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彭金霞,蔡希雯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美容科,湖北 十堰 442000)
点状皮片移植联合冲洗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观察
刘薇,彭金霞,蔡希雯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美容科,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探讨点状皮片移植联合冲洗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整形烧伤美容科接诊的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进行冲洗疗法+点状皮片植皮,对照组点状皮片植皮前后不进行冲洗疗法,常规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89%,低于对照组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植皮成活率为(78.75±8.81)%,高于对照组的(63.40±7.56)%;创面愈合时间为(12.23±2.43)d,短于对照组的(20.83±4.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87±0.34)分,低于对照组的(4.34±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点状皮片移植联合冲洗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可使植皮成活率提高,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点状植皮;冲洗疗法;疗效
在大面积烧伤后期,常会有残留小创面的存在,肉芽组织苍老、反复溃破、水肿,经反复换药后创面仍难以愈合,严重的甚至发生糜烂,其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住院时间,还对患者的精神、肉体均造成较大的痛苦[1]。目前对于残余创面的治疗方式众多,例如冲洗水疗、创面浸浴、重组人生因子制剂、抗菌消毒剂、中草药等,均取得一定效果,但尚未有一种方式能够真正解决问题[2]。有研究指出,对于宽度≥3 cm的创面仍需要植皮治疗,但植皮皮片成活率较低,阻碍创面上皮的恢复生长,而如何提高参与创面植皮成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也是目前仍在积极讨论的问题[3]。笔者对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实施点状皮片移植联合冲洗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整形烧伤美容科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烧伤深度根据“三度四分法”,烧伤面积根据“中国九分法”[4],均为Ⅱ~Ⅲ度烧伤,②烧伤面积51%~91%,残余肉芽创面3%~15%;③烧伤后即刻在我院就诊,经常规治疗后有残余创面遗留;④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伴有肝肾障碍、心脏疾病、精神疾病、处于妊娠期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19~58岁,平均(34.59±2.31)岁;火焰烧伤21例,钢水烧伤17例,化学灼伤7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8~59岁,平均(34.63±2.30)岁;火焰烧伤23例,钢水烧伤16例,化学灼伤6例。本研究已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进行冲洗疗法+点状皮片植皮,在术前3 d对残余创面进行每日冲洗,保持清洁,术后第2天连续3~5 d进行冲洗,之后隔日冲洗1次。对照组在术前、术后5 d不进行冲洗疗法,进行常规换药,术后5 d换药频率隔日1次。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加强营养支持,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叮嘱患者避免关节部位过度活动、摩擦等综合处理。
1.2.1 冲洗疗法 将自来水加热到25℃~40℃的温度,直接对烧伤创面进行冲洗,时间10~20 min,冲洗时间、冲洗水温根据患者耐受为宜,清除创面分泌物以及脱落的坏死组织,减少细菌滋生,根据创面情况,冲洗次数可每日进行或隔日进行。
1.2.2 点状皮片植皮 患者术前经过换药和冲洗,保持创面清洁,术中将水肿、苍老的肉芽组织仔细清除,并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生理盐水纱布对创面进行湿敷,保持创面干净、无渗血,准备植皮。在无菌操作下,提取患者刃厚自体皮,将薄皮片切到大约为0.7 cm×0.3 cm的长方形点状小块皮片,在创面密集移植,皮片间隔距离<0.5 cm,尽可能少留皮间区。最后以0.4%的庆大霉素液纱布,加以湿绷带固定,外加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固定。
1.3 观察指标 ①在治疗前3 d,治疗后5 d时,取创面分泌物标本,测定细菌阳性率变化;②创面植皮成活率:术后4 d创面皮片数/术中植皮后创面皮片数×100%,并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根据创面经植皮后全部成活且上皮化,或者部分瘢痕愈合为判断愈合;③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感,分值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④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植皮成活率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植皮成活率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植皮成活率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5 45植皮成活率(%)78.75±8.81 63.40±7.56 8.870 0.000创面愈合时间(d)12.23±2.43 20.83±4.57 11.146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对照组χ2值P值45 45 6.84±0.87 6.79±0.89 0.269 0.788 3.87±0.34 4.34±0.45 5.590 0.000 21.329 16.479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皮肤刺激、过敏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正常,个别患者在换药过程中出现一次性疼痛。