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18-01-04 13:12欧阳军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角形思维能力题目

欧阳军华

(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初级中学,浙江杭州 311251)

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欧阳军华

(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初级中学,浙江杭州 311251)

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了各学科教学的主题。其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创新也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看法和体会。

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思考

数学知识的学习本质过程就是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是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能力多角度进行问题分析的重要体现。因此,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硬性需求。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思维方式也处于抽象发展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阶段。

1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想

质疑和猜想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敢于猜测和质疑,对于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猜想方法。猜想不是胡思乱想,质疑也不是提一些没有边际的问题。因此,掌握了正确的猜想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猜想的最终结果正确率也就越高。

1.1 开展类比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类比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能够通过对不同数学案例的观察和分析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学生从自身的旧经验中,对一个新的研究对象进行猜测和分析,从而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这种类比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猜想质疑能力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比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题中,不同的题目可能需要运用相同的技巧,学生在类比过程中能够发现,这类题目都可以作辅助线来帮助解题,从而进行题目的证明。通过这些类比教学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面对其他题目时能够迅速作出猜测与反应,直接得到较为正确的猜想结果,有利于学生的成绩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1.2 归纳推理提高学生猜想能力

当在一个问题之中出现了很多的情况或者存在很多的数据分析时,需要学生对无限的信息进行有限的整合,从而找到数学信息中隐藏的规律,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获得最终的正确答案。要想能够发现数学信息中的规律,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猜想能力,然后结合思维创新能力将特殊问题一般化从而获得答案。

比如,在进行数字规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二级等差等比的情况,如果单从给出的数据中很难看出规律到底在哪里。这时候学生可以发挥猜想能力,尝试两两做差,看看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这种问题的解决方式基本都是找到不同数字间的数字规律,从而获得数量关系,推导出后续数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程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以旧的认知经验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知识,往往不存在逻辑思考,更多的是凭借对数学的敏感度和直觉。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直觉和数学敏感度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设置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由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养成对题目的直觉。这些题目可以不要求学生能够直接做出来,而是要求学生能够瞬间感觉到这是在考察哪方面的知识,从而选对方向。在培养学生数学敏感程度的初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今年10岁了,为什么小明的爸爸只过了9个生日呢?”学生根据日常的惯性思维必定会一头雾水,但是随着学生数学敏感度和直觉的成长,必定能够发现可能是因为小明的爸爸是因为在2月29日的生日,只有闰年才有29号,因此其他平年他爸爸是不过生日的。直觉能力和数学敏感度的形成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是学生能够越过逻辑思维,直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向,进而获得问题的最终答案。

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察,动手能力的强弱也体现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敏感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模拟进行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数学的直觉。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定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方式,剪下三角形ABC,然后再剪下三角形ABC的三个角,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发现∠A、∠B和∠C的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是180°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的结论往往更加感情和印象深刻,这些动手操作实践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近些年的中考题目中,出现了不少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察,大部分题目属于作图类题目。相较于传统的辅助线,目前的作图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空间理解能力的考察上。比如以下题目:(1)在已知的图形内,请截选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图形。(2)已知河流两侧有甲、乙两个村庄,那么怎样建造一座桥能够使两个村庄的人走路距离最短?这些实际动手操作问题的考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学生只有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

3 一题多解多变,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一题多变对于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较好的培养作用,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一题多变的案例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意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更好理解。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一题多解多变的教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其创造性。

想做好一题多变,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掌握知识的核心要点,并且能够自己创造题目或者从众多教辅学习资料中找到合适的题目组成专题训练,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以下题为例,谈谈一题多变的教学方式。

已知△ADE中,∠DAE=120°,B、C分别是 DE边上的两点,△ABC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C2=BD·CE。

本题难度并不是很高,学生只需要证明三角形ABD∽△ECA几颗证明。那么,该问题产生的变式题目,学生该如何解决呢?

比如改为计算题,已知∠A=120°,B、C是DE边上的长,,△ABC是边长为16的等边三角形,BD=8,求CE的长?

再比如改为开放性题型:已知△ADE中,∠A=120°,B、C是DE边上的两点,△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其中哪些线段是另外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通过这些题型的转变和变化,能够使学生以同样的知识发现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对于学生的题型适应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都十分有利。教师通过一题多解多变的教学方式,能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面上看确实是围绕单一的知识进行不断地讨论和探究,好似浪费时间,实际上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成绩都有重要意义,远比题海战术要高明的多。

4 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要求,更是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初中教学过程中时刻渗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1]郭建华,孙西洋.重视借题“发挥”提高学生学习效能[J].中学教研(数学),2015(12):6-8.

[2]范才凤.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J].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2015(12):5-7.

[3]陈爱华.一题多变效率高——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14(4):5.

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4(a)-0046-02

猜你喜欢
三角形思维能力题目
培养思维能力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培养思维能力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