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龙
摘 要: 以鄂西北地方高校为例,从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入手,从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文化等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鄂西北地域文化中的思政课教学资源,提出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途径:在理论教学环节,坚持“课程思政”的导向,实现“三个结合”;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内实践、校内实践及校外实践等渠道,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关键词: 高等教育;地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8)05-0068-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尤其是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使命。
这里,笔者结合鄂西北地域文化的实际,实证分析了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地域文化进课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地方高校,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离不开具体的地域文化的传承。
所谓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的人民,基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在历史的传承和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现象。它包含着一个民族在一定地域内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价值追求、文化基因,以及精神标识。大学是传播、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地方高校更是一个区域内的文化高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首先就是要进课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落实到地方高校,就是要把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二)优秀的地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资源
地域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文化,具有区域性、乡土性和特色性。相比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传统文化而言,地域文化更加鲜活、更加具体、更加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更加能够让学生近距离乃至零距离地接触和感知。因此,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来看,优秀地域文化的融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资源。
一是实践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实践性是重要的检验指标。所以如何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高校,其教学资源的优势反而凸显出来了。以鄂西北为例,从远古文化遗存,到神农文化信仰,再到底蕴厚重的楚文化、久负盛名的武当文化、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古朴稚拙的民俗文化,乃至红色革命文化、现代汽车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等,鄂西北地域文化为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多彩、感性具体的实践教学资源。
二是理论价值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很多重难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可以从鄂西北的地域文化中得到解读。如:“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我们既结合武当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来解读,也可以从十堰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现实来回答。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为例,从“劳工律师”施洋到贺龙上武当山,再到抗战时期的老白公路、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血战南化塘,一部十堰市的红色革命史,也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在鄂西北的缩影。
三是方法论资源。优秀的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化思想及方法,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方法论的启迪与借鉴。如:武当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可以让今天的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谐,理解生态文明,理解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东风汽车”的艰苦创业史及鄂西北的移民文化史,告诉今天的大学生要懂得开放、包容,要学会牺牲和奉献。
(三)地域文化进课堂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地方院校,相对省会城市的大学而言,大多呈现出办学时间短、基础设施差,地方经费投入少、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的情况。尤其是人才培养的“进口”和“出口”,即生源和就业方面,压力很大:本地优秀的生源都希望能够就读大城市的高校,而地方高校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毕业后都想去更发达的城市就业。但是,从地方政府的办学初衷来说,当然希望自己投入的办学经费能够回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即:地方高校必须“服务地方”,必须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能够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优秀人才。
地域文化進课堂,是推助地方高校很好地实现“服务地方”这个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地域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从热爱家乡做起,通过地域文化进课堂,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亲和力、认同感,为自己能够生于斯、长于斯而备感自豪,从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乡土情结”,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愿意回报家乡,建设家乡。
二、鄂西北地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挖掘优秀的地域文化并使其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改进中加强”的必然要求。鄂西北的地域文化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一是历史文化资源,二是革命文化资源,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文化资源。
(一)历史文化教学资源
鄂西北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远古文化遗存、神农文化、楚文化、武当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等。
一是远古文化。鄂西北的远古文化厚重质朴。从100万年前的郧县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七里河遗址,都证明鄂西北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二是神农文化。医药文明以及野人传说,让神农文化显得更加原始、神秘;三是楚文化,楚文化代表着鄂西北文化的底蕴,无论是长江汉水文化,还是武当文化,乃至民俗民习,都可以从楚文化中找到源头;四是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武当文化。武当文化已然成为鄂西北文化的一张名片,声名远播,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和谐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五是延绵数千年的移民文化。从丹朱避舜于房陵,到秦始皇流放吕不韦族人,再到后世历朝历代王公贵族流放鄂西北的政治风俗,以至上世纪60-70年代建设车城的移民潮。移民文化让鄂西北文化体现出特色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对于如何教育学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很好的方法论意义;六是稚拙、朴实的民俗文化,如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房县火龙节、夜锣鼓......等等,形成了鄂西北多姿多彩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既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资源,更是提振地方高校大学生家乡自豪感、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鄂西北的历史文化,既可以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爱国主义”的重要教学资源,也可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唯物主义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资源,还可以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生态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等内容的教学资源。
(二)革命文化教学资源