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程后期中大部分的创面已呈上皮化,但残余的少部分创面仍呈点片状,易发生反复破溃,自行愈合较困难。临床上对此类患者主要采取综合性治疗,例如加强营养支持、增加机体免疫力,并在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的同时,加强更换敷料,及时消除创面分泌物,使用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等方式,但所得到的效果欠佳[6]。
点状植皮主要指将薄皮片切成0.3~0.5 cm的长方形小块,移植在创面处,皮片间隔距离保持在0.5 cm左右,该方式操作简单,皮片的生长要求低,常在肉芽创面或者轻度感染的创面使用,在感染较重或者长期无法愈合的创面,大片植皮无法获得良好效果时,则可选用点状植皮的方法。在既往临床上,点状植皮在皮源紧张、大面积烧伤创面中使用较多,其具有缩短裸露创面时间、预防感染、疤痕少等优点[7]。但也研究提出,在残余创面植皮术后3~5 d内常有较多的分泌物,皮片会受到细菌的侵蚀、溶解,严重的会发生全部脱落,对正常恢复造成影响[8]。因此,如何防止该类问题的出现也显得极为重要。
相关报道称,使用生理盐水对创伤伤口冲洗,可减少伤口细菌、微观及宏观颗粒污染,有助于降低伤口感染率上,且持续的冲洗还可带走组织修复过程中滞留的代谢产物[9]。罗斌杰等[10]的研究中在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中进行冲洗清创的方式,显示出该方式可有效控制细菌感染,提高创面愈合率。龚翔等[11]的研究中也提出冲洗治疗可更有效的收缩创面,利于移植皮片的存活。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点状植皮联合冲洗治疗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由治疗前的93.33%降低到28.89%,效果优于对照组,分析是由于冲洗后,防止了分泌物的聚集以及细菌繁殖,降低创面分泌物以及细菌量的滋生。且经过冲洗的创面湿润,促进上皮细胞增殖,皮片不易脱落,从而使植皮片成活率提高,此外,在术前3 d、术后进行冲洗,患者植皮成活率明显较高,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在对疼痛评分的观察上,经过点状植皮联合冲洗治疗的患者疼痛感降低明显,分析是由于经过合适的治疗后,患者创面恢复好,从而降低了疼痛感。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较多不适,提示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中给予点状皮片移植联合冲洗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植皮成活率提高,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1]Thatcher JE,Squiers JJ,Kanick SC,et al.Imaging techniques for clinical burn assessment with a focus on multispectral imaging[J].Adv Wound Care(New Rochelle),2016,5(8):360-378.
[2] Kanno E,Tanno H,Suzuki A,et al.Reconsideration of iodine in wound irrigation:the effects 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formation[J].J Wound Care,2016,25(6):335-339
[3]谢晓繁,陈冬梅,陈宇飞,等.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4):673-676.
[4]黎鳌.烧伤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14.
[5]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9,50(7):600-602.
[6]李鸿明,张家平,陈建,等.特重度烧伤患儿一体化救治与康复[J].中华烧伤杂志,2015,31(2):130-134.
[7]王晓晶,张学勇,矫浩然,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配合点状植皮治疗糖尿病足5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1):63-66.
[8]张智棋,梁艳,张建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面植皮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5):9-11.
[9]Willy C,Stichling M,Müller M,et al.Acute therapeutic measures for limb salvage Part 2:Debridement,lavage techniques and anti-infectious strategies[J].Unfallchirurg,2016,119(5):388-399.
[10]罗斌杰,李罗珠,陈传俊,等.冲洗清创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864-2866
[11]龚翔,杨杰,彭吾训.封闭负压引流结合持续冲洗治疗四肢创面软组织缺损[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2):207-210.
R644
B
1003—6350(2017)23—3925—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23.047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2015FFB04312)
彭金霞。E-mail:minghuaizhi003@163.com
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