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亚凤(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 榆树 130400)
引言:计算准确性在数学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小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知识与技能,同时还需要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性。数学计算准确性的培养上,需要教师了解影响学生计算准确率的策略,并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推动学生思考与计算,为学生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1 小学生的数学基薄弱。学生计算准确同学生数学基础联系紧密,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数学计算影响较大,需要学上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比如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过程,学生要指导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以提高计算准确率[1]。然而受小学生认知的影响,常常会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1.2 固定学习模式限制学生思维。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课本为素材,依照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很少会留给学生课外拓展机会,这样使学生发散性不能得到锻炼。在学生数学计算时,常常被固有模式圈住,这样常会影响数学计算的准确率。
2.1 加强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培养。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准确性的基础,关键在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培养上,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采取合理教学措施,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有规律的训练,这样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第二,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需掌握一些简单的计算技巧,且对这些技巧进行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熟练学会运用这些数学技巧[2]。第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主要是指导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的时候,注意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概念混淆,计算过程马虎现象等,所以在数学计算时学生需认真检查作业,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2.2 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口算是计算的重要组成,在生活及学习中均有广泛应用,并对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需要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进而提高学生计算准确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题多读方可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巧,同时自由的运用口算技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可在早读、完成作业后进行口算题的朗读,每次朗读时间不可过长。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嘱咐学生朗读乘法口诀表,且让学生记忆一些经常使用到的算式,比如:8×25=200,18×5=90,19×19=361等,通过学生朗读可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口语计算能力。此外,在口算训练中,还可以开展游戏联系,这样可以转变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单调乏味的数学记忆及运算学习方式。开展游戏化教学,一方面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一举两得。口算游戏方法很简单,比如学生可以使用扑克牌进行口算游戏,如学生每人可以抽出一张牌,让学生按牌面开展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学生相互间可进行比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在小学数学计算中,很多学生常常会在容易的口算题上失分,究其原因多为学生粗心大意所致[3]。比如,有的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时候,将数字抄漏或者抄错;有的学生忘记将计算结果写在横式上;有学生错将验算结果当做计算结果。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学生粗心大意的结果,同时也是学生不良计算习惯,长此以往对学生数学学习不利。因此,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规范数学作业书写格式,对写作好且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及表扬。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不可忽视学生自身行为对自己的影响,上课时教师的板书需简练且布局要合理。最后,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薛恒自觉检查及验算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计算后进行验算的学生需给予一定的鼓励及表扬,且还可设计一些对比练习内容让学生做,比如:(1)12-5×3÷2;(2)18-(8-2)÷3。这些数学计算题的计算时,学生容易出错。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让学生明白检查及验算的重要性,以提高计算结果,以帮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计算习惯及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及提高学生计算准确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教学方法及总结教学经验,以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及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此可显著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并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