作为革命老区,鄂西北的革命历史可谓辉煌璀璨,名人辈出。许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红色印记,从劳工大律师施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杨献珍,到何恐、燕若痴、许明清等等,这些鄂西北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行动和鲜血诠释了大无畏、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革命英雄气概。一大批开国元勋转战鄂西北的历史,更是让十堰人民倍感自豪和骄傲:贺龙转战鄂西北,与武当山道士结下的深厚革命友情,让武当山这座传统意义上的道教名山,更富革命传奇色彩;红四方面军漫川关突围中,许世友、徐向前血战云岭。云岭之战,是红四方面军在整个西征过程中,最惨烈的一战。正是有了云岭之役的胜利,才有了红四方面军的生存,才有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这一稳固的后方基地,才有了后来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野战军。解放战争中,李先念血战南化塘,奠定了中原突围的决定性胜利。其他诸如抗战时期交通命脉“老白公路”(老河口到陕西白河),等等。
鄂西北红色革命文化,彰显了鄂西北人民为追求真理不屈不挠,为革命大局勇于牺牲、勇于战斗的精神风貌。将这些红色历史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无疑会让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的觉悟和信念,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头脑”。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文化教学资源
“车城、名山、秀水”是十堰市的城市名片。其中,“车城、秀水”基本上代表了鄂西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高度。
十堰市是东风汽车的发祥地。没有东风汽车,就没有鄂西北今天的社会主义新面貌。一部二汽建设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鄂西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40年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移民到鄂西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以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掀起了一场三线建设的热潮,在秦巴山区的沟壑中催生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璀璨明珠——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艰苦拼搏的创业精神,致力于打造世界品牌的民族情怀,坚持改革的创新精神,永攀高峰的竞争精神,开放包容的移民精神……“二汽精神”不断涵养着鄂西北的城市精神。
同时,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十堰人民从移民搬迁到产业结构调整,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既是鄂西北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体现,更是鄂西北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奉献精神的彰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工程,竹房城镇带战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等,都是鄂西北人民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无论是“二汽精神”,还是鄂西北人民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无疑都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爱国主义”的重要教学资源。
三、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现途径
探索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路和有效途徑,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在理论教学环节,坚持“课程思政”的导向,实现“三个结合”
当前,很多高校提出了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理念,即:突破传统的思政课程“单兵作战”的思维模式,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思政教育体系。从地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角度看,可以通过“三个结合”来实现。
一是实现优秀地域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的结合。学者李国娟指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政治性内容所占的比例过重,道德性、文化性的内容太少,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占到一席之地[1]。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将优秀的地域文化不断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当中去。以鄂西北地域文化为例,如前面提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鄂西北相关的人文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唯物主义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与武当道教文化、移民文化、二汽建设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生态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与南水北调、道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改革开放与东风汽车发展史;以及将鄂西北革命史贯穿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全过程。
二是实现优秀地域文化与思政教材建设的结合。在使用全国统编思政教材的大前提下,鼓励地方高校的思政工作者编写体现和融入地方优秀文化的本土化校本辅导教材、学材。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开设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公选课程,如道教文化、汉水文化、武当茶艺、武当武术等等,同时积极编写相关的校本教材。
三是实现优秀地域文化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从单一的思政课堂向专业教学的课堂延伸,实现思政教学的全覆盖。因此,我们可以将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去,如:武当汉水文化与中文类课程、鄂西北历史与历史类课程、武当建筑艺术与建筑类课程或艺术类课程、武当茶艺与旅游管理类课程、二汽文化与汽车专业类课程、神农医学文化与中医类课程,等等。
(二)在实践教学环节,以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为导向,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地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内实践、校内实践及校外实践等渠道实现“三进”的教学目标,从而全方位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一是融入到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在思政课堂,教师借助专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实现优秀地域文化的“进课堂”。
二是融入到校内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非遗”进校园、校园文化节等,将优秀地域文化与学生的素质拓展、道德修养、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既能够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又能够实现优秀地域文化的“进校园”。
三是融入到校外實践教学环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与鄂西北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了一批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以参观、考察、访问等形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地域文化,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真正实现优秀地域文化的“进头脑”。
[参考文献]
[1]李国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课程教学,2014(7):67.
Abstract: Taking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orthwest Hubei as an example,starting with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regional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Northwest Hubei reg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culture,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new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ulture,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ways of integrating regional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ory teaching,we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ree combinations”;in practice teaching,we should construct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education” through in-class practice,in-school practice and out-of-school practice.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regional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