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龙
[摘 要]工商管理专业是众多学校纷纷开设的一个热门专业,随着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日益活跃,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很多该专业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也纷纷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商管理学生理论能力较强,但是实践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导致很多企业并不愿意接收刚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下该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14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2
在现有形势下,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及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各类型高校、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尝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变传统高等教育中将所有学生全部向研究性人才方向培养的被动模式。高校要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
1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国家正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商业活动的增多催生了工商管理专业,学校纷纷设立工商管理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和方向,为各国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中国在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也开始在高校内设立工商管理专业,而在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后,国内各大高校及高职院校纷纷开始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近几年内,这一数字屡创新高,全球经济却进入低谷,中国经济增速也在不断放缓,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后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但是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企业需要经过二次培训才能使他们适应岗位需求。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在全面市场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很难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各个高校每年都会培养出大量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这些毕业生在企业看来并不完全是人才,他們更喜欢招聘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商管理专业人员,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入工作岗位。这也使当前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陷入尴尬境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得不到认可,这些学生的就业陷入困境。
2 应用型人才培养简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21世纪之初,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经济下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而提出了全新解决方案。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在学术界达成了基本共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就是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及工作需要的人才,即以需求为导向,根据需求展开教育培养活动,用这种模式来取代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学校与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闭门造车的局面,社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起步较早,他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尝试加大应用型教育的推广力度,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当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科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却并没有深入研究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
3 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模式简析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从参与者,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也主要是针对各种类型企业,这些毕业生在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企业工作,是否能够适应企业需求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与未来发展。校企合作模式是针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而进行的一次尝试,企业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了解企业的运转模式,提前开始在企业进行岗位培训,而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向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倾斜。在全面市场经济中,企业对经济发展最为敏感,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尝试与业内大型企业展开合作,学生既参与学校的教育学习,同时也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这两项学习内容将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创新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较快适应企业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入工作岗位,企业也将节省大量的人员培训时间,学生在毕业后即能开始工作。校企合作既有效地解决了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发展,降低企业的人力培养成本。
4 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也使得这种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人才培养存在很多不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企业参与热情偏低
企业进行各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盈利,他们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很多企业认为自己无法从校企合作模式中迅速获取利益,反而要在学生培养中花费大量的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影响到企业自身的正常工作,总体而言得不偿失。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管理实践活动,企业不但要派专人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管理活动负责,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参与热情偏低,往往是学校更愿意邀请企业参与其中,但是企业的合作意愿与合作热情严重不足。
4.2 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
校企合作模式并未真正得到企业认可,企业方面从校企合作中得到的收益有限,这就导致校企合作模式仍然停留在表面阶段,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内容。很多学校在与企业开展合作后仅仅是在企业设立了实践基地,学生们在企业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并不是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收获,而企业也未能给学生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实践岗位,学生们往往只是在从事一些低层次的工作,通过校企合作所能得到的收获比较有限。
4.3 学校对校企合作把握不到位
校企合作需要學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很多学校在将学生送到企业实践后就不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将所有责任都转移给企业,这是一种不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在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地培养,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校企合作的效果能够凸显出来。
5 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是未来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学校应该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5.1 充分考虑企业利益,提升企业参与度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与高校占据着同样重要的地位,而企业的利益诉求与高校有很多不同,现行模式下高校的收益明显远远高于企业,高校利用了企业的各项资源,企业却很少有实际收获。高校应该深入研究企业的需求,充分考虑企业利益,例如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开展工商管理活动,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努力提升企业的参与度,使企业能够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5.2 创新校企合作内容,开展课堂探索实践
校企合作对于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企业合作设计合作内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企业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内容,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课程内容,积极完善合作内容,使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积极推进课堂探索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3 准确把握校企合作方向,有效选取合作对象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性质与发展方向对学生培养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在合作企业的选取上投入更多精力,选取具有良好工商管理经验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对象。高校方面要在合作过程中准确把握校企合作方向,在人才培养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校企合作的效果以及合作过程中的得失,对于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纠正,确保校企合作能够实现既定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6 结 语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学校及企业方面应该共同努力,对这种人才模式展开深入探究,寻找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完美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魏国辰.校企合作视角下卓越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2]刘颖,刘慧姝.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9).
[3]胡旺盛,张莹.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