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廖中新(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 610073)
论期刊分级及其马太效应对学术研究的有偏导向影响
文 廖中新(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 610073)
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有导向性作用,而期刊的分级及其马太效应,更容易促使学术研究在研究力量、研究方向、研究经费、研究分工上发生分化,从而容易对办刊者和研究者产生偏导。这种有偏导向作用既不利于百花齐放、多学科建设与发展,也不利于调动各类不同领域期刊办刊者的积极性。因此,重视期刊对学术研究的导向问题,探索建立一套合理的对不同学术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才能够正确、有效引导学术研究,推进各学科、各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导向 学术导向 马太效应 学术评价
期刊分级是指人们习惯于根据南京大学(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评价中心、中国知网等评价机构公布的数据,将我国的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类,其中的核心期刊又分为顶级、权威级、核心级、扩展级等等。围绕期刊平台展开的学术研究,无形中也被区分为重点和非重点。作为期刊分级评价的主要量化指标,期刊影响因子决定了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魏志华等学者曾提出:“期刊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最权威、最客观的标准。 ”[1]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开始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评价标准持慎重态度。例如,K.Rson认为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论文并不全面[2];任胜利等学者指出期刊影响因子不足以完全反映期刊影响力[3]。尽管,“人们对于新指标应超越传统的期刊影响因子,激励开放共享并且重视各类科研成果的价值充满期待。”[4]但是,在对“评价指标”本身的关注背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动态事实是:“不足以完全反映期刊影响力”的期刊影响因子,却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期刊影响力。而期刊分级的马太效应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杨红艳等认为马太效应对学者成长、学术研究、学术期刊和科研管理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5]侯佳伟等认为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以刊取文”现象[6]等等。这些论述多从学术及论文角度来阐释,很少从期刊角度来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期刊对学术的导向问题。研究发现,其中也存在偏导和马太效应现象,表现为名刊、大刊等核心期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受学者追捧、青睐,而非核心期刊、地方性刊物、小众刊物,会越来越不受学者关注,越来越被忽视。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对办刊者不公正,而且对学术研究、专业分工产生了有偏导向,不利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正常推进和多学科健康发展。
本文以四川省不同层次社科期刊为标的研究对象,同时加入《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会计研究》三个在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顶级期刊,以期全面覆盖分级和影响因子的相关范围。本研究采集期刊影响因子数据的思路是:选择三类有代表性的刊物数据来进行测算比较,即:一类为影响因子普遍低于0.5的期刊,主要以普通刊物、地方刊物、小众刊物为主;另一类为影响因子集中在0.5~1.0之间的期刊,以有一定特色的、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即CSSCI期刊为代表;第三类刊物的影响因子都在1.0以上,是学术声望高的顶级核心期刊。
本文主要采取比较各类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的纵向演变的方法来阐明观点。表1列出了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期刊以及它们自2011到2015年的综合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的总体状况。
由于复合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子只是数值本身不同,总体趋势几乎一致,因此,本文不再对综合影响因子作重复分析。从复合影响因子的角度来看,选取的期刊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综合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期刊,这些期刊每次进入核心期刊目录是大概率事件,除了《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会计研究》三本国内顶级期刊外,还包括了在C刊中能代表四川的 《财经科学》《经济学家》两本在国内经济学领域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刊物;其次是影响因子在0.5~1.0这一区间的期刊,这些期刊一般都是四川省内知名期刊和影响力较高的高校学报期刊,而在全国来看它们却常常处于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边缘;最后一类为复合影响因子在0.5以下的期刊,这一类期刊基本上都不属于核心期刊,多数为影响力不是很高的地方性刊物或专业性较强的刊物,包括地方高校学报。此三类刊物近5年的影响因子走势图(见图1)如下。
