外貌特征、基本标志;2.主要分布在我国那些地方;3.从什么历史时期开始广泛流行和流传这种建筑;4.有些什么样的典型建筑(民居马头墙、牌坊);5.为什么做这样的建筑;6.怎样做这样的建筑;7.这样的建筑有什么意义。
(二)在建筑学课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建筑文化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建筑观、审美观,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研究解决措施:探索形成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1+4教学法。“1”是教师就一个专题讲座;“4”是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讲一下家乡的地标性建筑。
其他方法如:讲授法、小组讨论、个例分析、建筑采风、微电影、调研报告、角色扮演等作为补充。
(三)项目的创新点
进一步拓展了“课程思政”方法路径。以《建筑与文化》课程为例,项目组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在建筑专业课程中根植文化基因,培育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审美观,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并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就是本项目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与工作步骤
(一)项目研究思路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项目以理论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是中西方学者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为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既包括相关知识也涉及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课程思政、建筑文化、思政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书籍、公开发表的论文等,对“根植文化基因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方法研究——以《建筑与文化》课程开发为例”相关研究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研究的逻辑框架,并为项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证研究主要是建立在问卷调查基础之上的,既涉及结构式问卷方法也涉及非结构式的开放性的问题访谈。实证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其正是遵循了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本项目以湖北几所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师生为随机抽样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从《建筑与文化》教学现状、师生反映、教学效果、师生评价、教育愿景等方面进行调查。为拓展“课程思政”有效方法路径提出建设意见和思路。
本项目采用的个案分析法,就是以《建筑与文化》课程教学为例,从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材编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积累经验,为激活和挖掘其他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参考。
(二)项目研究工作方案和步骤
本项目历经3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2018年是预期项目成果形成的关键时期。
第一阶段: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成立项目组,提出《建筑与文化》课程教学构想,广泛收集积累建筑与文化方面的素材;预期研究成果:教学计划与教案。
第二阶段:2016年2月——2017年12月,项目组集中备课,博采众长,制定教学计划、开发自定教材、探索教学方法、调研师生教学反馈意见;预期研究成果:教材开发、教学方法。
第三阶段:2017年2月——2018年12月,项目组总结经验、形成教学成果或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报告。预期研究成果:教材(白皮书)、研究报告。
五、项目研究价值及其指导意义
本项目从实证角度出发,以“根植文化基因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方法研究——以《建筑与文化》课程开发为例”充分吸取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观点,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实际,以及当下国家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导性要求,项目组提出如下研究观点: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路径,就是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发挥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激活各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门课程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在理论意义上拓展了“课程思政”研究思路和方法。项目组分析建筑、文化、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与联系,其同一性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物化层面,人类的建筑是以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是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相比于动物而言,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制度层面,建筑与政治规格、经济发展、军事保护、法律、科技、文化、艺术、旅游之间的关系。三是精神层面,包括建筑人文观、建筑价值观、建筑审美观、建筑与宗教感情、建筑与民族心理、建筑与民俗民风等。
通过本项目研究,有利于探索在建筑专业课中渗透思政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探索建筑技术与建筑人文知识有机结合,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人文观,善于遵从民风民俗,构建“人居”建筑。好的建筑要与当地政府規划、经济发展、民风民俗相融,因此,无论建筑设计者、亦或施工者都要有“人居”建筑理念。
在实践意义上在于立德树人。项目组通过《建筑与文化》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发展历史和有关建筑的人文知识,充分接触和认识“文”化建筑的过程,梁思成先生:“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通过有意识的向学生讲授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提高文化素养,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运用建筑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建筑审美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E Shil.论传统[M].傅 铿,吕 乐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
[2]杨大禹.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J]. 南方建筑,2011(6):7.
[3]刘先觉. 论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共生与交融[J]. 世界建筑,1999(1):72-76.
[4]李先逵.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J]. 建筑学报,2001(8):18-21.
Abstract: The effective approach to carry out “cours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to make us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and exert its subtle educational function,activat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contained in various professional courses,and make all professional courses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king the cours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roach and method of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implanting the cultural elements.
Key words: cultural elements;course ideological education;cours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