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实施策略

2017-12-29 08:13李越玲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圆柱预设动态

李越玲

(泉州市晋光小学,福建 泉州 362000)

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实施策略

李越玲

(泉州市晋光小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有着灵活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过程。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而应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一个动态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学生”和“课程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碰撞与对话,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体验、感悟和再创造的过程,是课程意义重建的过程,随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并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呈现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动态变化、生机盎然的特点。

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实效;策略

“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预测,但无法规定的。”[1]这就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要求课堂必须是真实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师生在互动中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从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2]那么,如何对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进行有效引导?

一、充分预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土壤”

新课程需要一种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预设;一种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一种促成多样性与创造性的预设。[3]所以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做充分的教学预设,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肥沃“土壤”。

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教师精心地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大小一样时,教师放手创设了一个让师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引导学生验证圆柱的这一特征。

师:“要知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大小一样,光靠感觉可不行,还应该动脑筋做一做,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证明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大小是一样的?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办法最多。”

学生立即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讨论中,各抒己见,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兴致。学生们一起观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教师则细心观察学生的活动,深入到小组中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学生一起经历科学探索过程,课堂上充满勃勃生机的气氛。学生妙法频生,畅所欲言,充分描述操作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生1:把上下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取下来比。

生2:滚一滚,如果上下两个面大小不是一样,滚起来就会转圈。

生3:把一个面描下来,拿另一面去比一比。

生4:拿一块橡皮泥印一下就知道了。

生5:拿一条绳子,从上往下套,就知道了。

随着学生套绳子的动作,教师又灵机一动,不再呆板地用设计好的教案把“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单独讲,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不仅上下两个面大小一样,而且从上到下都一样粗”,这样既不显生硬,又节省教学时间。

苏霍姆林斯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二、创设情境——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酵母”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擅于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成为促进教学动态生成的“酵母”。

圆柱体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学生在学习《认识(立体)图形》这节课之前有了初步感知,但对“细细长长的和矮矮扁扁的圆柱体物品”的判断还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特征,列举生活实例后,有意识地设计了以下环节:

师:它是圆柱吗?为什么?(边说边出示由4枚硬币叠成的圆柱让学生判断)

生:是,因为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的,大小一样,从上到下一样粗。

师:(减少一枚硬币)还是圆柱吗?为什么?

生:是,因为它还是具有圆柱的特征。

当只出现一枚硬币时,有些学生对它还是不是具有圆柱的特征产生了怀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这时教师向学生展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画面——孙悟空“龙宫取宝”的片段。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随着孙悟空舞动金箍棒,体会着金箍棒的变化,让体验代替了知识的硬灌。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金箍棒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多媒体出示孙悟空龙宫取宝的镜头)

生1:金箍棒的颜色没变。

生2:金箍棒变粗、变细、变长、变短。

生3:金箍棒的形状没变,都是圆柱体的。

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发现了物体不管是高的还是矮的,厚的还是薄的,粗的还是细的,只要具有圆柱的特征,就可以判定是圆柱体的。这时教师适时地再次出示一枚硬币问道:“它是不是圆柱体?”大部分学生都点头称是,还有一个学生说:“一张圆形的纸也是圆柱”。学生的主动创造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道风景,这样比直接告诉学生“圆形的纸、硬币也是圆柱体”更令人心服口服。而精彩的《龙宫取宝》的画面也令学生精神一振,使课堂教学充满了节奏韵律感,学生也获得了短暂的课间休息。

三、敏锐捕捉——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阳光”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不可预见的信息,这使得课堂教学产生多种可能。当教师面对有价值的生成时,应独具慧眼,将其捕捉并纳入教学活动之中。以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

宪法学研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领会宪法的精神、原则和核心要义,加强宪法修正案学习教育研究工作。要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讲好宪法故事,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充分发挥宪法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大作用。

学生带来了各种物体(立体图形),并把它们进行分类后,一部分学生把正方体、长方体放在桌子上,双手却紧张地护住几个球。教师观察了片刻,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他们想放手又不敢放。于是,教师改变了预设,轻声地问:“你们为什么不把球放下?”

生:球会滚到地上,我得保护它。

师:它是往哪个方向滚的?

生:会到处滚。

师:圆柱也会滚,你怎么不保护它呢?

生1:圆柱躺下来会滚,站着就不会滚了。

生2:圆柱不会乱滚,它只会这样滚。(边说边表演)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生:车轮是圆柱。

师:为什么不做成球体?

学生哈哈大笑,畅所欲言。

原本教师打算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等活动来研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实际课堂上,教师敏锐地捕捉了学生“护球”这一现象,改变了教学预案,由学生“护球”这一现象切入,引导学生研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共创了课堂的精彩。

四、交往互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雨露”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往互动分享自己的思考,互助共进。[4]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从当前所学的知识或者从他人的回答中得到启发,引起联想,这时只需教师及时的追问。以《圆柱和圆锥》这一课的教学片断为例:

师: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生:无数条。

师:“无数条”怎样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但都只停留于抽象的、浅表的表述。教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形象地解释了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师: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成什么?

学生语塞。

师(出示一枚硬币):“这也是一个圆柱,它的高叫做什么?”

生:厚。

师:如果是水管呢,可以说成是什么?

生:长。

师:水桶呢?

生:深。

最后教师总结:根据不同的物体,圆柱的高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课堂上教师利用各种实物,在交往互动中一步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各种形态、不同粗细的圆柱的高的进一步认识。

五、引导延伸——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火花”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既然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必然会生成一些有用或无用的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教师应当机智地调整并组织新的教学活动,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火花”,促进生成信息的有效延伸。

《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在巩固练习后,教师设计了猜形体游戏,把以下两个形体分别装在两个小箱子里。(只露出上半部分)

图1

图2

教师先出示第1个箱子,因为刚学习过圆柱,学生一看到露出的部分,马上猜是圆柱。教师拔出形体,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圆柱让他们欢呼雀跃。这时,教师又拿出第2个箱子,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圆柱。”教师拔出形体,结果令学生愣住了,教室里顿时悄无声息。教师说:“同学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不能只看它的一部分,而应该观察它的全部。”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圆柱的特征,更在无形之中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这时有个学生说:“我有办法把这个物体变成圆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正是在这个以学生为主体、充满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里,学生的智慧水平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把这节课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动态生成的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始于弹性的设计,乐于机敏的倾听,追求精彩的意外,源于积极的互动……教师应从生命的高度实施动态的教学策略,使课堂流光溢彩。

[1]赵宏.关注学生聚焦生成提高效率[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4).

[2]顾小伟.精彩生成造就高效的数学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1).

[3]王守强.浅谈优化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8(10).

[4]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江苏:江苏人发出版社,2007.

陈志华)

猜你喜欢
圆柱预设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动态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