从图1选取的几组期刊的观察数据来看,众多普通期刊或者有特色但名气不够大的刊物影响因子越来越小,呈下降趋势;而有名气的顶级刊物影响因子数据则越来越大,呈上升趋势,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鉴于期刊影响因子对于作者、科研机构、读者、期刊的重要性,期刊影响因子的两极化趋势将深刻形塑中国的学术生态。
图1 各类期刊影响因子趋势图
众所周知,由于课题结项、职称评定等需要,绝大多数作者、学者、研究人员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在名刊、大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形成公认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引导众多科研人员去追逐名刊、大刊等核心期刊所关注的学科领域、所开设的期刊栏目,使其在研究结构上、人员分配上、经费使用上形成了集中与离散的状态,即在研究力量上向核心期刊集中,与非核心期刊离散。
根据中国知网调查统计发现:一是名刊、大刊等核心期刊虽然数量稀少,占比不到10%,而其周围却吸引了70%以上的学者、研究者。他们围绕核心期刊所开设的栏目展开学术研究,不太关注栏目以外的其他学科和领域。另一个现象是,同一类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核心与非核心吸引的研究者有着天壤之别,这表现在投稿数量及采稿率上,核心期刊由于来稿量大,一般采稿率不到5%,而非核心期刊来稿量小,采稿率一般在30%以上。这两种现象的存在,长期下去,势必导致学科、学术研究领域产生畸形结构,这种结构对国家科研和多科学术建设是不利的。
我国是世界排名第二的期刊大国,期刊总数多达11000多种,其中社科期刊有2700多种,在这2700多种期刊中,入围核心期刊即CSSCI期刊的仅
200多种,占比不到10%,而核心期刊中,像《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这种影响因子在2以上的名刊、大刊不足20种,占比不到1%。[7]
表1 代表性期刊影响因子(2011—2015)
图2 期刊影响因子金字塔结构图
依据近5年的全国社科类期刊数据绘制出期刊影响因子金字塔结构如图(图2)所示。期刊的分化大致呈金字塔状,其中核心期刊只占10%,而非核心期刊占到了90%,分层化趋势十分明显。那么期刊金字塔是否代表了学术金字塔呢?
1.非核心期刊的价值认知。我国90%以上的绝大多数期刊处于金字塔尖下层,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作者、读者是在这一学术土壤中生存发展的,这些学术刊物服务和支撑了众多专业性、地方性、普通性的学术领域。而正是局限于专业性、地方性和普通性,这些刊物受众面积小,被引、他引等指标有限,因而其影响因子不可能很高。所以这类期刊跨不进核心期刊行列,更到不了金字塔顶端。那么,这样的期刊有存在的价值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从金字塔本身的含义来讲,没有底层的支撑,上层就失去了基础、成为空中楼阁。在学术领域,事实上,绝大多数学者的第一部成果往往都是在非核心的一般刊物上发表的,而这些众多的一般性普通刊物就是滋养和孕育学者的土壤,很多学术大家也都是在这种土壤中吸收了养分才茁壮成长起来的。正所谓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非核心刊物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比如,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在国家重点工程施工中遭遇螺纹热胀难题,使工程停滞,最后是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这个不起眼的非核心期刊所刊载的专业技术文章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可见,无论是非核心期刊也好,地方性刊物也罢,它们都是自身领域的一个平台,有专属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受众对象,如果轻视它们就是对众多普通期刊及其相关学术研究的无形歧视。
2.核心期刊圈层边缘的尴尬。2017年1月16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最新公布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录》(即C刊目录)。数据一出,就马上引起学界争议。其中此事件中关键的导火索就是新的C刊目录中将包括《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内的几所知名高校学报剔除“C刊”,变为“C刊扩展版 ”即非核心期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学报主编孙周兴对“降格”直言:“四年前我就预感到同济学报将被剔出CSSCI目录,因为我们坚持不参与影响因子造假勾当。”[8]网传的一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于2017年1月17日刊发的《致读者信》说:“根据南京大学CSSCI评价中心的规则,本次C刊目录的数据基础是2013—2015年敝刊所发表文章的被引成绩。敝刊是全国高校系统中唯一一本只发表人文科学类即传统文史哲三大学科稿件的期刊,而传统文史哲三科的作者在发表论文时不太习惯像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那样引用期刊论文,导致我们这类专注于人文科学的期刊被引成绩一直非常不理想。”这封信还表示从2016年1月开始,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已经调整稿件的学科结构,增加了部分影响因子高的政治学、社会学类稿件。[9]从中可以看出,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这样的全国排名前列的重点大学,其学报依托学校声望天然就能获得较高影响力,但却因学术热点刊载较少或不跟风造影响因子等因素而降格,最后不得不在今后的选题中去调整学科、迎合热点。这些调整必将对该刊物围系的学者研究方向产生重大影响,促使他们在学术研究力量上发生偏向。可见无论是核心期刊还是非核心期刊,由于刊物的需要,必将导致学术研究在学科重心上发生偏移。
