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盛
摘 要:减负增效作为新课改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一线教学中,已经提了很久,但有时我觉的,我们往往把这当做一个口号,并没有真正去实施,或者说不敢去实施。其实,我想领导想减负,教师想减负,学生想减负,家长也想减负,大家都想减负,但大家害怕的是,减了负,能增效吗,也许,学校领导、老师、家长都不敢冒这个险,如果减了负,却不能增效,那谁来担当这个责任?现在,我们正在认真地实践“减负”这一措施,我们有必要对减负增效进行一次冷静的再思考。
关键词:减负 具体化 可操作性
“减负”,显而易见的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我想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思想负担,当然,作为学生学业负担实施的主体——教师,主要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上海市的《中小學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这是为作为推动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需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历经五年探索,共同研究提炼出了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绿色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的“学生学业负担综合指数”明确指出:历年大规模测试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学业负担的增加并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简单办法。
一、语文课堂必须给学生减负
本人认为,减负首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减负。一些课堂教学,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一直在记笔记,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与机会,一节课下来,教师感觉很累,学生也感觉很累,如果一个科目的教学是这样,那学生感觉可能还好一点,那如果大部分科目的教师都这样,半天四节课,那学生真是累得够呛。我们语文老师可能有一个通病,一个文本有很多很细的知识点,当然这是语文科的特点,比如一篇文章中,可能涉及到词、句、段、思想内容、含义、主题还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等等,很多语文老师就生怕有哪一个知识点没有讲过,那万一考试考出来了,怎么办,所以总是一无巨细的给学生唠叨,从而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支配的时间就没有了,也有老师可能会这样说,我教给学生,学生都不能记住,叫他自己思考,这可能吗?其实,这是一种习惯,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喂养孩子,你老是顿顿喂,天天喂,不给机会让他自己吃,生怕他吃不饱,孩子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种惰性,反正有人喂,懒得动手,久而久之,就养成一种惰性,自立的能力也就比不上其他的小孩了。课堂也是一样,从来不敢也不肯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机会,那样学生慢慢的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反正老师会给我们讲,用不着自己去思考,这样的结果是思考能力越来越退化了。人的大脑犹如一台机器,如果没有得到运作,那就很容易生锈的。最终,虽然你讲得很多了,学生也记得很多,用的时间多了,课堂负担重了,但是思考能力却下降了,学习能力当然也得不到提高,学习的效果当然也就不好了,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随之而来得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怎样去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思考或自主支配的时间是多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经常讲的,如何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想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涉及到教学的很多方面。
二、给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具体化、可操作性要强
举一个古诗词教学的例子,古代诗歌的教学主要包括指导朗读和诗歌赏析,老师在指导完学生的朗读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是诗歌赏析的教学环节,老师这样说:接下请同学们自行赏析诗歌,于是,接下来就把一段时间留给了学生,顿时,原来挺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下来了,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是在思考吗?在后来的教师提问环节,我发现同学们的回答也是不知所云,效果很不理想。问题出在哪?旁观者马上明白,老师是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但老师给的问题太广泛,加上老师没有进行一定的示范赏析,同学们可能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而无所措,感到无从下手,所以,那段由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由于老师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那么这段宝贵的时间就给浪费了。而有的老师,先给学生讲好了赏析的角度和赏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从特定的角度进行赏析,再加上老师又先进行示范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在自行支配的时间里,就觉的有路可走,就有了方向感,最后同学们的反映当然也比较好了。可见,问题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关系到减负后课堂的质量,看起细节性的东西,但它关系到减负后的课堂能不能增效,是我们所有老师要好好仔细研究的一个课题。
三、给学生的问题要有层次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由易到难
课改之后,很多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讨论这一方式,小组的讨论不能是无目的的讨论,也不能是形式化、表演式的讨论,应该是全员参与的、深入的实质性的讨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给小组讨论的问题就要有层次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我们给的问题都是比较难的,那么,在小组中发言的都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甚至是中等生也被排斥在外了,这样的小组讨论,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合作的意义,原本的合作应该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相互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所以,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应该是要有层次性的,或者,我们再进行提问的时候,也要根据问题有选择性地提问不同的学生,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你给他一个简单的问题,那激发不起他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个学习相对比较中等的学生,你给他一个相对比较难得问题,那也得不到好的效果。俄罗斯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 ,人的认知结构可划分为3个层次 :“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3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 ,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我觉的,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容易 ,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 ;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使提问失去应有的价值。因而富有经验的教师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而后逐渐适度提高问题的难度。这些教师常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处布设悬念 在学生可能形成的思想、观念等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转变为“已知区”。当然,课堂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一门学问,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在这里只能是浅尝辄止了。
课堂上的减负还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过程的设计,就不一一赘述了,这里只就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支配和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其他的还有待日后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