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本位转向素养追求初探

2018-01-02 11:52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立德法治

张 奎

(合肥市瑶海区教体局教研室 安徽合肥 230011)

引 言

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研究,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走出以知识为本位的误区,落地学生核心素养,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本文希望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坚持“好路线”、设计“好问题”、挖掘“好素材”,真正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养追求的转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形成,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垂首赶路,不妨登一登高、望一望远,问一问路,找一找方向、想一想计划,让自己在日常忙忙碌碌的琐碎中停下来,蹲下身,静下心,努力让自己的思绪融进时代的脉搏,并付诸实践。

柏拉图曾说:“教育不过是灵魂转向的技巧。”个体在经历了对客观存在的真善美事物,现象的深度体验、思考,才会不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否则很容易满足于自身天赋才能的发挥,甚至走向自我封闭。当今,精致利己主义者被越来越多地培养出来,且未表现出收敛之势。精致利己主义者直接表征乃是个体成长的格局太小;而个体成长的格局之所以没有真正打开,是因为个体成长的过程不过是习俗化的知识能力发展与道德规范习得的过程。如何培养有中国格局的中国人是对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有力回应。

一位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眼前的知识和一般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自觉,从而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就是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第一要务。曾几何时,我们被“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遮蔽了双眼,心中只有分数和名次,对学生常常“以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什么,他们的幸福感怎样获得,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实现,我们则很少思考。因此,从事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我们应把学生的实际作为着眼点,遵循学生品德发展和形成的规律,实现从以知识为本位向学科核心素养追求的转变。

一、坚持“好路线”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综合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方法的指导、思维方式的引领融为一体。学生品德形成的通常顺序往往可以概括为:提高认知——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渗透、联系和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不拘泥于一般的顺序,或过分对某个方面进行强调突出。

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笔者认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坚持四条线,即:“知识载体是基准线;学生活动是主导线;合作对话是辅助线;核心素养是标准线。”具体做法是:认真研读教材、体悟教材内涵,以对文本传递的信息精准地把握;以教材栏目为脚手架,开展系列活动,把学习过程还原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的环境;引领学生进行充分的情境体验与道德实践,真正落实教学开放性和实践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实际和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通过各种渠道,把学生的生活与一些社会现象搬进课堂,让学生对事物现象首先进行感性认识和体验,再深刻思考,抓住本质,反思行为,在不断的认识、体验、反思与践行中,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得到自然形成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也随之会水到渠成。

二、设计“好问题”

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简而言之,出彩要出在学生的学上。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课堂设问是学生出彩的兴奋点和催化剂,因为有效的设问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能让学生的兴趣得以迸发,能有效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助于在交流对话中启迪智慧,也有利于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进程,更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

如何做到有效设问,务必走出三个误区。

基于“空中楼阁”的设问,学生缺少相关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设问没有价值。一位新进教师进行汇报课展示,课题为《一国两制》,其中,“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个论断比较抽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位教师在口述香港由长期为殖民统治者所统治到回归祖国的过程后,直接抛出问题:为什么说“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后,大部分学生立即打开课本找答案,站起来回答问题也即“照本宣科” 。如果结合此问,播放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微视频,并呈现香港回归后经济繁荣的图片、数据,学生就有话可说,也能真正理解“一国两制”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了。

设问的思维含量不足,缺乏启发性与探究性,使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这是课堂中的常见现象。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自我》时,组织每位学生进行自画像,同时让两位学生上台展示。学生完成自画像任务后进行提问:“他们画得怎么样?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哪里还可以进行再加工?”从表面看,这个环节很有趣,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也很高,但所提的问题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显得过于浅显,缺少内涵,很难引导学生从这个游戏中,对从“生理自我、心里自我、社会自我”三个方面认识自己作深层次的剖析和思考,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画像游戏的情境中,不能由游戏而发散或深入,无法实现感性经验向理性思考的升华。

模糊的设问,导致模糊的思维和表达。在日常的教学中,这样的片断屡见不鲜: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后,往往会设计这样的问题:“看了这段视频后,你们有哪些感悟?”这个问题乍看起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实际上却比较宽泛,甚至比较模糊,缺乏指向性和明确性,学生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多角度进行回答,到底应该从哪个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往往很模糊,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以后满脸纠结和疑问也是常有的现象。这样的设问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所以,只有设问具体、明确,学生才会有针对性的思考和表达。

三、挖掘“好素材”

余文森教授说:“成为‘中国人’正是真实而生动地活在人天、人人、人与历史之间的人,也即真实而生动地活在天人、人人、古今之间的人,也即真实而生动地活在上下、左右、前后之间的人,也即活在‘中道’之中的人。成为中国人就是在天与地、人与人、古与今之间充分地敞开自我,以获得自我生命的内在规定性。”如何引导学生活在天人、人人、古今之间,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断搜集和整理积极向上的素材,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其中,能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经典素材不可或缺。

基于此,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立足国情、省情、校情等,聚焦学生实际,开发、整合各种类型的资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育人功能。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让学生从中汲取养料,我们可以精选文史哲相关素材、经典著作、优秀人物、传统美德、精辟观点等作为教学资源。

在教学《让友谊之树长青》时,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关于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flash动画中,领会交友的胸怀与智慧;在教学《师生交往》时,可以让学生在一起分享《程门立雪》的故事中,体悟尊师的至高境界;在教学《家的意味》时,可以让学生在吟诵《三字经》中,真切体会“香九龄,能温席”的内涵;在教学《学会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在领会先贤的教诲中,明白“温故而知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在教学《诚实守信》时,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城门立木”“曾子杀猪”等故事中,增强诚信的意识;在教学《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可让学生在品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升华爱国情怀;在教学《情绪的管理》时,可让学生结合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理解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在教学《青春有格》时,可让学生在回顾经典中,懂得《大学》的主旨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时,应关注初中生成长的困惑,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如正确面对网络世界、同侪交往、亲子冲突、校园暴力、学习焦虑、青春期叛逆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实现知识本位转向素养追求转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途径,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永不懈怠的追求。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立德法治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强化课程思政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