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整合激励理论的应用

2018-01-02 01:17:27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理论

张 飞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院校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及健壮体魄,进而才能更好的解决生产过程只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有篮球课,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现象比较常见,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难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而整合激励理论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帮助其树立主动运动意识,改善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所以必须加大这一方面的研究力度。

一、整合激励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可行性

整合激励理论包括工作设计理论、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合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特点及需求,可以发现运用整合激励理论开展教学是切实可行的。首先,从工作设计理论角度来讲,是采用组合方式,将所有的工作集中到一起,通过科学设计做到分工明确,准确反映出人员偏好、组织技术及环境变化。篮球运动本身具有组织属性,需要多名运动员的相互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工作设计理论,使学生能够清楚认识自身在篮球运动中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加强与其他成员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组织效能。

其次,从期望理论角度来讲,选择与评价过程,便表示激励,对于某种行动的结果的评价以及预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是在某项活动中产生动力的根本所在。期望理论主要包括自身努力、自身目标、自身绩效、组织奖励四种要素,以及期望、努力与绩效的联系;方法、绩效和奖励的联系;价值、奖赏对个人的吸引程度等三种关系。在篮球教学中引入期望理论,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帮其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通过教学考评确定其绩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学生起到了鼓励和鞭策作用,可最大限度的激发其潜能,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从强化理论角度来讲,主要是通过对某种行为进行强化,使人的意识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条件发射,进而可能再次出现这种行为,由此可见,有意识的刻意强化某种行为,其重复出现的概率将会得到提高。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应用强化理论也是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观意识已经形成,可以约束并控制自身行为,这为强化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鼓励学生,使其明白“努力才有收获”的道理,只有通过刻苦练习,才能实现自身制定的学习目标,如此一来,学生才会在篮球运动中表现的更为积极、主动。

二、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激励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是激励力度不足,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现阶段高职篮球教学仍然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足。课堂上一般由老师讲解篮球动作要领并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教学方法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第二,教学内容单一落后。高职篮球教学侧重于理论讲解,实践教学力度不足,没有体现出篮球运动的技巧性特点,无法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对课本依赖性较浅,视频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学生对篮球比赛规则掌握不够熟练,也会打击学生篮球学习积极性。第三,教学评价不够科学。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篮球教学考评时,往往将学习与考试分开,根据平时出勤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这种考评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应付、敷衍等不端正态度。同时,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存在一定差异,仅仅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则会造成篮球教学评价片面化,无法保证其公平性及客观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篮球教学的顺利开展,无法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将整合激励理论引入其中,对学生产生激励,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

三、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整合激励理论的有效应用

基于整合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应从其三方面基本理论考虑分析,将其加以有效应用,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激励系统,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激励问题,提高篮球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工作设计理论的应用

高职院校原有篮球教学中,教学活动细化现象较为突出,基本都是采用分阶段、分步骤、分动作方式,教学内容比较散碎,存在过度拆分问题,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知识结构体系,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逐渐减弱。在设计篮球教学课程时,运用工作设计理论,将教学过程等同于工作安排,让学生做到各司其职,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通过努力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自信心,进而便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过度细分教学方式,既要体现出技能的多样性,又要保证篮球体育课程的系统性,在拆分动作进行详细讲解的同时,还要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动作,并对效果大致相同的不同动作进行对比讲解。另外,应保证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的同步性,在帮助学生掌握篮球技巧及动作要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动作创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还要关注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做好课堂反馈,了解其对理论知识、技巧动作的具体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强化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作用,促进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提高。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应用工作设计理论时,既要对复杂动作进行拆分讲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又要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丰富的篮球技能及完善的课程内容相结合,通过教学指导和教学反馈对学生进行激励,构建高效篮球课堂。

(二)期望理论的应用

传统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考评,基本是以期末考试作为评价指标,更加看重教学结果,很少将学生学习过程考虑在内,考评结果存在片面性,难以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学生身体素质也存在不同,可能会因为身体条件劣势而无法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这种考评方式无法体现出公平性,违背了考评激励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在篮球教学考评过程中,应恰当运用学习诱因,关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可根据教学进度并结合学生篮球基础,将学期学习目标进行分解,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及对应的奖励,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朝着目标而努力,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达成一个个目标后收获成功喜悦,进而在篮球课堂上将会表现的更为积极、主动,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高职篮球教学考评环节引入期望理论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其身体素质的不同,对考核目标进行分层设定,对于有着得天独厚身体条件的学生,应适当提高期望值,增加考核难度,对于身体条件先天不足的学生,可适当放低期望值,降低考核难度,让每个学生都付出努力,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并且当学生达到既定目标使,还应给予恰当的奖励,包括口头褒奖、公开表扬、物质奖励等,在保证考核公平、客观的基础上,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强化理论的应用

在高职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可以通过不断强化,来提高其重复出现的频率,进而起到了有效控制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激发,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就需要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在篮球课堂上,体育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当学生表现的更为积极、努力时,则应通过奖励手段对这种行为进行正强化,其发生频率将会得到提高。反之,当学生表现出懈怠、懒惰等不良行为时,则应采取负强化措施,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其消除这种行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为尽可能的避免这类行为的再次出现,则需采取惩罚措施进行负强化。具体强化形式,包括定期强化、连续强化、随机强化等几种,需要结合学生奖励情况及学习情况,做出科学选择,充分发挥强化理论的激励作用。强化理论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相应的奖惩措施,与学生考评结果直接挂钩,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分配适当的成绩权重,综合平常课堂表现及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篮球学习情况做出全面、客观评价,并且还能增强强化理论应用效果,进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篮球教学的高效开展。

四、结语

篮球教学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帮助其形成坚韧性格和健全品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整合激励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去,从工作设计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优化教学课程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幼儿篮球运动
幼儿园(2021年11期)2021-11-06 05:25:04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篮球
幼儿100(2018年13期)2018-05-11 05:34:49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1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