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宝
上课铃刚停下来,我几步跨上讲台,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愣了一会,立即一片欢呼,同学们脸上写满了兴奋。
我先宣布游戏规则:“两个轮流报数1或2,谁报的数和前面两人报的数加起来如等于10,即为获胜。哪个同学愿意和我比试比试?”语音一落,一双双小手都高高地举过头顶,有的还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对这个效果我很满意。
我有意识地选了几个同学们公认为的“学习高手”逐一应战。首先挑战的是张××。我是有备而来,不容与他商量,就率先报出了“1”,他显然是仓促上陣,报数极快,迅速败下阵来。接下来的周××没有丝毫的目的性,一会也成了手下败将。谭××也许是在下面看出了一点门道,随我报出了第一个数之后,紧锁眉头,仿佛在算计着什么。下面的同学沉不住气了,有喊“1”的,有喊“2”的。最后,他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喊“2”,接着我喊“1”,他就感到败局已定,带着一脸的不服气慢吞吞地回到了座位上。这时要求应战的同学仍然络绎不绝。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局面控制住了,并宣布:我的擂台到此为止。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游戏,看谁胜率高。
大家纷纷就近找到了各自的对手开始了“搏杀”。教室里叫喊声、欢呼声、叹惜声、争执声此起彼伏。我一边关注着同学们的活动情况,一边倾听着他们的议论。几分钟后,我让大家停止游戏,并询问:“你们在游戏中有什么收获吗?”
“先喊数的有利,因为先下手为强”“只要给对方留的数是单的就能赢”“应该留3个数”。几个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发现,其他的同学有的点头,有的摇头。张××同学的发现让我眼前一亮,我连忙追问:“说说,为什么留3?”“如果留3的话,他喊‘1我喊‘2,他喊‘2,我就喊‘1,我一定赢了!”“你太有才了”,我脱口而出,同学生都笑了。
“那怎样才能给他留3个数呢?”“先给他留6个数,就能保证给他留3个数。”智××吕翔宇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就说,并且演示给同学们看。“给对方留9个数,就能保证给对方留3个数”小天才谭××灵光闪现,一语惊人。此时,我与同学们进行了演示,印证了他的结论是正确的。我趁机向同学们:“3、6、9这几个数有什么特征?这个游戏先喊的有利还是后喊的有利?开始如何喊?接下来呢?”这时,陈××终于找到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我认为先喊的有利,先喊‘1,接下来每次与对方喊的数加起来等于3就行了。这样每次给对方留的数是3的倍数。”她刚一说完,同学们自发地为她鼓起了掌。
“如果有13根火柴,两个人轮流拿,最多拿2根,最后拿完的输,你们试试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一次,不少同学很快发现了问题:给对方留4根、7根、10根火柴,对方会输,经老师提示把这几个数写成“3+1”“6+1”“9+1”之后,同学们明白了这些数量“3的倍数+1”。
“13根火柴,先拿还是后拿才能保证获胜呢?”“谁先拿谁输,因为13是12+1,刚好是3的倍数加1。”吕××的反应真快,几乎是不假思索。
一节游戏课就要结束了。最后我给大家提了一个要求:“课后的作业是将今天的游戏进行到底,如果规定每次最多拿3根看看有什么规律。”
[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都在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在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放手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总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结合自身多年的数学实践,我认为按新课标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切忌搞花架子,要务实。每个教师安静下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敢于实践,勤于总结。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1.给教学内容选择一个合适的载体
教学内容也许是枯燥的或抽象的,处理不当或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要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需要、搜集信息方面舍得下功夫。把深奥、抽象、枯燥的内容与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选择好合适的载体,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组织游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搭建一个平台
实施新课标,学生的合作交流成了课堂的主旋律。不可否认,有的老师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信手拈来,把讨论当成了教学的任务。教师应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真设计课堂结构,把那些重点的、关键的、有价值的问题提炼出来让学生去讨论,给学生的合作交流搭建一个平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化成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交给学生探索交流,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以学生为主体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作前提
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单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造成“上课热热闹闹,下课啥也不知道”的直接后果。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之前,会用精炼准确的语言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交代学生如何分工合作,并适当给予一些方法的指导,随时了解各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有时还会参与到某一个小组的活动中,与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细心捕捉学生的新发现公布于众,让学生去争辩、去修正。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小结,很多情况下,还需要老师很好地启发诱导学生才能够得出完整的结论。由此可见,表面上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就实质而言,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才是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
的确,新课程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新课标给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实践,经常总结,悉心体验,精心耕耘,一定会在教学这块舞台上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