类似于南京大学CSSCI等核心期刊的评价标准主要基于影响因子,而影响因子又主要根据期刊被引频次等指标,然而社会科学涵盖的学科广泛,各个学科的引用标准和引用习惯不同,因此,一定意义上来讲,评价指标的单一与学科及学术研究范式的多元性存在固有冲突。西方国家在引入影响因子指标的时候,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以及包括经济学在内的部分社会科学学科,而这些学科的研究都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即后来者的研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依赖性很强,要求研究者必须密切追踪本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前沿动态;影响因子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作者索引,而非学术评价的标杆。在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有不少冷门或边缘学科的引用规范和惯例与西方科学主义所衍生的引用体系很不相同,有的学科甚至谈不上所谓“最新前沿”研究。例如,最近落选CSSCI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就在声明中指出,要调整稿件的学科结构,要减少使用文史哲,而增加能够提升影响因子的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论文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科差异对造就影响因子的影响权重差异。社会科学中,文学、历史、哲学和音乐理论等学科的研究并不太关注未定性的研究,引用规范也不一定参照科学论文的格式,而且这类小众学科的研究论文中的引用多数是对经典的引用,但影响因子关注的却是最近两年的引用,因此很多小众学科的论文不仅引用他人的少,而且被引用的次数更少、引用半衰期偏长。如果各类期刊都卯足劲要提升影响因子以便进入核心期刊,那就势必挤压某些学科专业期刊的生存空间,将冷门和小众学科本身推向边缘化的境地,打击这些领域学者的研究积极性。特别是某些高校的学报期刊,它本应该是一个综合期刊,对于所有的学科一视同仁,但是面临为进入核心期刊所需要的影响因子的压力,不得不调整所发论文的学科结构,客观上抑制了一些学科的发展。
中国的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只推崇核心期刊,也推崇国外期刊、特别是顶级的国际期刊,而且许多学校并不关心学者所发内容,而只是关注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为了鼓励学者在国外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一些高校甚至开出天价奖金。当前以影响因子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必然导致中国优秀的学术资源严重外流,因为很多高影响因子期刊都在国外,如《自然》、《科学》、《数学研究》等,其影响因子长期维持在20甚至30以上,即便是国内最好的学术期刊也难以望其项背。这势必诱导国内的优秀科研成果投向国际刊物,甚至有望获诺贝尔奖的成果亦是发表于国外,而不是中国。长此以往,不但我国学术资源外流,也无法为国内期刊成为世界顶尖刊物提供滋养的土壤。[10]
学术期刊分层及其“马太效应”,一方面造成国内一流期刊和普通期刊的两极化,另一方面对学术资源配置及作者的学术倾向和投稿方向产生功利性导向,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近年来,按影响因子来进行期刊评级和学术成果评鉴的做法,已招致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质疑和声讨。因此,改革学术评价标准与方法,建立兼顾学术研究共性和个性的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学术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新的标准应当体现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学术自信,尊重各类期刊、各个学科自身特征和发展规律。致力于提高我国学术科研的综合水平。不同层次的期刊应定位明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而不是一窝蜂追捧核心期刊,唯此,我国学术期刊的总体水平才会提高,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和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引领作用。
[1]魏志华等.家族企业研究:一个文献计量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3(10).
[2]Anderson K.The impact factor: A tool from a bygone era[EB/OL].http://scholarlykichen.sspnet.org/2009/06/29/is-the-impact-factor-from-a-bygone-era.
[3]任胜利.王宝庆.郭志明等.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J].科学通报,2000(02).
[4]顾立平.数据级别计量——概念辨析与实践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3).
[5]杨红艳,蒋玲.马太效应调控视角下的学术评价机制改进[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6]侯佳伟,黄四林,刘宸.学术论文的马太效应[J].人口与发展,2011(05).
[7]姚远,汤晰,赵军平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8(01).
[8]声明全文参见孙周兴新浪博客[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1bb9200102x3yb.html
[9]郑晋鸣.“C 刊”变“C 扩” 一石激起千层浪[N].光明日报,2017-01-21(08).
[10]李正元.优质学术资源外流削弱国家软实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5-19.
G230 文献标志码:A
1008-6323(2017)06-0070-05
廖中新,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副编审。
2017-11-20
唐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