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波(湖南省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 衡阳 421001)
在中职英语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精神、新课标理念为引领,形成以生为本的中职英语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英语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并且要确保每个小组内由一名综合能力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
具体来说,教师要秉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每个小组内包含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有性格内向学生也有性格外向学生,组内成员人数通常控制在4-6人,在进行课堂讲解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围坐在一起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要加强对组长的定期培训,在倾听组内成员意见的基础之上结合组员实际情况科学分配任务,协调组内成员关系,成绩较好的学生要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此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合作,教师要充分分配各小组成员,由进步较大的学生担任组长。通过这样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班级凝聚力的增强、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职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之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英语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各小组成员在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氛围当中实现共同进步。具体来说,中职英语教学中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分配角色,体会文本内容。教师要以中职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为蓝本,创设与之相承接的表演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编排对话,在加深对中职英语教材内容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写作能力。例如,在“No smoking”这一话题活动的开展时,各小组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类型的人,围绕“smoking(吸烟)”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编排情景对话,将本课所学习的词汇、句型运用其中,提高本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交流讨论,分析解决中深化理解。各小组成员在对英语知识点、英语话题进行讨论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讨论,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可以由组长进行汇总整理交给教师,由教师于课堂教学环节之中进行统一讲解。通过这样方式可以确保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到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能力、思考能力,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强化具有良好作用。
第三,组内自测,巩固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在完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知识点的讲解之后,组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作用,要求组内成员结合教学重点拟定测试题,相互交换并进行解决,及时检测自身的学习成果,而组长要统计组内成员的检测结果,并将其反馈给英语教师,为下节课英语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将分组式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使得学生于思想观念中履行自身的职责。通过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精准定位,有效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率,促进中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在中职英语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当中,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之中解放出来,成为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引导者,为学生讲解分组式合作学习饿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明确分组式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形成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英语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解答学生提货,为学生保留思维扩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在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当中,各组成员均需要承担一定的职责,如记录员、监督员、管理员、总结者、组织者等,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平等主动的参与到组内合作活动之中,并且于一段时期之后组内成员要进行角色互换,从而确保分组式合作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
总结: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引领,尊重学生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差异、性格特征合理划分合作小组,应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彰显学生主体性,逐步优化合作学习过程,精准定位教师与学生在分组式合作学习中的角色,确保中职英语分组式合作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为中职英语高校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中职英语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