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家长对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农村小学家校联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家校携手共育,朝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目标,乘着新教育的翅膀,让孩子们在家校共育中茁壮成长!
關键词:家校合作;共育成长;初探
我们夏官营美丰实验学校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家长都是农民。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处大学城附近,班上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教育关心不够。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增多,导致农村学校家庭教育空缺,加上单亲家庭的存在,造成不少学生缺乏自信心,沉默寡言、自卑心理极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了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因此,只有密切联系家庭,依靠广大家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促进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共育学生成长呢?
一、 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落实新教育家校共育行动,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团结和组织广大家长协同学校抓好各项工作。我们首先要建立班级家委会,班主任推选有组织能力,关心教育,乐于奉献的人担当家委会主任,然后由各班家长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5~8人担任班级家委会成员,共同关心和支持班级教育工作。其次,学校又在班级班委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学校家委会组织。为了发挥家委会的突出作用,扩大教育信息,更好地发挥家委会组织的实效性,我校于2017年9月8日隆重举行了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
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的成立,为家庭与学校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
二、 搭建家校育人平台,办好家长学校
我校自2017年开展新教育以来,为了更好落实新教育家校共育这一行动,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目标,学校有序地开展各种活动,搭建起了家校育人的良好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校利用各种活动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家长的职责,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有些家长感触颇深地说:这样的辅导学生需要,我们更需要,希望学校以后要经常性地开展这样的活动,使我们和孩子能够更好地沟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 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进一步让家长和教师互相了解学生情况,加强教师和家长很好沟通,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我校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家访活动。
每次活动开始前,学校首先制定活动方案,教师会议上校长宣读活动方案,使每一位教师深刻领会家访的重要性。并制订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计划》,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家访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班主任每学期对班内学生的家访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每位教师都能做到有重点地选择家访对象,做好充分的准备,本着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走过场的原则进行家访活动。家访后还下发了《榆中县夏官营美丰实验学校教师家访记录表》,要求家访教师认真填写汇总。通过家访活动,教师与家长倾心交流,分析孩子在学习态度、思想动态、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得失,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良策。家长也深刻领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立志配合学校加强教育,促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四、 有效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为了更好落实新教育“家校共育”行动,我们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开始前,全体教师共同商讨开放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等,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开放日那天,家长们放下手头的家务活,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家长们兴致勃勃地走进班级跟孩子一起上课,课间活动时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参观校园,感受校园文化的气息,参观学校图书馆,感受书籍的魅力和书香之气。活动结束之余,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座谈会上,家长们认真聆听宿校长关于家校共育的专题讲座。并认真填写《家长问卷调查表》,留下了合理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宝贵意见。家长们的一举一动,充分说明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家长真切感受到了孩子课堂上的表现,倾听了孩子的心声。多方位,多角度地领会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开阔了视野,消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不和谐音符,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称赞。
家长历来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育合作伙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夏官营美丰实验学校愿乘着新教育的翅膀,让孩子们在家校共育中茁壮成长!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依托家委会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子,不断创新家校共育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育人体系,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简介:
张菊芳,一级教师,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美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